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aa11a 发表于 2009-7-18 14:23

曾轶可《复习小情歌》, 高晓松包小柏不诡异的点评

本帖最后由 a11aa11a 于 2009-7-18 15:47 编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2MTkzNTAw/v.swf

《复习小情歌》歌词 曾轶可版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唱着人们心中的曲折
我想我很快乐 当有你的温热
脚边的空气转了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唱着我们心头的白鸽飞走的忐忑
我想我很适合却痛着      
做一个认真的歌颂者
脚边的空气转了
我要的 幸福呢

小 情歌唱了这么多遍      
每一遍都唱到我心里面
一首一首一夜一夜的唱      
一个温暖一生一世都难忘

小情歌唱了这么多遍            
忘了规则忘了是几点
放肆放空放开放纵               
去爱去恨去感动
复习复习复习 小情歌         
不怕不怕不怕 伤痛了


小情歌-苏打绿版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唱着人们心肠的曲折
我想我很快乐当有你的温热
脚边的空气转了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唱着我们心头的白鸽
我想我很适合当一个歌颂者
青春在风中飘着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我会给你怀抱
受不了看见你背影来到
写下我度秒如年难捱的离骚
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
我也不会奔跑
逃不了最后谁也都苍老
写下我时间和琴声交错的城堡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唱着我们心头的白鸽
我想我很适合当一个歌颂者
青春在风中飘着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我会给你怀抱
受不了看见你背影来到
写下我度秒如年难捱的离骚
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
我也不会奔跑
逃不了最后谁也都苍老
写下我时间和琴声交错的城堡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我会给你怀抱
受不了看见你背影来到
写下我度秒如年难捱的离骚
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
我也不会奔跑
最后谁也都苍老
写下我时间和琴声交错的城堡

高晓松说,。。。就这手功夫(指“飞走的忐忑”的修改),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都没有多少人能有。
这句评语,可以说相当的高了,甚至可能因此得罪同行。
我想,如果高晓松是因为种种阴暗的原因而选择了曾,绝不用把她抬的这么高,稍微捧捧别对不起幕后的人就得了,何必得罪同行呢
他大概是真的爱曾的才。

包小柏说,。。。你运气真的很好,狂风暴雨在吹的时候,有人(前文中指其他选手)帮你挡着,除非一栋栋倒掉的时候,才会动到你这个房子,你了解么。。。
我不明白,作为比赛的竞争者,其他选手为什么会帮曾挡祸
而从现实的状况看,恰恰相反,曾帮她们挡了祸,舆论抨击的主要火力被曾吸引走,指责其他选手的声音明显减弱。
如果“有人”不是指选手,这幕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虽然曾轶可歌唱的依旧那么烂
但她的词我依旧挺喜欢(不过后半部分我感觉很平庸)
我不明白为什么高晓松要那木桶比喻
如果曾是尺子,你非拿她做木桶当然怎么用都别扭
她写词就好了。。。。。。。可能俺外行了,是不是曾这唱功吉他会影响她写词啊

a11aa11a 发表于 2009-7-18 14:27

给同样好奇的朋友贴个原版小情歌
http://www.youtube.com/v/8XXsfpIgrAE

个人感觉不咋地,还以为苏打绿很厉害

a11aa11a 发表于 2009-7-18 14:35

{:4_294:}

minichips 发表于 2009-7-18 14:41

曾轶可竟然现在成为这个节目的看点,太可悲了。

兰甜 发表于 2009-7-18 14:43

{:4_297:}
曾一颗。。大俗人一个。。

jojona 发表于 2009-7-18 14:49

lz是那个德国留学生吗?{:4_308:}

a11aa11a 发表于 2009-7-18 14:50

lz是那个德国留学生吗?{:4_308:}
jojona 发表于 18/7/2009 14:4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4_294:} 哪个?

qiqi84902059 发表于 2009-7-18 14:53

本帖最后由 qiqi84902059 于 2009-7-18 14:54 编辑

本来是个小女孩,非拿腔唱歌,听着真痛苦啊。
这个小女孩没幕后势力撑着,打死我都不信啊,这小女生是货真价实的跑掉啊,没有一句全在调上。连一个最初级的选秀都玩这个,太可悲了

vorig 发表于 2009-7-18 15:02

凭心而论,她的复习小情歌后半部分的歌词改的实在不咋的。又回转到她其他歌里那种简单重复爱阿爱阿爱的好苦的调子,唯一的亮点就是那句忐忑,但是整个歌是被改坏了,因为上下段歌词的连续性和意境都没有了。
至于评委,上一次巫启贤不是说“比赛前,高老师告诉了我你创作的作品的高度。。”其实我觉得这句话是很值得推敲的,难道高晓松认为巫不具备判断一个音乐作品的能力所以需要预先打招呼么?

Emmi 发表于 2009-7-18 15:10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曾轶可《复习小情歌》, 高晓松包小柏不诡异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