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a118
发表于 2008-12-15 11:46
无论如何,人家楼主生病是真,有的人就别在这里抽疯了,
人心大大的坏了!
$x13$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2:01
原帖由 gagawu 于 2008-12-15 00:5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读过LZ的一些文章, 觉得文笔非常好, 后来看到你说, 你是小学文化, 我吓了一跳, 所以也难免有人怀疑.想想我身边国内大学毕业, 德国的证书也拿到手的朋友, 那中文比小学生(不是指楼主, 是指在小学读书的小朋友)还不如 ...
以前没想过那么多的。我现在写作能力已经退步了,只会在写自己的事上,还比较流畅一点,写别人的事,就有点生硬了。
以前会对事物作很细致的描述,对心理描写也比现在详尽。但现在写的,颇有点记流水帐的光景了。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太喜欢我看"野书",就是课外文学书籍啦。不过,那时候也没有钱去买。我从4年级开始,经常看舅舅的初,高中语文课本,也挺有滋有味的。期间,我经常能借到同学家里的儿童文学,当代少年,包蕾爷爷的童话,雾都孤儿等书籍。因为他妈妈是中学校长,他和姐姐向来是班长,三好学生,再说爸爸是医生,在那个年代,收入是不低的。妈妈在买书籍方面从不吝啬。
我这个人以前是数学成绩好,语文差。后来却反了过来。我得字写得不太好,老是得到一个几何形三角,有一次居然得到了一颗五角星。我喜出望外,做作业更认真了,想一直得到五角星,然后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数学倒是一直不错,那一次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一只手伸在桌子里轻轻拍乒乓球。老师听到有些奇怪的小动静,过来一看,立刻把乒乓球扔出窗外。7分钱一个哪!我甭提多沮丧了。。。我年纪小,不去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对老师有怨气。你们说好笑不。。从此我上课就老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就下降了。。。
我的语文好起来了,作文也被老师当范文读。镇里县里或市里的作文比赛,我都是能拿回奖项的。那时奖品经常是钢笔,日记本之类的。老师经常在校图书馆选出书本给我看。有时也看许多科技类历史类的书,包罗万象。于是有时也去参加智力竞赛,不过是铩羽而归的时候多。我看书不分中外,不分难易,借到什么就看什么,哪怕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连"少年维特的烦恼",蝴蝶梦,复活之类的都看,只是我没能力全部理解。至于简爱,呼啸山庄茶花女等我自己自认为我能理解的,就到现在还印象深刻,讲给西西,西西也爱听。只不过她是小孩,只喜欢好的结局,就像简爱。但是直到我告别校园,我都没看全四大名著,我看不懂,只是看了一部西游记。舅舅一向是优秀班干部,团部书记,他经常会带来诸如 "当代",十月,萌芽等大型文学杂志给我看。老师叫我天天写日记,每天交上去批改。舅舅和我玩,我们之间一定只讲普通话。后来我上5年级了,舅舅到外地读书,经常省下钱买书寄给我。作文一类的书籍还好,如果是什么阿凡提的故事,聊斋故事等,同学们是一定要先睹为快的。。。那时候我就能交换到好多课外书本。。。。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2:05
我的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说出来大家肯定笑掉大牙,我在5年级用攒起来的钱买了一本"团旗为什么这样红",5角7分钱。里面讲的全部是革命先烈的事迹。由江姐,邱少云,彭雪枫等。。。
zabj
发表于 2008-12-15 12:14
zabj
