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07

*****东北菜大集锦*****

◆东北菜由来◆

    20世纪30年代伪满统治时期,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皇宫,长春成了辖管八方的政治中心。当时,宫中膳房除北京清宫的御厨外,山东名厨纷至沓来。从而使山东菜、宫廷菜与吉林民间菜相互交融,形成了今天的东北菜。


地三鲜


做法恢常简单,土豆、茄子(茄子嫩,没去皮)去皮切滚刀块,,土豆用慢火炸熟,茄子用油煸软,捞出来,
留一点油,爆香、葱、蒜,下青椒土豆茄子,加盐和一点鸡精,炒的时候淋一些水淀粉,出锅。

[ Last edited by budaoweng on 2004-11-22 at 07:50 ]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09

◆东北菜特点◆

    东北菜吸取鲁、川、粤菜之精华,同时融合了满、朝、蒙、宫廷菜点的传统技艺,形成了以名菜、名点、名小吃和名宴为主体的基本框架,注重利用东北特产原料和绿色食品原料,刀工精巧细致,精烹山珍野味,讲究火候,擅长勺工,烹调技法以熘、爆、烧、扒、烤、酱、炖、拔丝见长;一些菜肴的烹调做到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化或外脆内嫩、外酥内烂等质地特征,口味醇厚香浓,菜肴丰满实惠。如久负盛名的“白肉血肠”、“炒肉渍菜粉”、“砂锅鹿宝”等,香飘四海。




大骨棒

[ Last edited by budaoweng on 2004-11-22 at 07:50 ]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11

爱上乱炖 忙里偷闲的满足--转贴
      我家在血统上是南方人,以前一听东北的乱炖就乐,觉得那是种特别粗糙的菜,老吃那种东西生活也会变得特别粗糙。后来碰到老公,虽然从他父母开始就已经是在北京生长的了,但由身为东北人的姥姥带大的他还是有些东北的饮食习惯,比如爱吃熬(一声)豆角,熬茄子,酸菜白肉什么的,时间长了,我觉得这些东西也还挺好吃的——仅限于我很饿的时候。

  上周末单位组织去了塞罕坝,周五一早出发的,路上导游就说了围场的土豆是特别的好,连麦当劳的薯条都用的是这儿的土豆。到了坝上,气温陡然变低,晚饭时热腾腾的乱炖就成了大家抢夺的对象。用土豆、南瓜、豆角炖在一起,香喷喷的,那土豆叫一个面那,当时我就跟老公说了,咱走的时候要带点土豆回去。

  周日离开时又在围场县城吃午饭,饭前有半小时的休息,打听了一下就出去找菜场,路边一老太太守着一小三轮车,两麻袋的土豆,一袋大一袋小,小的1块钱3斤,大的略贵。人家说是自家种的刚刨出来,我们一看确实是新土豆,就说大的一块3斤吧,我们买的多。于是9斤一大袋子土豆就到手了。然后又在旁边的店里买了干的松蘑(8块/斤),榛蘑(15),坝上白蘑(30),再加上我发现的内蒙产的奶酪干6袋,巨大的刀一把,快乐的回北京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单位的人买东西好象都爱扎堆,继我们买了土豆以后,大家蜂拥而上把老太太的车都买空了,几麻袋的蘑菇也空了,不过人家随即又从库里拿了货给补满了。大家兴奋的说那老太大概从来也没有过这么好的生意吧!

