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是什么?(F版出手阔绰,俺再骗点哈)
本帖最后由 a11aa11a 于 2009-8-18 19:57 编辑碳税
作者:Sarah Dowdey
http://science.bowenwang.com.cn/carbon-tax.htm
1. 引言
公众对于全球变暖的认知,促使各国立法者开始商讨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您大概听说过,有些立法者建议征收碳税——或者更广义的化石燃料排放税。您可不要一听到“税”这个词就紧张,您还应该想想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燃烧后的化石燃料会产生地面臭氧、酸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并引起许多其他问题。碳税是基于市场的两种主要减排方案之一,另一方案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方案。虽然大多数政治家们似乎倾向于实施总量控制与交易方案,但许多经济学家和消费者比较青睐碳税方案,因为征收碳税更简便也更公正。
http://static.bowenwang.com.cn/gif/carbon-tax-1.jpg
摄影:斯蒂芬•斯特拉斯蒂尔(Stephen Strathdee)I图片来源:Dreamstime
征收碳税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碳税是一种污染税。它是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碳量的多少,针对化石燃料的生产、分配或使用来征收税费的。政府部门先为每吨碳排放量确定一个价格,然后通过这个价格换算出对电力、天然气或石油的税费。因为征税使得污染性燃料的使用成本变高,这会促使公共事业机构、商业组织及个人减少燃料消耗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外,碳税能提高替代能源的成本竞争力,使它们能与价格低廉的污染燃料相抗衡(如:煤、天然气和石油)。
碳税是建立在负外部影响这个经济原则之上的。所谓的外部影响就是商品生产和服务所导致的成本或利益。负面外部影响就是未支付的成本。当公用事业机构、商业组织或私房户主使用化石燃料时,他们便会制造污染,产生社会成本。人人都要承受污染所造成的后果。支持征收碳税的人士认为化石燃料的价格应将这些社会成本包括在内。简而言之,如果您制造出污染物并损害他人的利益,那么您就应给予适当的补偿。
2. 征收碳税的好处
征收碳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碳税是按照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排碳量进行征收(下文将有详细介绍)。所以为了减少费用支出,公共事业机构、商业组织和个人均将努力减少使用由化石燃料产生的能源。个人可能会放弃私家车,改乘公共交通,并使用节能灯(CFL)来代替白炽灯。商业组织可通过安装新型装置或更新供热/制冷系统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公共事业结构可使用废弃洗涤塔、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或气化法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由于碳税为碳排放设定了一个明确的价格,因此为提高能源效率进行的高昂投资可以得到相应回报。
http://static.bowenwang.com.cn/gif/carbon-tax-2.jpg
摄影:卡罗莱纳(Carolina)I供图:Dreamstime
征收碳税将会增加替代能源的成本竞争力。
碳税使得替代能源与廉价燃料相比更具成本竞争力,进而推动替代能源的使用。对像煤这样价格低廉的燃料征收碳税,提高了其每英热单位(Btu)的价格,从而拉近了它们与清洁能源的价格差距。英热单位是工业中使用的标准热能测量单位。一个英热单位的热量为一磅纯水升高一华氏度所需的热量。
另外不要忘了通过征收碳税而获得的收入。这项收入可用于资助环保项目或减免税额。许多支持征收碳税的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先进的税赋转嫁。它意味着在美国某些税收负担将会从联邦所得税和各州的销售税中转移出去。
经济学家们青睐碳税是因为其具有可预见性。如果采用总量控制与交易方案,则碳的价格会随天气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产生波动。因为总量控制与交易方案为碳的排放量设定了明确限制,却没有为碳排量明确定价。而碳税中的碳排量价格则是保持稳定的,商业组织和公共事业机构可以提前了解到碳排放的价格,并且估算出他们将要支付多少碳税。因此,他们能够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在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进行投资。经济学家们青睐碳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碳税的征收方法比较通俗易懂。
3. 征收碳税的具体方式
油、煤和燃气中的碳含量各不相同。碳税倡导者希望借碳税来鼓励使用高效燃料。如果各类型的燃料均按照重量或体积征收相同的税,那么人们就不会想用相对清洁的燃料(如天然气)来替代污染较大的廉价燃料(如煤)。为了清晰地反映碳含量,碳税的计算应以英热单位(一种标准化的、可计量的单位)为基础,而不是重量或体积这种无关的单位。
每种燃料都有其特定的碳含量。例如,烟煤的碳含量要比褐煤大得多。残余燃料油中的碳含量比汽油要大。每种燃料都需要根据其按英热单位计算出的热量含量来确定税率。
正确的价格
因为燃料的碳含量各有不同,某些燃料的税率就应该高一些。碳税中心(Carbon Tax Center)——美国的国内一个支持采用国家碳税立法的团体,制定了以下的理论税率。他们以假设每排放一吨碳(不是二氧化碳)的税费为50美元为基础,,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几种主要燃料的热含量,并计算出了每百万英制热量单位英热单位燃料的假定价格。价格越高,燃料产生的污染就越多。