发表于 2008-12-15 12:16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2:26
我那时候喜欢文学,就会自动钻进去学习,然后还要写读后感,有的很稚嫩。老师也不泼冷水。我最喜欢老师借给我的泰戈尔诗集,和徐志摩的诗歌。我往往在放假之前,向老师借一大堆的书,等上学了还给老师。上中学的时候,舅舅看了我的国庆征文,对外婆说,这样的文章我也写不过阿菲的。但这时我生病了,叫隔壁的女孩帮我交给老师,因为我们是同一班的,那女孩留了个心眼,没交上去。老师还叫别的同学问我是怎么回事。。
后来才知道我是遇上了席卷江浙沪三地的甲肝大流行,我还不知道。又去接着上了半个月的学,害惨了我的同学,把他也传染了。我一下子病了好几个月。妈妈那时候不懂医疗知识,配了中草药来,只让我吃淡米饭,菜是香干就酱油,香干就是豆腐干啦。我每餐吃的都一样,从没变过。后来我也变得很会吃饭了,一下子能吃3碗米汤。姨父每次带来的苹果,都让妹妹吃了,因为大家以为我在吃得方面要禁忌的。。所以我恢复地不是很快。后来检查说指标正常了,我吃了半个苹果,肚子疼了半天。。。。
橙子色的猫
发表于 2008-12-15 12:33
西西妈起的真早啊$m31$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2:34
后来我又去上学,但第一学期没打好基础,就有很多课跟不上,英语考了22分。老师是个年轻姑娘,在我有事去办公室时,大声把我的成绩说了出来,她是笑谈,没讥笑我的意思,可是我无地自容。数学考试嘛。来个零分。有时在测验时,就对课代表说,做得快点哈,好让我抄。她做一道,我就抄一道。老师看见了也不恼,说,你现在不要打扰别的同学。。。。
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结结巴巴念完这一学期,就告别了校园生活。我说我才小学毕业,也没什么大的不妥罢。
[ 本帖最后由 潜水钟与蝴蝶 于 2008-12-15 11:44 编辑 ]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2:43
原帖由 橙子色的猫 于 2008-12-15 11:3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西西妈起的真早啊$m31$
我不是起得早。我失眠的毛病非常严重,最起码15年了。在这里每夜睡上个2个钟头那就很幸运。但是往往是彻夜难眠。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3:02
原帖由 qiqiqiqiw123 于 2008-12-15 10:4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谁也别再没事找事拍楼主了,人家生个病还tmd有人嫉妒,别再鸡蛋里挑骨头了。
我现在有些感触,就是生活里意外事处处有。尽管有些误会是无心造成的,但事态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所以万事谨慎为先。如果有人要报复,当然会抓住断章取义,竭力使对方难堪了。但是有的事情多说无益,只能更添堵而已。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rainbow929
发表于 2008-12-15 13:22
原帖由 gagawu 于 2008-12-15 00:5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读过LZ的一些文章, 觉得文笔非常好, 后来看到你说, 你是小学文化, 我吓了一跳, 所以也难免有人怀疑.想想我身边国内大学毕业, 德国的证书也拿到手的朋友, 那中文比小学生(不是指楼主, 是指在小学读书的小朋友)还不如 ...
MM虽然也有疑问,但是非常厚道的一个人,有疑问非常坦率的提出,但措辞并不咄咄逼人,极其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点尤其难能可贵...所以我愿意回答MM的疑问,著名文学家,曾经在北大任教的沈从文也只有高小毕业水平,所以,小学文化并不能代表什么.