  由于连日来过于疲劳加上吃多了羊肉火大,我昨天下午终于低烧了,头痛欲裂,今天趁机在家休息。早上起来准备着手做我的第一次乱炖。

  把肉剪成片状,老公强调了一定要肥瘦都有,我就把肥瘦的分开,这样煮完的时候就可以把大肥肉片挑出来扔了。然后2个土豆削皮切块,白豆角摘段,一些松蘑泡开洗净,还泡了些东北的粉条。这样总计有5种东西煮在一起,应该算乱炖了吧?至少我觉得已经够乱的了。

  生起油锅,炸了点花椒,糊了后捞出,把用少量李锦记生抽拌过的肉片倒进去,加了些葱段炒,肉变色了,把土豆块和豆角段倒进去一起炒一会儿,然后加一大碗水没过这些东西,再把蘑菇和粉条扔进去同煮。过了一阵子,揭开锅盖一看,汤已经变成浅褐色,是松蘑的作用吧,土豆也炖烂了,淀粉逸了出来,把汤变成了浑浊的悬浊液,看起来很浓的样子,屋里弥漫着蘑菇的香味。

  盛出一碗来,一边看小说一边喝汤吃,真是享受啊!土豆很面,豆角很嫩很烂,粉条有一点点劲道,蘑菇又嫩又滑,肥厚的感觉。自以为这样的乱炖就算成功了,至少偷来的这一天时间里我很满足。




乱炖

[ Last edited by budaoweng on 2004-11-22 at 07:52 ]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12

小鸡炖蘑菇

小鸡炖蘑菇
用料:
小鸡1只, 干蘑菇75克,新鲜蘑菇200克,葱白段2段,姜片2片,干红辣椒3只
大料2只,香味1片,酱油、料酒、鸡精各2茶匙,盐1茶匙、白糖2茶匙,油1汤匙
做法:
1、将小鸡洗净、剁成小块
2、将干蘑菇用温水泡30分钟,洗净挤干水份。新鲜蘑菇过水,沥干水份,待凉挤净水份。
3、大火加热炒锅中的油,放入仔鸡块翻炒至鸡肉变白,放入葱段、姜处、香叶、大料和干红辣椒一起爆炒出香味。
4、依次调入料酒、白糖、鸡精、酱油和盐,炒匀后加入能没过所有固体食物的开水。
5、汤汁沸腾改中火,炖10分钟,放入干、鲜蘑菇再炖 50分钟,汤汁收浓即可。

[ Last edited by budaoweng on 2004-11-22 at 07:42 ]

thunder1982 发表于 2004-7-14 17:13

这不是馋人吗?光能看不能吃!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19

东北大拉皮

所需原料有:东北拉皮、胡萝卜、黄瓜、黑木耳、豆腐丝
做法也不难:、拉皮煮熟,用凉水泡好备用。胡萝卜、黄瓜洗净切丝。黑木耳泡开煮熟切丝。把所有的东西放入小盆,加入2,3瓣拍碎的蒜(最好剁蓉),香醋,盐,香油。喜欢辣味可以加入辣椒酱或泡山椒,或是把干辣椒过油浇上。
还可以加入熟瘦肉丝,火腿丝或者榨菜丝一起拌。

[ Last edited by budaoweng on 2004-11-22 at 07:55 ]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22

排骨炖油豆角

主要是豆角的选料呀。在东北我们那里的豆角很好吃,在德国就买哪种扁豆角。
先切葱姜蒜,少许。锅里到入油,爆炒葱姜蒜,出味。放入一勺糖,一勺老抽(上色)下排骨炒,一直到排骨两端的骨头露一些出来,放烧开的热火,没过排骨多一点,放豆角。放一勺料酒,一勺老抽,花椒粉,胡椒粉少许。小火炖10分钟,再放入一些葱丝,再炖,看看你的料有多少了,如果觉得不够咸就放一些老抽进去。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不过有的人特别愿意吃炖的非常熟的,可以多炖一段时间。保准满屋飘香 。

[ Last edited by budaoweng on 2004-11-22 at 07:56 ]

qqbonbon 发表于 2004-7-14 17:24

又来个馋人的家伙~~~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28

肉馅饼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37

玉米粥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39

拍黄瓜

coooon 发表于 2004-7-14 17:42

口水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42

沈阳小吃一网打尽


烤牛肉

  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酱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另备酱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莱末、大蒜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入于桌心,上入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蘸调料后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冷面

