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er 发表于 2009-3-29 02:37

1405《郑和下西洋》

央视大戏郑和下西洋已隆重推出,网上视频还不全,于是先搜集了下相关专题的资料,
还有就是发现了些动画片于是一并贴出,至于央视的电视剧可能还得等些日子才能贴完,

1,资料片

http://www.tudou.com/player/playlist.swf?lid=4285605

weder 发表于 2009-3-29 02:38

2,动画片

http://www.tudou.com/player/playlist.swf?lid=4943446

weder 发表于 2009-3-29 02:41

《郑和下西洋》
http://i0.sinaimg.cn/ent/v/m/f/zhxxy/U2599P28T17D8561F229DT20090323144557.jpg
                                                                                     
                   故事梗概:                                       

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故事梗概                                http://www.sina.com.cn2009年03月23日14:07网友来稿
                                                                                                                                          大明洪武年间,少年马和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分到燕王府当随从。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边岁月中经受了磨炼,尤其结识高僧姚广孝后,更是开阔了胸襟。他与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不合拍。
  在跟随朱棣守卫北平和边陲的日子里,马和逐步成长起来,其良好的素质,为以后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皇长孙朱允炆君临天下,为巩固皇权开始削藩,燕王朱棣首当其冲。为了生存,朱棣被迫装疯,饱受屈辱。郑和的结拜姐姐宋莲芯,也被奸臣所谋。朱棣在绝境中毅然率领八百壮士起兵,展开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战争中,马和与姚广孝、张玉等人一样功勋卓著,尤其在郑村坝一役,他奋勇救朱棣于危难,从此更被燕王视为心腹。
  朱棣开元登基后,为洗清自己的“篡逆”之名,决心直追汉武唐宗,开创一代盛世。登基之初,他赐马和姓“郑”,随之,悄然改变朱元璋的禁海国策,任命35岁的郑和为统率大明宝船队下西洋的钦差总兵官。
  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从南京、太仓一带至福建长乐太平港扬帆出海。庞大的大明船队,从此开始长达28年的海外宣扬国威和寻求贸易的远航。
  朱棣是大航海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从船队出海的第一天起,他就在陆地上指挥、控制和支持着这一伟大的航程。他下令在江浙、福建、广东、湖北一带造船,并在全国范围扩大瓷器、丝绸、茶叶等出口货物的生产。同时,借大航海之机实施永乐中兴,开始编纂《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他还与姚广孝微服私访,恢复生产,与民休息。徐皇后也励行节俭,并抱病亲身劝桑。从而,使国家迅速实现了复兴,为下西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
  郑和率船队第一次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此间,郑和船队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打击大海盗陈祖义。此人在南洋地区多年为非作歹,无人治服,致使大明与南洋航道不通。郑和率船队与其斗智斗勇,终于为南洋各国除了一害。大明宝船队在访问了南洋和南亚的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古里、旧港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推行和平外交,迅速发展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尤其和当时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南部海域地区的人民,结成了无比亲密的关系。
  船队归来时,朱棣并没有被胜利所陶醉。他的目光不再是停留在“宣扬国威”或暗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而是决心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支撑起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航海事业。这样一来,从皇上到百姓的观念都已转变,使商品经济的萌芽加快发生了。
  那个时代,海上航行的实力,实际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海船的鼎盛,又象征着国家的富强、技术的发达,文化的进步。随着郑和船队走向海外世界,这位君王不仅追求“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目标,而且,一心想开辟唐宋以来出现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广泛传播到东南亚和亚非大陆。
  在此基础上,朱棣还开始了一系列更大的手笔。其中之一即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下令大规模营建新的京城,包括今天的故宫,基本上还是明初打下的基础。
  朱棣让郑和在与西洋诸国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德服人,不恃强凌弱。经济上则厚往薄来,给予各国诸多好处,树立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在当时的世界上,大明船队很好的发挥了一个大国维护地区和平的作用。郑和在此期间,率领船队在马六甲和忽鲁谟斯等国建立了货栈,与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广泛展开贸易。锡兰国篡位者亚烈苦奈儿背信弃义,想劫持大明船队,郑和出于无奈被迫还击,但他始终坚持“自古知兵非好战”的信条,以智慧和宽容,正义与威力,来化解两国之间的危机。
  徐皇后的病逝,使朱棣伤心欲绝。好在大明船队再次航海归来,特别是郑和将桀骜不逊的亚烈苦奈儿押来大明,听候皇上裁决其生死时,朱棣以中华文明来处置此案,最终感化了这个凶暴的国王。
  郑和越是走向未知,朱棣就越激起万丈雄心。他不满足于已知领域,想让郑和把船队带到更远,去穷尽整个世界。就在这时,发生了北京宫城三大殿遭雷击被毁事件,有人趁机攻击下西洋花费上千万两白银,并指责郑和有贪污之嫌,及他拥兵自重,在海外另有所图,这让朱棣起了疑心。
  姚广孝以年迈之躯,向朱棣陈述自己的看法,多国使者对郑和及船队的肯定,尤其永乐朝和海外这些国家友好往来的铁一般事实,让朱棣又一次猛醒过来,他排斥了种种攻击,重新让郑和回到船队,踏上了遥远的非洲东岸之行。
  此次,郑和率船队完成了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历史性跨越,与非洲各国建立起牢固的友好关系。
  朱棣多次亲自率兵征讨漠北,解除了北方最后的军事威胁。此时,实现了大明对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完整管辖,奠定了中华民族宽阔的疆域版图。在凯旋途中,他病情加重。临死前,他仍然牵挂着身在海外的郑和船队。
  郑和船队返航归来,朱棣已病逝于漠北返程途中。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果然马上重施海禁。朱高炽放出了一直反对下西洋的户部尚书夏原吉,罢撤下西洋的一切活动。郑和改职为南京守备,带领船队官兵负责修建大报恩寺。期间,郑和被人视做祸国殃民的“国贼”,特别是他从海外带入的新奇见解与知识,更为传统观念所不容!珍贵无比的《航海日记》,也被当做妖言罪证焚毁,水师与海船尽遭裁撤。凶险莫测的命运,令郑和痛苦欲绝,他深感“帝王不可信,亲人不可期,荣辱不可计”,欲饮恨自尽。
  这时,朱高炽却突然病逝,年轻的朱瞻基即位。宣德帝发现祖父永乐朝轰轰烈烈的朝贡贸易,已经销声匿迹,前来谨见中国皇帝的外国使臣也大大减少,并且海上又开始不宁静了。他领悟到下西洋的重要之所在,力图恢复朱棣时代的鼎盛,于是下旨重用已经六十多岁的郑和,让他和王景弘一道,继续接掌宝船队,重建水师,再度巡洋。
  宣德六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人,开始了第七次下西洋。这是郑和最后一次出洋。他访问了二十多个国家,让各国重新看到了明王朝的威望,恢复和建立了相互友好关系和贸易。
  这次航程,郑和感到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他想率领船队访遍西洋诸国,便分出若干船队,由副使们分头率领,到一些国家去宣诏和贸易。
  最后的航行中,郑和的愿望是要越过风暴角(好望角),从海上去寻找大西洋和欧洲陆地。他不顾朝廷命令,率船队主力驰入南半球,他试图穿越新大洋,接触神秘的西方世界。但是,在距好望角近在咫尺的地方,郑和被朝廷力阻回国。他已经快油枯灯尽,终于病逝于归途……
  一个伟大的人物和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因此终结了。几十年后,欧洲船队越过好望角,循着郑和开辟的航线来到亚洲,由此开始了西方人进入东方海域的时代……