http://www.xueshubook.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70
http://baike.baidu.com/view/4068.htm
Aquaspirit
发表于 2008-12-15 13:54
Aquaspirit
发表于 2008-12-15 14:01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4:45
原帖由 Aquaspirit 于 2008-12-15 13:0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用太谨慎, 你再谨慎, 还是能被抓住细节刁难. 何必在乎别人的评断? 你无愧于心就好. $送花$
水精妹妹,你有很长时间在线呢。可是都说孕妇不可以长时间上网的。。。。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4:46
我大舅舅和舅妈的婚事,倒是有些自主权了。舅妈是我们族里的,住我家隔壁,我向来叫她姑姑。大舅舅经常来我们家。四邻都是认识的,有时候来访遇上个铁将军把门,邻居们一定会让客人到自家坐会儿的。后来又一段时间,姑姑老来问妈妈,你家大兄弟啥辰光再来哈。这样次数多了,姑姑的嫂子就给他俩牵了红线。
新婚晚上,大家就要闹洞房。先把新人关在房间外,然后呢,说拿出开门钱来,要不别想睡觉。小夫妻俩面面相觑,商量过后说,80元! (象做买卖一样,刚开始时不能开高的,否则会吃亏)大家在里面回答,不够! 那么。。。120元! 我们在屋里笑成一团,小舅说,等他喊出180元时,我们松口。 150元!大舅舅喊出这个数字,已经快爆发了。但我们仍然不依不饶,说还得加! 大舅说,我就只有这些了。屋里人回答,谁信哪,不肯出钱?在外面站一宵吧!我们一边笑,一边嗑瓜子儿,吃糖果儿,心里想,马上就可以得到钱啦。。。。不料,突然门口一声巨响,大家吓了一跳,看过去,大舅舅一脸怒气,把整扇门卸了下来,往墙边一顿,说你们来拿钱,你们来拿钱啊! 大家一下子傻了眼。呆了半分钟左右,才哄的大笑起来。就这样,我们一分钱也没有敲到。而大舅舅和舅妈,大概也是那个年代唯一的不用给钱,就顺利进新房的新婚夫妻了。
舅舅疼舅妈,就是性格急躁。争吵起来时,舅舅可会骂人。舅妈吵不过他,一生气,就一个人从家里走很了出去。那时候天色已经黑了,舅舅爱理不理。过了许久,不见老婆回来,舅舅慌了。就出去找。天黑漆漆的,路上一个人影儿也不见。路两边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风吹过沙沙的响。舅舅心急如焚,人在哪里呢这是。。。。他大步流星往前走,看见前面有个人影慢吞吞地走着,大叫一声"阿珠!"舅妈回过头来,心有余悸地埋怨道"你怎么这么晚才过来?人家一个人怕也怕死了!"
Aquaspirit
发表于 2008-12-15 15:01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5:26
原帖由 Aquaspirit 于 2008-12-15 14:01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送花$ 我是个粗人, 没那么娇贵的$汗$老公公司很多女同事怀孕后都坚持在电脑前工作到预产期前一个月.
而且吃东西居然不辣不快,真正川妹子!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5:27
在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的那会儿,我们岛上来了很多知识青年。具体来自杭州,奉化,上海等地。这些人说话,做事和当地人就是不一样。个个才高八斗,出口成章。他们有的当教师,有的任会计,有的当宣传干事。。。。。当允许回城的时候大家纷纷动身,也有少数知识青年留了下来,与当地人成了家。上海来的3个女青年,都因为在这里结婚了就不再回去。
一个嫁给了吃国家饭的人,自己也在厂里上班,夫妻和睦,孩子懂事。
一个嫁给了插队时的农民,自己在小学任教。在家说一不二,丈夫唯命是从。因为是教师,地位在我们这里很高。家里人也对她很好,所以小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后来改革开放,夫家有台属寻亲,带来大量财产,那真的是万事顺心。
最后一个叫龙明明,最美丽的一个。长得修眉俊眼,性格温柔善良,也与当地农民结了婚。她人美,待人和气,也不摆城里人的架子,乡亲们都喜欢她。这样一个好媳妇,最终却离了婚,拖着病体回到了故乡上海。明明和丈夫婚后,有看相先生在婆婆面前说,她命硬,克家人。婆婆从此没好脸色,尽管老人家平时是一个宽厚的人。丈夫只听母亲的,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她尽管万事小心,还是动辄得咎。明明是那样一个水作肌肤花为肠的人,哪能经得住家人的百般挑剔刁难,终于在生下两个孩子后,带着大孩子离了婚。这离婚,其实还是被"休"的。她拖着病体抚养孩子,还因为考虑孩子,希望那一天能复婚。那榆木脑袋的前夫无动于衷。倒是得知孩子出了不顺利的事,他就一封一封地写信去骂她。
这样一个条件不错,令很多农村青年心仪的姑娘,当初怎么会嫁给这样一个个矮古板的男人?原因我记不清楚了。当时邻居叙述时,有很多情节和无奈在里面。我有时看看那黑白照片上她楚楚动人的眼睛,不禁感叹天妒红颜,造化不公。。。
[ 本帖最后由 潜水钟与蝴蝶 于 2008-12-16 10:11 编辑 ]
gagawu
发表于 2008-12-15 15:48
原帖由 rainbow929 于 2008-12-15 12:2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MM虽然也有疑问,但是非常厚道的一个人,有疑问非常坦率的提出,但措辞并不咄咄逼人,极其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点尤其难能可贵...所以我愿意回答MM的疑问,著名文学家,曾经在北大任教的沈从文也只有高小毕业水平,所以,小学 ...