  是用,用荞面、淀粉按比例用开水烫成稍硬的面,加适量碱后,放入特制的挤筒内,压制成面条入开水锅里煮。面条熟后放入凉水中过凉,面条上再放糖、醋、辣白菜等时令蔬菜及四、五片狗肉,浇上蒜辣酱,真是酸甜香辣。虽然做工这么复杂,但一般只买2、3元一碗,在夏天(特别是中午最热的时候)吃上一碗,真是又凉快、又解馋、又痛快。

  西塔大冷面是在沈阳最有名的冷面店,虽然他们只经营冷面和狗肉等一些小拌菜,但生意非常火,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买冷面是要排N多长队伍的。因为是名店所以冷面会贵一些要4、5元一碗。

  在沈阳三千里烧烤、雪岳山烧烤都有N多家分店。他们的烤牛肉、打糕、冷面都很不错,可以尝尝。烤肉很便宜只要12、15元一盘。一般的烤肉店会赠送一盘打糕的。夏天开着空调,围着火炉吃烧烤很爽!

  沈阳中街是沈阳繁华的商业街,在中街西口的兴隆大家庭里的一楼有一个小吃一条街,里面有担担面、麻辣烫、肉串、拌菜、冷面、筋饼、韭菜盒子、章鱼小丸子等等一应俱全,每样只要1元、2元、3元、5元不等,虽然小吃很全但人也很多。

  出了中街向西走600米左右到小西门,在胡同口有一家叫"小毛头"爆米花,很值得一尝,他家的爆米花分白糖、巧克力、荔枝味、橘子味、哈密瓜味品种很全,白糖的有一种很香的奶油味,黄黄的又香又脆,巧克力的有一种很香的核桃味,而且颜色外形也很象,买的人比较多。每天下班时间去买都要站排等一个小时。

  铁板烤鸡架也是沈阳的特色小吃,鸡架就是去掉鸡肉的鸡骨架,将洗干净的鸡架用盐等调料奄好,放在两个大铁板之间一夹吱啦吱啦一响,香味扑鼻,将鸡骨头都炸香后放入孜盐、辣椒,就可以吃了。在夏天许多东北大汉,一个鸡架一瓶雪花啤酒就是一顿饭了。让你看起来吃的很香,很馋人。

沈阳小吃

沈阳的风味小吃很多,且都历史悠久,制作精细。满族风味白肉血肠驰名关内外,尤以那家馆的白肉血肠为最;老边饺子选料考究,造型别致,口味鲜醇;老山记海城馅饼、李连贵熏肉大饼还有场家吊炉饼等小吃更是以其独特的风味征服了大江南北的游客。到沈阳旅游,除了这几种小吃,您一定别忘了再去尝一尝马家烧麦、宝发园的“四绝名菜”,相信这些诱人的风味食品一定会为您的沈阳之行增添不少乐趣。
朝鲜族烤牛肉、打糕
烤牛肉
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酱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另备酱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莱末、大蒜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入于桌心,上入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蘸调料后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打糕
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状,中间夹豆沙馅,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灌汤包
灌汤包于1959年由河南省开封引入沈阳,用鲜猪肉末加食盐等腌渍约3小时,兑入鸡汤、凉后的材料油,拌成汤包馅,包入精粉皮中,上茏蒸熟,皮薄馅稀、多汁鲜香。


老 边 饺 子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60多年历史。
  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间府任邱县边家庄,有位叫边福的来沈阳谋生,在小津桥搭上马架房,立号边家饺子馆。由于精心制作,风味独特,并以水煸馅蒸饺闻名遐迩,深受人们欢迎。边家饺子因为肉馅是煸过的,所以叫煸馅饺子,但由于主人姓边,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老边饺子先后在沈阳开三家分号,由边氏后裔---边跃、边义、边霖弟兄三人分别经营。
  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邓小平同志到沈阳视察时,品尝过边霖包制的饺子,吃后非常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候宝林亲临品尝老边饺子,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调馅:
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水灵,增加鲜味。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的菜馅。剂皮和制:
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除蒸煮外,还可烘烤、煎炸。

