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公映人气高 赵薇饰演的鬼角感动不少人(图)
今晨零点,《画皮》正式在内地全面公映。昨晚接近零点首映时,中关村美嘉影城的8号厅早已座无虚席,300人的大厅都是对《画皮》满怀期待的观众。不少人表示,在公映前就听到电影口碑不错,所以想来一睹究竟,也有不少人冲着是香港地区选送的“申奥”片而来。看完《画皮》,不少对国产大片已经免疫的观众会意外地发现,原来大片也不都是硬伤累累、搞笑连连。流畅的故事、完整的结构以及到位的表演可以让这部电影轻松地获得一个中上的评价。再加上导演和主演在片中表现出来的诚意,给《画皮》打一个90分并不为过。而赵薇在片中的表现,更是让不少观众惊呼 “她怎么演得这么好”,当片中的赵薇为了爱情喝下毒酒时,能听到影院不少观众已发出抽泣声。
几年前,陈嘉上曾一度因为几部港式喜剧被人冠以“烂片导演”的称号。当时陈嘉上就表示,能进影院看这些电影的观众其实都只是想要笑一笑,而电影也的确让他们笑了。这样的陈嘉上无疑是聪明的,但他的聪明却也足够老实。在《画皮》里,他聪明地用魔幻、惊悚、动作、搞笑等诸多元素把观众吸引进影院,然后老实地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与爱有关,但是与恐怖无关。如果要追究《画皮》和蒲松龄原著的相似度的话,大概会得到一个失望的答案。除了已婚丈夫将狐妖带回家这一故事起因被保留外,电影从剧情到人物都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颠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版《画皮》又是最接近《聊斋》精髓的。陈嘉上曾说,“贩卖恐怖是最差劲的做法”。而以恐怖故事来刻画爱情,揭开惊悚的外皮向读者和观众展示“爱”的内核,这大概才是蒲松龄和陈嘉上的本意。
赵薇饰演的角色感动了不少人。
在如今风起云涌的大片时代,能够踏踏实实地把一个故事讲好已经很难得了。在这一点上,《画皮》无疑是成功的。尽管影片前半段稍显冗长拖沓,但起码让观众看明白了整个故事,并且觉得好看,更不至于在走出影院的时候还如坠云雾。电影里,人也好妖也罢,最后都逃不出一个“爱”字。狐妖对爱强取豪夺,佩蓉为爱牺牲,王生对爱负责,以及另外三个角色的不懂爱、不能爱、不敢爱,都让人印象深刻。角色性格的发掘和丰富也是新版《画皮》超越前辈以及强于多数国产大片的重要筹码。
赵薇此前曾表示很感谢陈嘉上导演,因为他没有让她在镜头前继续展示被观众喜欢的那一面,而是去表演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画皮》中赵薇眼神里流露出的不再是观众习惯的可爱俏皮,取而代之的是从容大气和深沉隐忍。佩蓉决定为爱牺牲的一场戏,赵薇台词不多,而对手又是咄咄逼人的狐妖。赵薇的情绪几乎都靠肢体动作和眼神来表现,一举手一投足一蹙眉一落泪,层层递进地把佩蓉为爱牺牲、杀身成仁的无奈和悲壮演绎的淋漓尽致,张力十足却不过分强势,也让观众随着这场人妖争夺中佩蓉的命运而动容甚至落泪。这样的角色或许让人觉得新鲜,但这样的赵薇其实并不陌生。《情人结》和《京华烟云》里赵薇已经开始展现沉静内敛的一面,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惊艳的八分钟又让人看到了她的另一种可能。只是在《画皮》之前,人们的注意力还大多集中在她曾经的光芒上;而这一次,赵薇在表演的实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肯定和承认。
《 画皮》是否让陈嘉上迈入“华人导演亿元俱乐部”尚需票房检验,但可以预见的是,此前并不被内地观众熟悉的陈嘉上倒很可能从此成为观众心中的靠谱导演。受制于本土环境同时又受惠于制度开放的香港导演们在对大片的驾驭和调度上往往要强于土生土长的内地导演们。一方面,香港曾经的电影环境使得这些导演更懂得如何取悦观众,如何讲故事;而内地各方面的丰富资源又让这些导演有机会尽其所长。《画皮》里经常能让人看到黄金时代港片的影子,从结构到叙事其实遵循的还是港片的套路。而《画皮》的成功靠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主题。聪明的陈嘉上只是巧妙的取长补短,以港片所长补国产电影所短,放低了姿态的同时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 本帖最后由 随心屿 于 2008-10-1 20:11 编辑 ] 呵呵,在国内的时候看影评也一直说很不错……
很期待呢$m15$ $m15$ $m15$ 咋感觉这影评写得这么假呢? 原帖由 小鱼念海 于 2008-10-1 21:3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咋感觉这影评写得这么假呢?
呵呵,在国内看了不少影评人都说画皮很不错。。。$m12$ $m12$ $m12$ 我就想看恐怖的,没有恐怖的,还叫画皮阿? 看完了,觉得一般吧,不过赵薇在里面的确演得比以前好太多了~~~~~~ 我也想看,现在有清晰版的吗? 好像还没出清晰版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