$害羞$ 其实我也知道光凭学历判定一个人的能力是很片面的, 不过觉得LZ年纪和我应该差不多, 我们这代人以后很少会出现, 有能力却放弃读书的, 那时候上连天自费上大学也花不了多少钱.其实我没有怀疑的意思, 只是有点好奇, 感谢LZ因为我的疑问写了很多小时候的读书经历,我也回忆起了我的童年, 也是非常喜欢看书, 言情小说,外国名著, 唐诗宋词( 最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之类的词$汗$ ),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变成看杂志报纸, 现在连这些也不看了, 就是上网, 买书也是菜谱, 养花, 美容保健类的工具书.我小时候非常不喜欢的就是写日记, 假期的日记我都是快开学前胡编乱扯出来的, 如果老师问我, 我就说硬着头皮说, 日子有点久记不清了$汗$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5:48
说起上海人,在网上往往是讲负面的多。说什么小气,排外,除了本地人,其他无论城乡,都是乡下人。上海人一口软糯的沪腔,这也成了被攻击的缺点。提起上海人,居然还说上海的女人,一副风月相,上海的男人,一副娘娘腔。但是有的措辞太过分了。
这些人,往往有很多就在上海工作。我很奇怪,上海人既然那么不堪,为什么你们削尖了头皮拼命往里钻呢。
我多次去过上海,当然也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这本来在其他的城市照样会发生,但不能由于在上海就夸大其词。有时问路,别人对我不理不睬,一语不发地走过,那也不能认定他就是上海人。但是走在小弄堂,那些市民都很热心的。
有些事情自己亲身体会过,才会有不同的感受。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15:50
原帖由 gagawu 于 2008-12-15 14:4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害羞$ 其实我也知道光凭学历判定一个人的能力是很片面的, 不过觉得LZ年纪和我应该差不多, 我们这代人以后很少会出现, 有能力却放弃读书的, 那时候上连天自费上大学也花不了多少钱.其实我没有怀疑的意思, 只是有 ...
我对你说,我现在最爱看知音,家庭,恋爱婚姻家庭这些杂志,尤其是知音都20年了。
gagawu
发表于 2008-12-15 15:59
原帖由 潜水钟与蝴蝶 于 2008-12-15 14:5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对你说,我现在最爱看知音,家庭,恋爱婚姻家庭这些杂志,尤其是知音都20年了。
知音曾是我的最爱, 常常看的泪流满面, 晚上宿舍熄灯后还讲给同屋听,也挺开心的:D
DLIII
发表于 2008-12-15 21:45
原帖由 栖霞枫叶 于 2008-12-15 19: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也就一...