长腿蝈蝈 发表于 2004-7-14 17:44

作的有水平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7:55

拔丝地瓜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8:06

红肠 锅包肉 难忘哈尔滨美食

  1、列巴:列巴(汉语拼音:lie(三声)ba(轻声))就是俄语里面的大面包,最著名的是秋林公司生产的,它是极富特色的欧式食品。列巴之大实属罕见,重达三四千克。直径最大时可达1尺(33厘米)。其味道是甜中有酸,外焦里软。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炉里采用东北森林里的硬杂木进行烘烤,所以一天的生产量是很有限的,常常在秋林公司的楼下会看到排很长的队,那就是买列巴的人。来哈尔滨旅游作客的人们不仅要一品它的风味,离开时,还要买上一二个大列巴,带给亲友品尝一番。

  2、红肠:哈尔滨最经典的吃的就是红肠和干肠。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最普通的,也是最著名最传统的红肠风味是“力道斯”风味(就是大蒜味的,下酒极佳,配上“戈瓦斯”,味道那叫一个棒!)。可以夹在列巴里里,是很主要的肉食品种。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你拿在手上的话却肯定会抓了一手黑的!不要惊慌,这并不是脏,而是在红肠表面薄薄的一层炭灰。红肠是用长在大兴安岭的老果木熏制而成。熏的好的红肠,表面会粘附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果木炭灰。吃的时候要把表皮也一块吃掉,这才是真正的红肠风味——就是要吃那个带点山野的焦炭味!(注:前两天同寝室的哥们从哈尔滨出差带来了红肠,好久没有吃到那么正宗的了,流口水阿。)

  3、干肠:哈尔滨的干肠也是久负盛名。肠如其名,就是灌好的肠经过风干制成。个儿要比红肠纤细,样子和制法都和粤式的“腊肠“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可以生吃,而腊肠就必须得煮了吃。干肠的味道也和腊肠有点象,不过可能由于是北方的菜系,所以更偏向咸一点。又硬又韧,很有嚼头,建议可作零食吃……

  4、松仁小肚:采用灌装工艺的肉制品,和南京的香肚制法也类似,主要以松仁的清香提味,切开后颜色正,香气四溢、肥而不腻,透明度好,细嫩而富有弹性,切片薄而不碎。佐餐和下酒的极品。

  5、糖葫芦:看到这里,您一定会说糖葫芦有什么新鲜的?哪里都有么~实际上,哈尔滨的糖葫芦就是不一样,因为,它是把红果锤扁了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哈尔滨最寒冷的时候,红果的糖葫芦没有锤扁的话是根本咬不动的,为了方便食用,哈尔滨人就把它锤扁,咬起来就方便多了。想象一下,在冰天雪地里,举着1米长的大冰糖葫芦,一边看着冰灯,一边用牙往下一点点的磨糖葫芦,多有意思阿~

  再谈谈东北菜

  提到东北菜,大家的最大的印象恐怕就是猪肉炖粉条、羊肉氽酸菜、牛肉炖土豆、肉骨炖豆腐、蘑茹炖小鸡、得莫利炖鱼、胡萝卜炖排骨、牛肉炖萝卜丝这些“八大炖”了,还有恐怕就是“翠花上酸菜”:)其实,在哈尔滨东北菜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东北菜在京城的火爆,下面的几道菜我估计吃坛的DX早就那啥那啥了吧??呵呵

  1、得莫利炖活鱼:"得莫利"一词是俄罗斯语的音译,这道菜的原产地哈尔滨郊区方正县伊汉通乡得莫利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这个村北靠松花江,在鱼多的时候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鱼来维持生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一对老夫妇在路边上开了间小饭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人。他们把当地的活鲤鱼和豆腐、宽粉条子炖在一起,味道鲜美,又不失东北菜的豪放,吃的人是越来越多,结果生意越做越火。后来菜的做法不胫而走,传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哈尔滨人说: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欢吃西餐和东北大菜,咱们吃得莫利炖活鱼去。)

