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musm1
发表于 2009-7-27 19:27
18# 我爱阳光
你是不是可以把你的方法背着老板做一遍呢?
不停的重复,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以理解
gummybearchen
发表于 2009-7-27 19:50
那理论上是不是可测?如果理论上没人知道可测不可测,那就证明一下以现有的条件和手段不可测……negative 也可以发表的……
orionsnow
发表于 2009-7-28 12:35
1, 能不能找到负相关的几种材料,同时测试,让误差互相抵消
2, 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钠米级到量子级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布朗运动和海森堡测不准 这两个因素肯定要产生一定的误差。
建议你做一次误差分析,把所有的可能误差都加起来,你现有的误差降低的下限是有限了。
3 误差数量级超过本值的大小,不见的是试验的问题。
比如原子中电子的位置。 电子直径。 已经不能用坐标数值表示。
所以就产生了电子云这种概率解释。
不过你没有说你具体在干什么,具体也不好评论。如果有老参考文献可以链接上来看看。
另外,比原来的测量方法精度高了100 倍已经是很重大的突破了。 如果必要,你可以建议老板召开一个seminar 专门讨论下这个问题。看看别人的意见如何
Lao
发表于 2009-7-28 13:21
实验做了3年,一点可用的结果都没有,误差是实验结果的3,4倍!
个人觉得从试验条件到理论基础都无法完成这个实验,结果老板对我说,你去找一个完美的实验条件,完美的样品,说不定误差就小了……我忍,我找,找了 ...
老板说:Every great experiment depends on good luck.
我爱阳光 发表于 2009-7-27 12:4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话太牛b了,嫩老板有才
givemefive
发表于 2009-7-29 14:53
德国很多教授其实也很白痴的。他们申请下来的课题可能从理论上就是失败的,但是审批的人又有几个能一开始就看的出来呢。所以在这种课题上花再多的时间也是浪费青春,除非打算用毕生去做一个极具挑战的题目。教授的能力其实直接关系到博士生的前途和水平。一句话,看运气了。祝你好运!
再就是,鄙视那些没有水平的 “假”教授
nano3833
发表于 2009-8-5 17:33
18# 我爱阳光
既然如此,就再一次证明一下"测不准原理"吗,怎么不能写篇论文呢。如果不能证明你老板的理论正确,就反过来想想,能不能证明他不正确,或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不正确。
orionsnow
发表于 2009-8-5 17:47
我突然想起个事情来,当年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水星进动测算最后也被发现是误差和数值在一个数量级。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这个试验还不是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得决定性胜利打下基础。
很好奇后边的进展,希望楼主最后能来说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