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 浪 屿 游 记 ZT
从岛的对岸,我坐着海轮(其实和江轮差不多)到了鼓浪峪。下了船迎面走来的是一个现代渔姑,穿着露趾的时装拖鞋,T恤和牛仔短裤,只是还戴着竹斗笠,现代与传统集合一身却有说不出的谐调,好像自古以来,渔民就是这样穿着的。肩挑两担小黄鱼,那鱼很是新鲜,鱼眼透亮,细白鳞片也在阳光下闪着亮亮的银光。我不由得凑上前,手指头就要戳下去试试鱼肉的弹性,暮的又缩了回来,我才记起:我只是一个路过的游客,即使这鱼何等的鲜美,零沽品味的也只能是当地人呢。我遗憾的扁扁嘴,选了一条青石路上山了。这路青幽幽的,都是长条状润湿的青黑色石块铺就,石缝里也没有草,随着上坡的斜度蜿蜒着。路很干净,没有一丝风尘的痕迹,路的两旁是像台阶一样有层次,错落有致的青砖围墙。围墙内有关不住的苍枝绿叶与花香,藤蔓植物在墙上恣情的伸展着,时不时垂下一 丝丝的触须像多情少女的手指轻拂过我的头发和肩,温情脉脉的缠绕着,让我留连此间,辨不清方向。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大都是鲜艳的黄色和红色,热烈的怒放在枝头树梢,路人受到感染,情不自禁的也向它们展开笑魇。这个时刻,人与植物,都是生命的个体,自然中互相融洽地关怀着。海风轻轻传递过来一缕暗香,香氛中浮动着海水的咸味和森林里各种树木、青草的气味,像一剂良药敷贴着我的五脏六肺,霎那间,身轻如燕。
我想,羽化成仙大致就是如此吧。如果这种气息能像电流像水像食物一样贮在瓶子里,带着它走过千山万水该是何等的幸福。
岛上陈设新旧有别,是上个世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残留和社会主义小康生活建设的杂合。旧的区域散布着一些异域风情的西式建筑,有歌特式的尖尖如罗马教堂的顶;有的像俄罗斯宫殿的锅盔似的灰色半圆的顶(因为郁郁葱葱的绿包裹着房子,我都是踮着脚尖看到的只有顶了);还有灰砖砌成的二层小洋楼,灰砖白墙,原木做成的百叶窗,机关巧妙,可以合拢关阂。这些屋子已经少有人居住了,大多历史久远,墙壁斑驳,零星的露出灰白或是深红的墙体,好似一位少妇红 妆铅粉未褪尽的脸,有着说不清的暧昧和倦怠,刻录着物换星移的变迁和世纪的沧桑。半个世纪前,在这个岛 上,在这些房子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过着什么样生活?可考的有年鉴和史鉴,但众人尚不知晓,未载入史册的传说呢?
眼前一暗,时空转换。恍忽中,我仿佛看到:在一个同样炎热的下午,四周静悄悄的,知了都睡了(不晓得这岛上有无知了呢,内地是有的),只有不远处海轮的鸣笛声和鸟儿稀疏的啼声偶尔打破寂静。有位少年身着白色的亚麻西服,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带有明显的亚欧混血的深深印迹,手拿凉帽,站在楼下,深情款款的对着阳台上的一位少女唱歌,歌声轻柔(是怕吵醒了女孩儿严厉的父亲吧),女孩儿穿着粉色的洋裙,裙裾缀着蝴蝶花边,一把折扇遮住了脸,只听见她轻轻的笑声………
“喵呜”,我打了个激灵,身旁一只麻猫提示性的向我打了声招呼,狐疑的看了我一眼,将身一弓,优雅的踱入了宅子。这个精灵也是在守护这座小楼吗?我四周环顾了一下,除了满眼浓郁的,深深浅浅,层层叠叠的绿,我没有发现人间烟火的印迹。这楼,果真住过这样一位少女吗?
发完了思旧之幽情,我踱入了三元街。这条街俗称”商业一条街”,商贾云集,不过是些商贩的小铺子,铺满各式吃食和当地土产的柜台和挂架,向我展示着现代生活的充足与富裕。最引起我兴趣的是当地的一种小吃:黄金香。猜猜是什么?
是金灿灿的肉松。据说这家黄金香是清朝光绪年间就传下来了,屋主姓黄,现任掌门的名字很有特点,叫“黄猪”。其人不觉其名丑,反而大大方方的印制在每件食品的外包装上,大有炫耀之意,不知其人的父辈从何得之的灵感,取此俗极反雅的名儿呢。这位掌门高大英俊,气宇轩昂,由于被他正色威严所摄,我见到这位“黄猪”大哥时,硬是将笑吞入肚里,不敢大笑出来。店内沿墙朝天的码着一个个的盒子和瓶子,无一例外的都是装着肉,肉脯、肉松、肉干、肉柳、辣的、甜的、咸的、鲜的,应有尽有。他手执一利剪,飞快的剪下一大块一大块的肉脯请我们品尝,嘴上说着:“都尝尝吧,喜欢就买点,不喜欢就只当尝个鲜。”我深为此豪爽的气概折服,一口气买了半斤装的各式肉松肉干一共六袋(主要也是图便宜),这么多肉,有三斤多肉咧,才50块钱,上哪找得着这种便宜?我拎着这个大包,心满意足,兴高采烈,一步三摇的走了。
老远的就闻到了一股子腥臭味,我皱起了鼻子,什么味儿?原来是干货海鲜。这些海鲜被各种方法制成了标本,通身都不像从海里出来的模样,只有听着它们的名字,才能凭此想像它们热腾腾香喷喷的美味了。我记起老妈临行的嘱咐:“多带点大虾仁!”我决定买它个二三斤,可它们散发出来的味道连密闭的塑料袋都关不住,一阵阵的冲入我的鼻腔刺激着我的嗅觉细胞,我由衷的不喜欢这类海鲜了。我理智的拒绝了店员的热情推介,头也不回,捏着鼻子走掉了。
岛上手机信号很强,我怀疑离鼓浪峪不远的金门岛,只怕也能收得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信号。这对台湾是不是有点威摄力呢?不想这些了,这是陈水扁们关心的问题吧。
[ Last edited by budaoweng on 2004-10-28 at 05:47 ] 我的家乡啊~~~顶老大一帖~~~ 在这里看到这个帖子,真的很感动啊.
想起很多年前,夏日的黄昏里光着脚丫在海边松软的沙滩走路的小姑娘,海水掠过小腿,风中不时传来的钢琴声,那些高高低低的小路,洁净的地面,呢哝软语般是厦门话,三角梅,火红的凤凰树,参天蔽日的老榕树.........
还有环岛路,环岛路厦门大学段的桥,桥上的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