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地上》与《潜伏》之和乃大圆满
本帖最后由 weder 于 2009-5-15 01:50 编辑司马平邦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bmiddle/537fd741t69a3d7e570d0&690
地下地上,此起彼伏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bmiddle/537fd741t69a3d86ca32d&690
这么漂亮的女特务,没有人不关心她的终局吴石和郑蕴侠的事,都是真人真事。
前者是解放前中国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在他之前最传奇的中共特工是钱壮飞),另一个是解放后依然潜伏了8年半之久的国民党少将,以及与真正历史中与“潜伏”两个字相关的故事,如果没有《潜伏》和《地下地上》这样的电视剧集展现,恐怕永远不会见得天日。
但一定要说《潜伏》表现的是吴石,而《地下地上》表现的是郑蕴侠,仍未免牵强,不过,若两部都看过,倒可以像两块残破的镜片合在一起成一整面,它们的故事在许多方面都是延续和补充,所以,我敢肯定这两部“潜伏剧”的创作之初应都依据了差不多的历史资料。
2007年,中篇小说《潜伏》的作者龙一曾诉讼长篇小说《地下地上》的作者石钟山,告其创作的这部碟战小说“抄袭”了自己的,不过这场官司最后以龙一败诉而终,因为那些涉及“潜伏”的那些真正的历史本来就绝密中的绝密,以它们衍生出来的故事则更无法断定其正确的来头在哪里。
还有,从尹力的《无悔追踪》到毛卫宁的《身份的证明》,所谓的潜伏谍战剧已经历经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顽强成长,到了《潜伏》和《地下地上》,也该集大成了。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高洋的饰演者果静林曾说过,当年他在一本文学杂志上读到龙一的小说《潜伏》时,顿为其情节拍案叫绝,当时就想买下版权由自己改编成电视剧,果静林说不过他的改编设计与姜伟后来拍出来的《潜伏》不一样,姜伟改编的故事里余则成的爱情线始终发生在军统(保密局)之外,而果静林的想法是让它发生在军统内部,即一个铁杆的军统女间谍和余则成有真正的恋爱关系,而共产党方的上级又为余派出一位游击队长的“工作妻子”,余周旋于这两个女人之间的戏一定非常精彩,但最后一定是余则成亲手毙掉了深深爱恋的那个女间谍。
果静林这么想改编龙一的《潜伏》的原因是其祖上就有人当年就从事谍战,他希望拍一部这样的剧留个纪念,不过等他找到作者,人家已将剧本改编权出手。
就有了姜伟的《潜伏》。
不过,果静林的设计在石钟山原著汪海林编剧楼健导演的《地下地上》里实现了,正在忙着电影《袁隆平》上映宣传的果静林(片中饰演袁隆平,果静林与袁隆平形象颇近)可能还没看到《地下地上》,不知他看到后会有何感想。
《地下地上》中,任程伟饰演的乔天朝(本名刘克豪),一个在抗战胜利后打入国民党保密局沈阳站当特工的共产党人,虽然最后关头虽然并没有亲手杀死自己在保密局的“亲密女朋友”林静(韩雪饰),但林静的死仍然和他们之间无法弥合的立场脱不了干系,与《潜估》不同,女游击队长出身的王迎春(王雅捷饰)与刘克豪并没有因为长期的假夫妻生活而成真夫妻,《地下地上》在弱化了这一对革命假夫妻的情感生活一面的同时,在地下工作的技术细节上下了更多力气,而把情感线索更多转接到立场和信仰完全不一样的刘克豪与林静之间,让这段情感从一开始在观众眼里就是一场悲剧,但观众就是想看的就是刘克豪将如何将这段感情收场。
《潜伏》最后将主人公的个人情感和人生幸福放在一个“胜利”的大背景下牺牲掉,其更大的立意在于用个人悲剧对所谓革命和战争的残酷一面做冷静客观的批判,而《地下地上》则将人物个人命运的社会属性挖掘得更深,剧集最后镜头是1984年在香港的一家餐厅里,年老的共产党人刘克豪和宿敌前国民党保密局沈阳站站长徐寅初于此巧遇,电视里正在播报的新闻是香港回归文件的最终签订,代表着共产党的刘克豪和代表国民党的徐寅初从50多年前的势不两立变为相逢一笑泯恩仇。
《潜伏》里的余则成和《地下地上》的刘克豪身上都有吴石将军的影子,而且经媒体的不断挖掘,许多当年担负潜伏使命的中共高级特工也都相继入列,我看到一篇文章为余则成找到16位原型,而最新的“考证”原型是傅作义将军的秘书阎又文……甚至他们的“革命伴侣”,《潜伏》里的翠平和《地下地上》里的王迎春也都一一找到对应的生活原型。