  2、锅包肉:又名“锅爆肉”,据说原型是东北熘肉段,但是现在改良了,采用了新的做法。做锅包肉必需用瘦肉,而且用里脊肉最佳。在选好的肉段外面挂上土豆淀粉的糊,入热油炸,将里面的瘦肉段收干,这时候再加番茄酱、胡萝卜、西红柿及鲜柠檬冰糖等,熬成酸甜汁,翻炒炸好的肉段就能出锅了,特点是北菜南作,与粤菜“咕咯肉”有相似之处,同时保留了东北菜的风味。

  3、地三鲜: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菜。虽然简单,但是做法有讲究,首先土豆要面而不酥,这就讲究炸工;茄子要入味但是不能咸口,这就讲究调味和烧工;辣椒要熟但是要脆口,这就是火候了。金庸先生的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越是简单的菜,越要下大功夫,这地三鲜便是如此

  4、酱骨头:又名“大骨棒”,其实不是一种东西,但是由于很多饭店把它们列在一处,所以一块的提出来。酱骨头主要指的是酱脊骨,就是原来说的大排,最有名的是吴记酱骨头炖菜馆,酱骨头肉质鲜美,酱大骨棒很有特色,入味而不腻,配一根吸管让人吃起来大有啖骨吸髓的剥削感,活活。最想不到的是中午吃饭居然还送轧啤,哈哈,严重的推荐一下~地址在: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308号,就是过了工大再往西,不远

  还有很多,再次深切怀念在哈尔滨的日子……

pipi 发表于 2004-7-14 18:27

ting ni

fliede 发表于 2004-7-14 18:27

简直谗死了!!!

Casanova 发表于 2004-7-14 19:01

有感觉~~~~~

xiao9 发表于 2004-7-14 19:12

我喜欢吃广东菜但是不要吃野生动物不吃羊肉不吃兔子不吃鸭子不吃小牛也不吃珍惜植物动物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19:20

最初由 xiao9 发布
我喜欢吃广东菜但是不要吃野生动物不吃羊肉不吃兔子不吃鸭子不吃小牛也不吃珍惜植物动物


昨天刚吃完广东菜,烧鸭,蒸鲈鱼,鱼香茄子煲,青炒通心菜
点心:虾饺,烧麦,蒸粉果,咸水饺,锅贴,珍珠丸,龙卷,炸云吞,菠菜包子,春卷,好像没了。
哦,对了,还有生日蛋糕。

$嘎嘎$
ps:我们5个人吃的,都撑的挪不动步了。

plg 发表于 2004-7-14 19:34

看到家乡菜的感觉真好。
不过,很快就可以让我的胃罢工了。

狐狸老大 发表于 2004-7-14 19:47

赔我的口水

plg 发表于 2004-7-14 20:02

还好了,肥水未流外人田。
全进肚了。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20:18

最初由 狐狸老大 发布
赔我的口水

给你一杯大麦茶解解渴吧!$嘎嘎$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20:20

最初由 plg 发布
还好了,肥水未流外人田。
全进肚了。


你内黄瓜嚼的也挺香啊!$嘎嘎$

lucychen 发表于 2004-7-14 21:35

$汗水$ 我刚看第一贴。还以为你终于出手了。。。。是自己做的呢。。。
吓了我一大跳啊。。。

蓝色海岸 发表于 2004-7-14 22:01

真想吃第三鲜,和馇子粥 $出大汗$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23:08

最初由 lucychen 发布
$汗水$ 我刚看第一贴。还以为你终于出手了。。。。是自己做的呢。。。
吓了我一大跳啊。。。

我做的菜是能吃不能看!$嘎嘎$ $亲死你$

budaoweng 发表于 2004-7-14 23:10

最初由 蓝色海岸 发布
真想吃第三鲜,和馇子粥 $出大汗$

我也是呢,还有拉皮,口水阿!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菜大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