滚。
Awa
发表于 2008-12-15 21:49
晕了,晕了,好多贴子都没看到,不明状况了。无论如何,支持LZ写故事!$送花$
ild_kleidung
发表于 2008-12-15 22:03
原帖由 潜水钟与蝴蝶 于 2008-12-15 13:4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舅舅疼舅妈,就是性格急躁。争吵起来时,舅舅可会骂人。舅妈吵不过他,一生气,就一个人从家里走很了出去。那时候天色已经黑了,舅舅爱理不理。过了许久,不见老婆回来,舅舅慌了。就出去找。天黑漆漆的,路上一个人影儿也不见。路两边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风吹过沙沙的响。舅舅心急如焚,人在哪里呢这是。。。。他大步流星往前走,看见前面有个人影慢吞吞地走着,大叫一声"阿珠!"舅妈回过头来,心有余悸地埋怨道"你怎么这么晚才过来?人家一个人怕也怕死了!"
$m31$ $m31$ $m31$
DLIII
发表于 2008-12-15 22:09
原帖由 栖霞枫叶 于 2008-12-15 20:5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
滚!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5 23:42
我们岛处在东海前哨,是个军事岛。小小一个弹丸之地,三里五里全是军队。我家附近一公里不远,就驻扎了海陆空三个兵种。海军人最多,空军和陆军演习起来声势浩大。机场是解放前国民党建的,占地广,规模大。我97年第一次来到虹桥机场,一看比我们小岛上的机场小多了。这说明,当时国民党为了企图固守,是下了大本钱的。我们这个地方离台湾近,也是比较晚解放的地方。这里的国民党部队,绝大部分是老蒋的嫡系,拥有200多只战斗舰艇,总吨位10万余吨的海军,以及一支拥有300余架飞机的空军。当时解放舟山,老人们说,解放军付出的代价十分惨重。几十里的海面,炮火不能掩护,海洋和陆地之间,没有沙滩只有泥涂,一脚踩进去,直至没膝。所以在战斗中吃了大亏。碉堡里一阵扫射,正在泥涂里跋涉的士兵们一倒就是一大片。再说很多指战员生活在内陆,对渡海战役没有经验,在海里翻船的也多。1950年的初夏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老蒋来到舟山,虽是千万个不愿,但为保存实力、固守台湾,蒋介石不得不作出放弃舟山的决定。5月中旬,军队全部撤离。我们岛上给抓走了不少壮丁,大家哭天抢地,没抓走的谢天谢地。直到80年代后,看见旧日弟兄回来探亲,财大气粗的,大家又很羡慕。。。。
我们岛的位置既然如此重要,所以到处都是驻军。我小时候,天天见到空军演习。战斗机隆隆轰鸣,在机场上呼啸而过。都深夜了,探照灯照得对面山头亮如白昼。那些从飞机上跳下来的士兵们,个头都在180以上,穿着棕色的皮夹克,充满军人的阳刚之美和凛然气概。机场上的草地地肥水美,春天一到,长满一种当地小孩人人流口水的植物"茅针",此草外形细长,绿色的外衣里面是白色的嫩蕊,孩子们都爱吃。所以我们常常偷偷从围墙的破洞里钻进去,在草地上采个够。但这是军事禁地,闲杂人等不能进去。我们往往在士兵午休的那光景进去。跑道这边的采够了,再跑到另一边去。有一次却是惊险万分,我和同学刚在穿越跑道,一家战斗机已经着陆,带着震耳欲聋的呼啸声向我们滑翔而来! 跑又跑不掉,躲又无处躲,我们两个只好立刻趴下,身子伏在地面,捂着耳朵一动都不敢动。机翼在我们头顶哗的掠过,瞬间已在远处。我们爬起来,惊魂未定。就在这时,远处一辆军用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向我们疾驰而来。我们知道给抓住了只能吃不了兜着走,,拼命跑进身后的草地里。因为草地里也有水沟,东一条西一道,摩托车不好开。那个军人跳下车,对着我们大吼了一阵,眼睁睁看着我们钻过墙洞逃掉了。
