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13

长安八景

本来是指古长安所在地的八处风景名胜,又称“关中八景”。
    中国历史上数个朝代定都长安,比较强盛的几个朝代是“周、秦、汉、唐”,这四个朝代的都城虽然都称    “长安”,但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完全重合,也并不都在现在的西安,因此,“长安八景”中的一些景点也不在现在的西安。
    古代流传下来的吟咏“长安八景”的诗篇很多,当然,古代诗人也并不是都把“长安八景”放在一起吟咏的。

    杨洁明、李婉芬以“长安八景”为题材创作的古筝曲《长安八景》,用音乐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这八处胜景。

http://mp3.gougou.com/ting?cid=03D6DEAADAD68871A103491CCF6F348C76260E44&ti=0&tit=%E9%95%BF%E5%AE%89%E5%85%AB%E6%99%AF&singer=%E5%8F%A4%E7%AD%9D%E6%9B%B2

雁塔晨钟
草堂烟雾
灞柳风雪
曲江流饮
咸阳古渡
华岳仙掌
太白积雪
骊山晚照

[ 本帖最后由 梓灵 于 2008-7-5 01:26 编辑 ]

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20

雁塔晨钟

噌吰初破晓来霜,
    落月迟迟满大荒。
    枕上一声残梦醒,
    千秋胜迹总苍茫。

    大雁塔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曲江池畔大慈恩寺内,共七层。是唐长安遗留下来的著名古建筑之一,历代都有整修。现在从外观上看到的塔为明代时砖砌的,唐代塔包裹在里面。

    唐代有新及第进士在此登塔赋诗,开宴曲江的习俗。

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20

草堂烟雾

烟雾空蒙叠嶂生,
    草堂龙象未分明。
    钟声飘缈云端出,
    跨鹤人来玉女迎。

    西安户县(旧称鄠县)草堂寺是西安的著名寺院之一,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鸠摩罗氏来此翻译佛经。关于“草堂烟雾”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说塔旁有“烟雾井”一口,每年秋冬的早晨,井内烟雾缭绕;另一说是寺旁有圭峰,好像古代圭玉,每逢太阳将要落山,轻烟淡雾弥漫山巅。

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21

灞柳风雪

古桥石路半倾欹,
    柳色青青近扫眉。
    浅木平沙深客恨,
    轻盈飞絮欲题诗。

    灞水为“长安八水”之一,位于现在的西安市北郊。两岸多柳树,春季柳絮飞扬宛如漫天飞雪。古人送客至灞桥,折柳相赠,来寄托离别之情。

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21

曲江流饮

坐对回波醉复醒,
    兴华春宴过兰亭。
    如何但说山阴事,
    风度曾经数九龄。

    曲江在现在的现实南郊,大雁塔附近。唐代的曲江与明代的秦淮河类似,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经常聚集的地方,亦为青楼妓馆云集之处。
    流饮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至酒杯于水中,酒杯随水漂流,至谁近前则取而饮之。
唐代的一个著名的皇家园林“芙蓉苑”即在曲江。

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22

咸阳古渡

长天一色渡中流,
    如雪芦花载满舟。
    江上丈人何处去?
    烟波依旧汉时秋。

    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部的咸阳古城遗址。咸阳古桥是古时人们西去的重要关口,那时因交通不发达,摆渡就成了人们最常使用的工具。古时渭水悠悠,两岸民众载舟往返,成为“八景”的组成部分

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22

华岳仙掌

玉屑金茎呈露盘,
    武皇曾铸旧长安。
    如何此地求仙诀,
    眼底烟雾指上看。

    西岳华山以其险峻著称于世。华岳仙掌,位于华山东峰,即仙掌崖。传说古代黄河有大山阻拦,灾害连年,河神左手托华山,右足蹬中条山,给黄河开辟入海河道,拯救了万民。“仙掌”就是河神托华山时留下的手迹。掌崖上半轮如月,光可鉴人,称“石月”。

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23

太白积雪

白玉山头玉屑寒,
    松风飘拂上琅玕。
    云深何处高僧卧,
    五月披裘此地看。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终年积雪,在今西安市以西的宝鸡市眉县境内。山势陡峭,人为痕迹较少,是人们旅游度假的首选。因山高空气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因而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奇妙景观。

梓灵 发表于 2008-7-5 00:23

骊山晚照

幽王遗恨没荒台,
    翠柏苍松绣作堆。
    入暮晴霞红一片,
    尚疑烽火自西来。

    在今西安市临潼区,距西安市约25公里。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惊天动地的故事。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安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