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旅行社不是非常重视客人的感受
现在的商人几乎都懂得信誉对市场的重要性。我想熊猫旅行社也不例外。市场是调节规则的主要杠杆。供求关系(供大于求或者供少于求)决定“左右倾斜”,但基本围绕主轴发展。
这就有个奇怪的问题了,为什么这么差信誉的旅行社竟然仍然继续盈利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至少我没听说过这个旅行社的美誉。
看来他们差的知名度至少在他们看来没有影响他们的客源,这是为什么呢?
哦,还是业内的一个朋友一语道破天机,他们接的大都是国内公费旅游。公费旅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来旅游的人并不一定是选择旅行社的人,选择旅行社的人往往不是出游的人,国内的组织者而已。
2,公费嘛, 自然是纳税人的钱,如果组织者能有什么好处,对产品质量也会自己打折扣。但是这是国内旅行社的事情。我知道,这里的旅行社基本不会这样的,他们一般不是和客户直接联系的。
3,来公费旅游的人,即使对旅行社不满意,一般也不会影响组织者对下次另外公费出游的旅行社的选择。
基于这三点,这就好比,你自己到一家饭店吃饭,服务和菜品不佳,你不会再去花冤枉钱了。可是如果别人请你去吃,情况就可能不一样了。
公费旅游的市场决定了目前中国游客境外游发展的先天不足。
所以我认为,造成今天的局面不是偶然的。真正的自费游客在这个旅行社接待的比例中可能很小。游客和旅行社还没有真正对等起来。
游客是花钱旅游的,旅行社是赚钱的,使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提供周到服务本身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如果不必提供很好的服务照样能赚到自己满意的钱,什么能减少成本,利润更大,谁不愿意呢?
市场要有规则,合理的市场才有健康的规则。
公费旅游市场难有健康的发展。吃亏的还是百姓。游客和旅行社的素质如何只是表象,我们也不能只是靠双方的素质来维护旅游市场,那么要规则干什么?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当今的不正之风,腐败之风。
随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