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 发表于 2008-10-10 16:09

C国5起经典的暗杀行动 (给答案了)。。

给周末有空愿意动动脑筋的。。。比较长,需要分析的信息比较多。。$x4$

这5起暗杀行动的参与者都是曾参加过海湾战争的退伍军人,他们都隶属与不同的军种,彼此之间并不认识。退伍后所从事的行业及居住的城市也各不相同,而且他们都有其暗杀目标的理由,或者为了利益,或者为了仇杀,或者暗地里就是杀手组织中的一员。(后面有5名退伍军人的介绍)



案例1:C国某州州长正在某著名大学体育场凸前的演讲台上做公开演讲,这时一颗阻击子弹从主席台侧面300米外的实验楼飞出,击碎了这名州长的大腿,但并不致命。当时体育场附近的保膘根据子弹的来向迅速的包围了那栋10层楼高的实验楼,并做地毯式的搜查,然而搜查的结果是:整栋大楼除了几个值班人员以及9楼一间杂物间中发现一只被炸毁的阻击枪外,再没发现其他的任何有效线索,而且在枪响后,也没看见任何人从实验楼中出来。经查,这几名值班人员完全排除了刺杀的可能,子弹也确实来自那只被炸毁的阻击枪,且子弹及弹壳上没有指纹。但是凶手再怎么逃脱,也不可能躲过实验楼外迅速围拢的10几名保膘的封锁,出口,电梯出口,楼梯出口,以及其他所有的出口均有保膘把守,其他的保膘则进行地毯式的搜查。而且位于9 楼的凶手开枪后绝对没有这个速度在保膘封锁出口前逃离实验楼。那么凶手是如何消失的呢?



      案例2:C国第三大城市的市长,正在某酒店会议室召开全封闭式的会议,这时现场的电源突然被人为的切断(破坏),会场顿时一片漆黑。就在这时,现场突然连续的响起了3声枪响,接着没多久,又杂乱的响了2声枪响,之后,整个会场引起了巨大的骚乱,人们蜂拥的挤向出口。当备用电源亮起来的时候,会场已经有一半的人逃离了会场。当现场的保安再次集结封锁出口后,发现主席台上的市长已经身中两抢,当场毙命了。之后他们在会场的中心发现了一把小型的左轮手枪。然而让这些保安郁闷的就是,进入会场的每一个与会代表,都被进行了严格的贴身检查(搜身),且全部扣留了他们随身携带的手提包、手机、笔记本等物,就是说他们每一个与会代表进入会场后只剩穿着的一套衣服了,且衣服也经过了严格的检查。在会议召开之前,现场也被保安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地毯式搜查,排除了一切可能存在风险的事物,而这个会场也是全封闭式的。那么凶手是如何把武器带入会场的呢?(不是保安作案 凶手借乱逃跑了)



      案例3:某著名集团的背后指使人(非公开的大股东),正一个人在冰岛秘密渡假。某天下午,他正在某酒店封闭的单人温泉室中泡温泉。之后一直到晚上8点这名男子都没有出过温泉室,当时酒店温泉部的经理获知此事后,担心他出以外,于是带着几个工作人员,闯入了温泉室,进入温泉室后赫然发现这名男子躺在温泉池岸边,似乎晕过去了,当这名经理探他呼吸的时候,已然已没有了呼吸。之后他们迅速报警。警察火速赶往现场后,发现这名男子口大张着,双拳紧握,脚边的甜点以及开过的红酒被蹬的散落的到处都是,在他的脖子上有10道深紫色的掐痕,显然死因是被人掐住脖子,导致窒息死亡。之后经理告知警察期间期间只有一名送红酒、甜点的服务生进入过这间单人温泉室中。警察初步判断凶手应该就是这名送甜点及红酒的服务生。然而让现场的警察不解的是,死者脖子上的痕迹,有指甲掐入的痕迹,有手指用力掐时留下的痕迹以及轻微的掌纹印记,但是就是没发现指纹的痕迹,而且在这名服务生送来的托盘、红酒以及甜点、开瓶器上也没有他的指纹,也没有类似粘过蜡、胶的痕迹,按说红酒应该是在送给客人之后才能打开的(确实是这样),但是在开瓶器上没有发现死者的指纹,也没发现那名服务生的指纹。可是在这些物品上却留有服务生手指痕迹及手掌痕迹,这就奇怪了。那么这名凶手是如何掐死被害者而又不留指纹的呢?