在我5年级的时候,午后3点多,有一个上尉驾机飞向台湾。军队立刻派机截堵。被击落了两架。此人终于跑到台湾。当时我们在操场上扬着头伸着脖子,看着飞机在天空上飞,大约只有钥匙大小,不禁迷惑不解,飞得这么高又这么快,难道是逃到台湾去不成?一般情况下,我们看飞机天天在头顶巡逻盘旋,速度不快飞得也低。这事情被严密封锁。我后来才从回来探亲的台胞那里,见到几张照片。有此人从机舱里走出来向众人挥手致意的镜头,相貌堂堂,笑容灿烂,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还有两张是接受蒋经国接见,那旁边的高级军官,衣着还真的像电影里那样,就是在胸前那个衣袋上,有两排还是3排很多方方的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好像是军衔的标志。
后来局面不紧张了,机场也逐渐开放。很多人做完工直接穿越机场回家,不用像以前一样辛苦地绕一大圈路了。渔民们也可以在机场上晒鱼虾了。九十年代中期,部队撤走了。这么好一个机场,就是无法利用。因为我们岛的位置不好,交通不便。后来机场变成了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理想之地。炎热的夏夜,来到机场那么一块空旷的地方,凉风习习,一对一对或闲游漫步,或坐在草地上偶偶私语,也没人打搅。多么美好,幸福的光阴啊。但是去的人多了,事情也来了。有的恋人们克制不住爱的激情,趁着夜色掩护,居然大着胆子行云雨之事。这样就不是以前那个清静诗意的机场了。派出所大为恼火,经常来个突袭,把那些被爱火烧昏了头的情侣们抓到所里,关上一夜,交了罚款才能出来。有的被抓住时还衣衫不整,非常狼狈。如此几番,大家老实多了,再也不敢胡来。这种抓捕行动,代号为"抓对虾"。
[ 本帖最后由 潜水钟与蝴蝶 于 2008-12-16 10:19 编辑 ]
兔牙牙
发表于 2008-12-15 23:49
我小时候也吃过"茅针",不过我笨,自己都找不到,只能等我表姐找给我吃。$害羞$
jj的文字朴实平和,很耐看。$送花$ $送花$ $送花$ 不过注意休息哦。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6 00:25
紧挨着机场是海军驻地,出来一色海魂衫。士兵们经常去机场训练,打靶,练刺刀。机场的对面山上,也就是海军的营地后面,驻扎着高炮连。那个山上,道路崎岖蜿蜒,主道还是部队修建的。在营地四周,怪石嶙峋,到处是当地人的坟墓。白天还行,夜里走在路上,就有些鬼气森森,心里不由得害怕。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壮着胆子麻者头皮上山去。因为连里经常放电影。我们当时就除了电影,什么娱乐都没有。妈妈是不敢让我去的,但我有时就和小伙伴们偷跑出去。而且连里居然还有一台24寸的大电视机! 那可是在70年代啊,谁家有那玩艺儿。。。。七六年我上幼儿园时,一代伟人毛泽东逝世。村子里一片哀痛的哭声。大家是真的伤心,不像九十年代后期某大人物去世时,镇上的居委老太太,在商业街上挨家挨户地劝说,停业一天吧,回去看看追悼会。。。。那个时代,我们经常唱着东方红,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如今伟人去世,举国同悲。村里的国跃却因此挨了几场严厉的批斗。原来,那个晚上,国跃上山在驻地里看电视,亲眼看到了隆重盛大的追悼场面。第二天,他在队里说,哇,到底是国家领导人呐,追悼会上那场面之恢宏,叫我大开眼界! 精彩,太精彩了! 在那个年代,在那种局势下,国跃说出这样的话,简直是大逆不道,是人民的罪人!于是国跃被打成反革命份子,灰头土脸地接受批斗。我当时在队里的晒谷场上,看着婶子们嬷嬷们坐在地上,用大号的针缝麻袋,(用来装盐的),突然前方土台上押上来一个头发剃得精光的人,双手反绑,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站在那儿。然后有干部大声宣读罪状,我一看,那不是是国跃伯伯吗,什么时候变成了反革命?还在百思不解的当儿,忽然妈妈和那些婶子们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 共产党万岁!打倒反革命! 。。。我虽小,但这种场面司空见惯,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国跃伯伯一下子变成了反革命,大坏蛋?
