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total 发表于 2008-9-12 15:12

中秋期盼的不仅仅是月亮

http://www.cqwb.com.cn/cqwb/res/1/20080912/23821221152071492.jpg
  在历史深处打捞文化记忆

  后天,中秋节。即便当夜无月亮,但三天假摆那儿,总是桩乐事。如果非要费脑子去琢磨“中秋该怎么过”,近乎痴人说梦。
  但还真有人琢磨了,并写诗,“请市长熄灭公共场合的所有灯光/让甘露般的月光洒在我们心上/月亮看我们/我们看月亮……”
  呵呵,好诗呢。却遭来一片唾骂,就连文化学者葛剑雄也认为熄灯不妥,“无灯之城涉及城市安全”,更有网民认为,写诗者是小偷公司总经理,旨在给“全国小偷发信号趁夜入室”,毕竟,咱还没到天下无贼的时候。
  回头说,重庆主城的中秋夜,已多年难见月亮了,何须关灯?因此,我们过中秋除团圆外,无外是吃饭喝酒、打牌聊天,至于月饼,已很少有人能完整地吃完一个了。
  于是,终于意识到应该到历史深处去打捞文化的记忆了。在灿若星汉的古代典籍中,“月亮”是个大主题,它有情有义又有景,更散发着强烈的民本思绪,“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子夜秋歌》)。而今年,将中秋纳入公共节日,也是一种“民本”的回归,特别在2008年这个经历了雪灾、地震的大悲和成功举办奥运的大喜年份里,整个社会不仅关注物质的发展,更关注精神世界的挖掘,以体现一种文化的追寻。
  故而,即使中秋无月,许多人仍能找到乐趣;当然,至少有7万重庆人还能看到中国内陆最大最圆的月亮,那就是在新疆采棉的民工们,但他们累了一天后,可能已无心赏月。在此,遥祝他们挣大钱!
  本报旨在抛砖引玉,其个案和调查,只是一种借鉴,毕竟,节还得你自个儿去过。
  老习俗》
  吃麻饼打糍粑 喝着小酒赏桂花
  主城:吃麻饼
  区县:打糍粑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个月饼一片情哪……”中秋佳节将至,你是否会想起儿时熟悉的歌谣?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你是否已淡忘了中秋夜一家人围坐在桂花树下,吃月饼喝桂花酒的温馨和美好?那么,请跟本报记者一起,在首个中秋假期到来之时,去重温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重庆中秋习俗吧。

  主城:吃麻饼
  “过去重庆人中秋吃的是麻饼。”市政协文史专家杨耀健介绍,直到抗战时期,冠生园从上海迁来,重庆人的中秋食谱才又丰富了不少。
  麻饼薄薄圆圆,皮上洒了芝麻,里面夹的冰糖馅。冠生园来了以后,推出了广式、苏式月饼,又厚又大,还有五仁、香肠、果脯等多种馅料可供选择。
  一开始,冠生园的老板冼冠生担心重庆市民不能接受新品种,还在月饼盒子里塞进明星画片吸引人们购买;又专门搭台,将月饼“码”得一人多高,请来媒体记者尝鲜。经过一番大肆宣传,广式、苏式月饼开始在山城普及开来。

  区县:打糍粑
  而在江津、涪陵、石柱等地,还有中秋节打糍粑、吃泡粑(主城称“白糕”)的习俗。在涪陵,泡粑中间还要点上红点作装饰,增添喜庆之气。
  不过,不管是麻饼、月饼或是糍粑、泡粑,无一例外都是圆圆的形状,象征幸福团圆。中秋节当天,再穷的家庭也要买一个月饼回来,舍不得用刀切,就用线来切成一瓣瓣月牙形状,家中每个人都分一块。

  旧俗:喝桂花酒
  中秋夜赏月是一大乐事,地点通常在家中庭院或露天坝。一家人围坐在桂花树下,沐浴着八月桂花的清香,遥望着月宫中的桂树,不免心生浪漫遐想。
  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80岁的沈永英婆婆还记得,小时候家中老人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小孩子们讲嫦娥、吴刚、玉兔的故事。妈妈们则会准备好月饼、瓜子等小食品以及梨子、石榴等时令水果,给全家人品尝。
  中秋夜还有喝桂花酒的习俗,就连五六岁的小朋友,也要用筷子蘸了尝尝味道。一两岁的婴儿,则要由大人们蘸了桂花酒,点在额头上,祝福他们富贵吉祥。
  专家介绍,中国人特别注重在中秋夜全家团聚,即使小两口白天回了娘家探亲,晚上也一定要赶回来。甚至连土匪强盗也要回家团聚,因此官府往往在这一天轻而易举地抓捕犯人归案。