   案例4:某集团龌龊的很惊险的第三代继承人,带着他的女朋友开着拉风的恩佐准备去购物。当他们驾车抵达购物街,把恩佐在路边停好后,这名年轻的继承人迅速下车来到他女朋友这边,正要准备给他女朋友开车门的时候,一名全身穿着黑色皮衣、带着黑色头盔,骑着也很拉风的雅马哈跑车(摩托跑车)的黑衣男子,从他们车傍边经过,在接近恩佐跑车时,黑衣男子骑乘的跑车微微放缓了一下,之后就一加油门跑没影了。当这名黑衣男子启动加油门的时候,坐在恩佐车里面的女孩子,惊恐的看着那名继承人慢慢软倒在地上,而在他的颈部却多了一只洞穿脖子的箭。当警察赶到现场后,发现这名继承人所中的箭是属于手弩上安装附带的那种箭,凶手当时应该就是用手弩发射暗杀的,不然其他的弓类武器发射没有这么快。根据死者中枪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对现场目击者的调查,当时经过这个方向的只有那名黑衣男子所驾乘的摩托车,而且还有一两名目击者说明他们确实是看到了那名男子在经过恩佐时,举起了类似手弩的武器,之后就一溜烟不见影了。但是这名黑衣男子所驾乘的摩托跑车并没有车牌,而且他们也确定车上只有一名车手(即凶手),并且非常让警察叹息的就是,箭上并没有任何指纹,也没有标注生产厂商的名字,完全就是一支空箭,所以这件案件对他们来说,基本上就是一起无头案。(注:凶手确实是这名驾摩托的黑衣男子)那么这名凶手是如何做到如此精准的暗杀的呢?



   案例5:C国一名60多岁的著名作曲家,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新作品了,当他无意中来到尼加拉瀑布散心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站在气势磅薄的瀑布边上,他的灵感突然如瀑布般奔流汹涌,就在当天夜里他就写出了一篇气势磅薄、热血沸腾的作品。当年深秋,作曲家就在尼加拉瀑布没多远的地方买下了一栋豪宅,并且马上购置了全套的豪华家电及家具。当所有家电和家具都送抵别墅,安放整齐后,这名做曲家和他的私人秘书兼生活助理立马搬进这栋豪华别墅。就在当晚,这名作曲家就借着激动的心情和澎湃的灵感,一头扎进书房中谱他的新曲。作曲家进入书房后没多久,秘书按照惯例为他送来了一杯咖啡和一些无糖食物。之后秘书就退出书房,轻轻带关房门,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大概在作曲家进入书房后的一个半小时,突然从书房中传来了一声巨响,坐在沙发上的秘书一激灵,就马上奔向了书房,推开门的一瞬间就借着月光模模糊糊看见整个书房中一片狼籍,而作曲家也和他靠背的凳子一起仰倒在了地上,血肉模糊,一探之下,俨然已没有了呼吸。秘书压制住自己快要窒息住的心脏,小心的退出书房,并马上拨打了急救电话及报警电话,之后就一直在客厅中焦急的等待。没多久警察和急救人员就先后赶到了现场,并马上进入了血肉狼藉的书房并打开了房灯。警察先是检查了血肉模糊的作曲家,发现做曲家已然死亡。致死的原因应该是爆炸后的巨大冲击波,由于和爆炸物挨得极近,所以应该是当场毙命。警察确定死者死亡后,就叫急救人员先不要碰尸体也不要进入房间。警察接着查看了现场,发现书桌四周凌乱的散落着炸坏的少量木头残渣、玻璃、食物碎片、以及炸毁的派克笔和部分烧毁掉的曲谱,在曲谱上面还能模模糊糊辨认一些似乎是刚写下来的音乐符号。房间中除了残留浓烈的火药味道外,还发现了几块部分沾有粉末的凸型玻璃碎块。警察在仔细检查现场的爆炸残留物后,并没有发现与定时、遥控以及与家用电流相关的引爆装置。那么这名凶手是如何把炸弹送入别墅而又不让死者怀疑的呢?炸弹又是如何装置的呢?(注:秘书不是凶手也没有协助凶手)



====================================



    以下是分别制造这5起 以下是分别制造这5起暗杀行动的5名退伍军人的资料:(注意顺序是打乱的)



A 阻击手出身 战争结束后退伍 带着荣誉退伍后经营一家大型的运动用品店



B 侦察兵出身 因残光荣退伍 退伍后经营一家陶瓷进出口公司



C 工程部出身 因病提前退伍 退伍后进入一家制造高端玩具公司的设计部



D 运输部队出身 战争中因其出现失误 被调离战场 回国退伍后进入一家公司的送货车队



E 军医出身 战争中期接到调令 返回国内 退伍后进入一家整形医院



====================================



问题一:请把5起案例与5名退伍军人一一对应起来




问题二:请写出5起案例分别所使用的手法(案例1和案例5请写出完整的手法及使用的何种道具 其他案例简单随便写写就行)


====================================

[ 本帖最后由 过山车 于 2008-11-12 23:15 编辑 ]

过山车 发表于 2008-11-12 23:14

答案:

**** Hidden Message *****

abcxyz 发表于 2008-11-13 00:49

$m2$

azur629 发表于 2008-11-13 19:26

:)

minnie_fang 发表于 2008-11-13 21:20

$送花$ $送花$ $送花$

那一年冬天 发表于 2008-11-20 17:19

:) :)

Andybrauner 发表于 2008-11-26 01:01

$送花$ $bye$ $bye$

jutree 发表于 2008-11-26 02:00

$x8$ 看看答案~

pepsiq029 发表于 2008-11-26 14:23

A对应1,作案后,用降落伞(或者类似的工具)逃生
B对应5,爆炸物品放在陶瓷里
D对应4,职业关系吧,猜想
剩下两个联系不起来了~

gongzhu 发表于 2008-12-29 15:55

:) :) :)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C国5起经典的暗杀行动 (给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