高炮连搞军事演习,不像别的兵种,限于一个场地。他们往往是要演习好几天,穿越许多村庄。这一行动起来,气势浩大。先是十几辆军车开路,浩浩荡荡,车上的战士一色绿军装,头上还加戴一顶柳叶编的帽子,一看就是野战时的那种装束。路上传来"向前向前向前,咱们的队伍向太阳!"的歌声,然后是十几辆坦克,十几门大炮在路上隆隆前进,尘土飞扬。这种场面大家见得多了,除了小孩子们欢呼大叫,大人们经常视若不见。
部队演习完了,孩子们常常能拣到许多子弹头。我也经常能从小叔叔那里得到。因为他参加了民兵,也经常去打靶的。有时候我看见他们扛着枪走过,觉得神气归神气,就是不像解放军那么威风。。。。
那个扎营的山岗上,除了军营,还有大片的果林。桃树李树梨树,果实累累。但不能任意采摘。幼儿园的阿姨有时会在傍晚时分,搭路过的军车去山上,给孩子们摘很多果子回来。营房之间,栽满了酸甜可口的葡萄。我直到4年级,还会牺牲午睡的时间,拿了一个塑料袋子,和同学们顶着烈日爬山,趁那些叔叔们在午睡,蹑手蹑脚地貼着墙根蹭到葡萄架下,专拣大的葡萄往袋里装。经常会听到窗子里忽然一声断喝,小鬼,你们在干什么! 于是大家发一声喊,快跑! 叔叔要告诉老师的! 慌不择路,作鸟兽散。
后来部队撤离了。留下高高的炮台和几个碉堡。现在我们在采野莓的时候,可以爬进去任意去玩了。营房就这么荒置着。没有了军队,山坡上又恢复了以前的阴森,荒凉。我们只敢在午间去采红莓,毛栗子,别的时候没人去山上。直到19年前,发生了一件事。我同学小娜的爸爸去山上干活,扛着锄头与往日一样,穿过空寂的营房。无意中发现有些不对劲,好像有个房间不太一样。他好奇地悄悄过去往窗户一看,好家伙,好几箱的啤酒,一大堆的奶油面包,香肠等食物。他见四下无人,就想进去拿一些。谁知进去后,看见墙角一支猎枪! 他吓了老大一跳,还没回过神来,从外面走进一个陌生人来! 他大叫一声,夺路而逃。那年轻人追上来,只叫大叔,大叔,你别跑,你等一下!。。。小娜的爸爸不敢回头,狂奔下山。回到了村里,他就心有余悸地把这件事说了。那是个炎日的夏季,六四事件才过去两个月。我们岛上的百姓都是非常同情学生的。小娜的爸爸无意害人,只是受惊之余,把事情跟乡邻说了。不料有人就报了派出所。派出所立马上山搜查,没搜到人。第三天,我们几个村子都听到一个消息,就是昨天在码头上,有一个外地学生被警察逮捕。。。。
[ 本帖最后由 潜水钟与蝴蝶 于 2008-12-16 11:10 编辑 ]
潜水钟与蝴蝶
发表于 2008-12-16 00:27
原帖由 兔牙牙 于 2008-12-15 22:4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小时候也吃过"茅针",不过我笨,自己都找不到,只能等我表姐找给我吃。$害羞$
jj的文字朴实平和,很耐看。$送花$ $送花$ $送花$ 不过注意休息哦。
妹妹也吃过?莫非妹妹也是江浙一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