  土家:偷南瓜
  本报文化顾问、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熊笃介绍,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除了汉族外,蒙古族、回族、土家族等20多个民族都有过中秋节的传统。
  西南大学民俗专家余云华介绍,渝东南地区的土家族还有独特的中秋习俗:新谷丰收后,丈母娘家在中秋节这天将女婿请到家做客,用新产的糯米“打糍粑”,请女婿一家“尝新”,品味当年丰收的喜悦。
  更富有情趣的是,未婚女婿回家时,姑娘会深情地送给心上人一个又圆又大的糍粑。糍粑象征姑娘对爱情忠贞不渝,像糍粑一样与心上人永不分离、团团圆圆。
  中秋赏月后,土家青年男女还会趁着夜深人静,结伙到菜园里“偷瓜”,种瓜人发现后也不能叫骂。偷瓜的青年还要敲锣打鼓,将偷来的南瓜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妇家中,放在床上,一人学婴儿啼哭,一人说四言八句吉祥祝辞,祝愿这家人来年生子。这一习俗叫 “送童子”,寓意“破瓜得子”。如果这家人来年生了子女,还要宴请送瓜人和种瓜人表示感谢。
  新玩法》
  年轻人过中秋 涌动个性味道
  接父母到重庆DIY月饼
  身处异国一个人过节
  何源,26岁,黑龙江人,新世纪百货销售人员
  与普通东北女孩的大大咧咧不同,何源看上去很斯文。在重庆呆了三年的她,几乎没回老家过中秋节。“我也想回去,可工作太忙了。”
  为此,她父母打电话抱怨过好多次,“北方似乎比南方更重视中秋这个节日,我头都被说大了。”到了今年,何源还是没假,只好将父母接到了重庆一起过中秋。
  这几天,何源便忙开了——到朝天门小食品市场挑选砂糖、豆沙、月饼馅料,打算亲手做月饼。“我妈喜欢吃豆沙馅的,所以我多买了一些。”何源说,也不知道做出来的月饼味道会不会很好吃,可中秋节全家人一起做月饼,就像除夕包饺子一样,感觉很温馨。“即使中秋那天看不到月亮,吃着自己做的手工月饼,心里肯定也暖暖的。”




  公众调查
  重庆晚报公众调查中心
  主办
  咨询热线 966988
  中秋团圆夜
  半数人不回父母家
  今年中秋是国家第一个法定中秋节,本报公众调查中心特推出“2008这个中秋,你打算怎么过”主题调查,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截至8日下午5时,已经有462人通过电话、手机短信、QQ及在线填写等方式参与。

  六成上班族坚持过中秋
  “我也很想过节,但工作太忙了,实在没那个时间和精力。”近日,在某大型私企上班的程先生在接受本报调查时无奈地说。数据显示,40.2%的受访者认为中秋过不过都行,其中因为忙于职场打拼而没有时间过节的占绝大多数。仅有六成上班族坚持每年过中秋。
  八成受访者选择在三天小长假中与家人团圆。除了全家一起吃月饼、赏月外,到周边景点旅游也成了计划的一大热门节目。

  半数受访者在外过中秋
  调查显示,在过去五年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半数受访者没有回家过中秋。
  一到中秋,家住两路口的卢建新夫妇就特别惆怅。“别人都是一家团团圆圆过节,我们老两口却只能看着月亮想孩子。”由于儿子在上海读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当地一家大公司工作,十年来都没有回家过中秋,只能打电话问候,并寄上一盒月饼或其他礼物,有时也汇些钱到卢老夫妇的银行卡上,让他们自由支配。
  数据显示,卢老夫妇儿子的这一做法,是九成受访年轻人中秋问候父母的首选。但多数父母对此并不接招,“寄再多的月饼、汇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儿女不在身边,父母吃月饼也不觉得香啊……”卢建新老人感叹道。

  推荐最喜欢的咏月诗曲
  哪句咏月诗词最能表达你的中秋情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受到市民热捧。30.1%的受访者表示,这句经典诗句诠释了他们对家乡、家人的思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耳熟能详的诗句,也受到多数受访者的青睐。还有近两成年轻人独爱《月亮代表我的心》。
  张淑敏
  外国风》
  国外也过月亮节
  日本:今天不上班
  但现代日本人已经不过中秋节了。到了那天,人们可以不工作,在家里待着喝啤酒,也不看月亮,只看电视节目。

  越南:孩子提鲤灯
  当天,越南以孩子和鲤鱼为贵。当晚,孩子们提着鲤鱼灯出游,或是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
  阿贵是该国传说中的小伙子,相传他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去受责。

  韩国:秋夕也是感恩节
  中秋节在韩国被称为“秋夕”,是民间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有两天的法定假期,加上周末的时间,就成为含金量不低的“黄金周”了。人们也在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Day,意为韩国的感恩节,很多人都习惯互相馈赠礼物。

  印度:系绳子保护女人
  每年八月间,月亮最圆的那天,就是印度的系绳保护节。节日中的印度妇女不分宗教和种族,都把丝线织成的绳子和花朵系在自己兄弟的手腕上,表示请求他们的帮助、保护。

  柬埔寨:米团塞满娃娃嘴
  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传统的“拜月节”。拜毕,老人把米团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这表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

  泰国:做了衣裳赠八仙
  泰国中秋节称为“祁月节”。除了寿桃之外,人们用彩色纸制成精美的服装和一些家用电器,在拜月时烧赠观音娘娘和八仙。

  希腊:
  月亮女神有三个
  在地球的西方,月亮女神的传说源自希腊,奇妙的是月亮女神并不是一个,而是由阿尔特弥斯、塞勒涅、赫卡特三神合一来代表月亮和命运的规律,所以又被称为命运三女神。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记者李珩 杨娟/文 郭娟/制图

壹天 发表于 2008-9-12 15:13

终于知道糍粑 原来奏是墨迹

苹果花 发表于 2008-9-12 15:22

原帖由 壹天 于 2008-9-12 16: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终于知道糍粑 原来奏是墨迹
哈哈,是好吃的墨迹。。。$m22$ $m22$ $m22$

妮妮戴 发表于 2008-9-12 15:26

$m22$ $m22$ $m22$

壹天 发表于 2008-9-12 15:29

原帖由 苹果花 于 2008-9-12 16:2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是好吃的墨迹。。。$m22$ $m22$ $m22$

恩 还热乎乎的 俺那边墨迹是凉的$m22$

littledoll 发表于 2008-9-12 15:37

我还以为还有红包$m12$

akT 发表于 2008-9-12 15:39

$m22$ $m22$

s.G 发表于 2008-9-13 02:05

$m3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期盼的不仅仅是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