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浪网01月03日报道(记者/何勇)近日,山东侨胞周先生(化名)的近一万欧元辛苦钱打了水漂。
老周和妻子前几年来葡谋生,生活安定之后,已有一女的老周夫妇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加班加点的在葡萄牙开始“造人”工程,天遂人愿,今年九月份,老周夫妇有了一个胖小子。儿子的到来,给老周夫妇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但几天之后,喜悦之情还没散尽,烦恼接踵而来。原来,老周夫妇都是打工一族,为了迎接儿子的到来,妻子早早就辞工在家养胎,随着儿子的出生,老周辛苦的上班之余,又要连轴转的夜夜侍候小祖宗,时间一长,老周的体力精力大不如前,加上妻子近来没有工作,房租吃喝等费用几乎将老周每个月的工资消耗殆尽。
两夫妻思前想后,决定将儿子送回中国爷爷奶奶处抚养。订好机票后,老周又和妻子商量,通过看报纸和国内的亲友介绍,最近国内的房价跌了不少,不如趁妻子这次回国,实地考察之后,拿出部分积蓄在国内买套房子,先付首期,剩下的房贷凭两人每月在葡萄牙的收入很轻松就能还上。过个十年八年回到中国也好有个自己的家,妻子举双手赞成。
圣诞前夕,妻子和儿子出发前,老周从银行提了一万五千欧元现金,让妻子随身带回国,妻子提醒老周,听说欧盟有规定,离开欧盟的人身上的现金不能超过六千欧元,如果超出被发现,现金会被没收。老周“得意”的指点:你把五千欧元放在身上,剩下的一万欧元放在包儿子的小被中,海关只会检查你,总不至于检查一个婴儿吧。老婆听了高兴连连点头。
正如老周所言,妻子和儿子顺利的通过了里斯本的安检,坐上德航班机开始了回国之旅。第二天,老周算好时间,致电回中国父母家中,准备问候一下旅途劳累的妻儿,谁知电话一接通,妻子便破口大骂,骂完之后又嚎啕大哭,老周莫名奇妙的举着电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不容易妻子哭完,老周温声细语的问妻子发生了什么事。妻子抽泣着告诉老周,那天从里斯本登机后,一开始很顺利,飞机到了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她准备转机到中国北京(有过回国经历的人都知道,在转机时,一般还要进行一次安检)他抱着儿子准备过海关时,有一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要她出示一下钱包中的现金,她一手抱着孩子,侧着身从挎包中取钱,也可能是心虚,也可能是不小心,包成一包藏在儿子小棉被中的欧元掉了下来,工作人员抢先一步的捡到手里,随即问她这是什么,她支支唔唔涨红了脸说不出个所以然。见此状况工作人员将她带到一旁,又打电话叫人,不一会儿,一名三十出头的中国男人跑了过来,来人向她自我介绍,他是翻译。通过翻译,工作人员要求她将包欧元的小包打开接受检查,她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好打开小包,一沓欧元漏了出来,工作人员马上清点,确认是一万欧元之后又要她把钱包中的钱拿出来清点。两份钱放在一起,工作人员点清之后严肃的告诉她:根据规定她离开欧盟只能随身携带6千欧元,而她现在随身携带了一万五千欧元,多出的九千欧元必须没收。她赶紧争辩,我和儿子是两个人,应该可以带一万二千欧元。工作人员耸耸肩:你儿子这么小是婴儿,按规定是不能随身携带现金的。翻译也在旁边向她解释:这个机场以前也发生过多起像她一样的事,最后都是把多出的钱没收了。眼看着飞机起飞的时间快到了,自知理亏的她只好在没收九千欧元的文件上签字,拿着剩下的六千欧元走了。
老周听完妻子的哭诉,想都九千欧元需要他和妻子大半年省吃俭用才能赚的下来,心里一下子抽搐起来,悔恨地用手直垂自己的头。
多年来,部分侨胞携带超出规定的欧元闯海关之事在葡萄牙、西班牙华人中并不鲜见,成功者得意洋洋,失败者顿足捶胸。老周的遭遇再一次证明:做任何事一定要合法,任何侥幸心理都要不得。一些侨胞为了省手续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做法到底有没有好处呢?以一万欧元为例,通过葡萄牙一次性寄一万欧元回家,一般手续费都在40欧元以下。经常观察外汇行情的侨胞都知道,中国银行公布的外汇行情有几种,以2009年1月1日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为例:一欧元银行现汇买入价为9.5828人民币,现钞买入价为9.3826人民币,我们通过银行汇回中国的欧元去银行兑换时,按现汇买入价结算,同时一万欧元,兑换以后,现汇比现钞多二千人民币合两百欧元,去掉汇费现汇比现钞多兑换一千六百元人民币。按照这种换算,侨胞携带大额欧元现金闯关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举动。
老周看似聪明的想法,实则糊涂,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偷鸡不成蚀把米”,而且还是蚀了大把米! 不过我在zollamt的网页上看到,需要申报的数额是10,000欧元。 有人能解释一下报关的意义吗?需要叫什么费用吗?我在网上没有找到。先谢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