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哥哥 发表于 2008-10-20 18:39

新能源取暖——不看煤脸色

多年来,青岛市民采暖从生炉子到集中供暖,一直与煤打交道。煤价上涨,供热价格也要大幅上涨;燃煤易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为减轻污染,热电企业也投入大量资金安装脱硫等设施。这种昂贵、不环保的取暖方式何时才能宣告结束,新能源取暖要等到什么时候,成为市民热切期盼的事情。

  岛城供热年耗煤百万吨

  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然而岛城冬季供热中,煤的用量却不小。从供热价格听证会上出示的审计报告中可以看出,在2006~2007采暖季中,本市12家供热企业居民供热共消耗煤795881吨,煤炭的热值都在5000大卡左右,不含税单价是429.98元/吨,含税单价是482.38元/吨,平均每吨煤产蒸汽量是4.93吨,居民采暖用热平均使用面积单位煤耗是37.02公斤/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就需要15.92元的煤炭。“在2007~2008年采暖期中,市区17家供热企业在居民采暖上就要用上100多万吨的煤。”据市供热办刘传机副主任介绍,每年供热开始前,储煤都是件大事,今年市财政更是拨付了2.2亿元无息借款帮助热企提前储煤,力争在正式供热之前储煤达到50万吨以上。

  环保投入大空气质量差

  由于热企锅炉燃煤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近年来,热源建设缓慢,阻力之一就是市民的反对。

  从市环保局2007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可以看到,11月中旬本市进入冬季采暖期后,市内四区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也从“可吸入颗粒物”(即扬尘)转变为难闻的“二氧化硫”。全市空气质量级别清一色都是Ⅱ级,虽说还在“良”的范围内,但空气污染指数却多在70以上,有4天甚至在90以上(注:100以上为轻度污染),已逼近轻度污染的边缘。

  “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供热行业节能减排标准不断提高,环保部门要求所有锅炉脱硫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在供热价格听证会上,市供热办主任曲林说,今年各供热企业均加大了脱硫设施的投入,环保支出也加大了供热企业生产成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能源取暖——不看煤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