而《地下地上》的贡献还在于除了有“我”方对国民党的潜伏,还有“敌”方对我方的潜伏,全国解放之后,保密局沈阳站站长徐寅初和他的下属马天成以及林静都相继化身潜伏,这种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势态其实是甫建国时最真实的政治势态写照,即使在“敌方”,有死硬分子,有犹疑分子,有投诚者,也有投诚后反水的,那个一直深恋刘克豪的林静或者是当时最具特征的一类人,这个敢爱敢恨有智有勇的美丽女人没有《潜伏》里的余则成的幸运,可以因为投奔爱情而走上光明正途,林静却因此让自己一步一步泥足深陷,最终凋谢于政治、主义和阴谋的联合摧残中——可惜,《地下地上》没有为刘克豪的情感交待最后的归宿,这一点让它有近似《暗算》结局的那种残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又充满了大义凛然。
但我还是要感谢石钟山和汪海林为《地下地上》找到了与众不同的另一种更开阔的结局,如果说《潜伏》的结局是让观众纠着心的,而《地下地上》的结局观众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长叹。
郑蕴侠,国民党中统少将,解放后在四川和贵州潜伏长达8 年之久,其逃亡经历离奇,在他逃亡期间周总理曾指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但直到1958年郑蕴侠才归案,是在大陆最后被浦归案的国民党将军。
很多人都吃惊于郑蕴侠能挺这么多年不落网的生存能力,但我还是要站在一种孤立的角度赞叹一下郑蕴侠对“事业”和“信仰”的坚持,《地下地上》里的徐寅初并没有被剧集作为完全的反派人物对待,在刘克豪的嘴下,他一直是个朋友,直到人生行将幕落的1984年,他们终于因为一道“三杯鸡”成了最后的朋友。
徐寅初确实演出了郑蕴侠那种对另一种“信仰”的另一种坚定,让他成为《潜伏》里吴敬中和李涯的二合一。
并通过刘克豪的嘴肯定之。
以此向你的敌人表达足够的赞赏,是《地下地上》最独特的闪光点。 w哥啊,图图都是叉烧包啊~~~~~~~~~~~~~~ {:4_277:}
PS,大半夜滴,看到三杯鸡,偶华丽丽滴饿鸟~~~~~~~~~~~~~ {:4_292:} w哥啊,图图都是叉烧包啊~~~~~~~~~~~~~~ {:4_277:}
PS,大半夜滴,看到三杯鸡,偶华丽丽滴饿鸟~~~~~~~~~~~~~ {:4_292:}
星星和月亮 发表于 2009-5-15 01:4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几贴都是叉烧包吗{:5_367:} 现在有图鸟~~~~~~~~~~~~~~~·· 偶还是在纠结三杯鸡~~~~~~~~~~~~~~ {:4_292:} 现在有图鸟~~~~~~~~~~~~~~~·· 偶还是在纠结三杯鸡~~~~~~~~~~~~~~ {:4_292:}
星星和月亮 发表于 2009-5-15 18:5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烤烤你,哪三杯{:5_395:}
烤烤你,哪三杯{:5_395:}
weder 发表于 2009-5-15 19:1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一杯糖,一杯酱油,一杯油? 偶记得一个台湾人这样跟偶说哒~~~~~~~~~~~~~ {:4_278:}
一杯糖,一杯酱油,一杯油? 偶记得一个台湾人这样跟偶说哒~~~~~~~~~~~~~ {:4_278:}
星星和月亮 发表于 2009-5-15 19:2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什么油,汽油{:5_362:}
什么油,汽油{:5_362:}
weder 发表于 2009-5-15 19:3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2_235:}
{:2_235:}
哈密瓜 发表于 2009-5-15 19:3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卧猪难道是猩猩斑猪的提包侍卫{:5_361:}
什么油,汽油{:5_362:}
weder 发表于 2009-5-15 19:3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当然是烧菜滴油啦~~~~~~~~~~~~~~ {:4_28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