weder 发表于 2009-3-29 02:50

主演:
   罗嘉良饰 郑 和  唐国强饰 朱 棣
   杜雨露饰 姚广孝  于小慧饰 徐皇后
http://i1.sinaimg.cn/ent/v/m/f/zhxxy/U2599P28T17D8561F336DT20090323144557.jpghttp://i2.sinaimg.cn/ent/v/m/f/zhxxy/U2599P28T17D8561F337DT20090323144557.jpghttp://i3.sinaimg.cn/ent/v/m/f/zhxxy/U2599P28T17D8561F338DT20090323144557.jpghttp://i2.sinaimg.cn/ent/v/m/f/zhxxy/U2599P28T17D8561F377DT20090323144557.jpg罗嘉良饰郑和唐国强饰朱棣杜雨露饰姚广孝于小慧饰徐皇后

3,土豆版http://www.tudou.com/player/playlist.swf?lid=5299254

weder 发表于 2009-3-29 02:52

截至目前
土豆贴了8集
优酷贴了12集

gracy 发表于 2009-3-29 09:46

截至目前
罗嘉良饰 郑 和  唐国强饰 朱 棣


{:5_371:} {:3_264:}

倍倍 发表于 2009-3-29 18:30

又有杜雨露老爷子啊~~~
凡正经能看的历史片都有他!!!
这片一定不错!!期待中!!!{:5_394:}

倍倍 发表于 2009-3-29 18:34




{:5_371:} {:3_264:}
gracy 发表于 2009-3-29 09:4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这种两岸三地合拍的历史剧质量都不错的~
台湾演员张世在汉武帝里面演武帝刘彻的舅舅田汾,那个台湾腔挺逗得,不过演的很好~
看罗嘉良演郑和还挺期待的,想想他戏底子也很厚啦~

zf_helen 发表于 2009-3-30 12:29

感觉阵容挺雷人

yooe 发表于 2009-3-30 21:04

黑衣宰相怎么演得跟梦遗大师似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405《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