o 褐煤1.47美元
o 次烟煤1.45美元
o 烟煤1.40美元
o 残余燃料油1.18美元
o 原油1.12美元
o 汽油1.07美元
o 天然气0.80美元
以上这些数据,均来自碳税中心。
http://www.carbontax.org/
碳税可在生产和消耗的不同环节征收。有些征税对象设在供应链的顶部——生产商(如采煤商和采油商)与供应商(如煤炭发货商和炼油厂)之间的交易中。有些税费会影响分销商——石油公司和公用事业公共事业机构,而另外一些税费则通过电费账单直接向消费者收取。不同的碳税方案,无论是实际的还是理论的,对征收方式的选择各不相同。
http://static.bowenwang.com.cn/gif/carbon-tax-3.jpg
摄影:兰迪•麦克恩(Randy McKown)|供图:: Dreamstime
碳税通常会反映在消费者的电费账单上。
在美国,唯一征收碳税的地方是科罗拉多州的玻尔得市(Boulder)。该市向所有的消费者——房屋所有者和商业组织征收本市的地方碳税。玻尔得市的居民根据其用电度数来支付此项费用。官方声明此税的税额规定如下:在电费账单基础上,每年向私人用户多收16美元,向机构用户多收46美元[资料来源: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同美国的玻尔得市一样,瑞典也是在消费端征收此税。瑞典国家碳税对私人用户征收全额碳税,而对工业用户减半征收,对公共事业机构则免征此税。由于瑞典全国所耗电能半数以上都是用于供暖,并且所有可再生能源(如由植物产生的能源)都免税,所以自1991年以来,生物燃料工业蓬勃发展。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也已经开始对石油、天然和煤征税。该省此税的纳税对象将是中间商——能源和石油公司,而不是消费者。尽管此税面向供应链上的高端用户征收,但纳税企业还是可以——并且很可能通过提高能源收费价格将成本部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消费阶段征税比在生产阶段征税要容易得多。消费者会比较愿意每年支付额外的16美元碳税,但生产者往往都不愿意支付。在生产阶段征税可能会对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因为它使得国内能源的价格会比进口能源的价格高。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碳税主要的目标征收群体为消费者,或者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那样,是能源公司和石油公司。
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碳税政策经历了十分坎坷的发展历程。目前在北欧一些国家,碳税已被广泛接受——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波兰和瑞典等国已经开始推行不同的碳税政策。
4. 会出现国家碳税立法吗?
世界上有少数立法者将国家碳税立法视为“京都议定书”的实际后继者,并形成一个跨国碳市场机制。虽然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但它和自发的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方案(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的成功范例,使总量控制项目成为控制碳排放的标准规范。美国甚至已成功地出台了一个关于二氧化硫排放方面的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方案。
http://static.bowenwang.com.cn/gif/carbon-tax-4.jpg
摄影:迈克尔•麦克科洛斯基(Michael McCloskey)I 供图:Dreamstime
2007年一位来自密歇根州的议员建议征收碳税。
多数政治家认为征收碳税会使那些对高昂的能源价格和油价感到不满的选民更加愤怒。如果立法者们赞成对能源进行立法,他们通常会倾向于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方案,而不是征收范围广泛的碳税。其原因在于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放权交易方案,可以考虑对特定行业进行免税。
然而,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州议员约翰•D•丁盖尔(John D. Dingell)却已提交征收碳税的议案。尽管他预计这个议案不会受欢迎,但是他想借此来了解民众对于此项措施的想法。
克林顿(Bill Clinton)总统也曾提出过对燃料的热量含量征税的议案。经济学家们认为他的“英热单位税(Btu税)”将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并对经济造成损害。此项议案虽然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但在参议院却被否决了。2005年,新西兰政府估算碳税税额会使电费账单上的总额增加6%,并且认为这笔费用过高,因此放弃了征收碳税的计划。
尽管缺乏政治支持,碳税方案对于经济学家、环保人士甚至是某些赞同此方案公正性的商业组织来说,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赞同一点:需要有可调控的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商业组织和公共事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并换用替代燃料。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方案,以及碳税政策都会进一步推动这种变革。
资料来源
* "11.1.5.2. Energy/carbon Taxes."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ttp://yosemite.epa.gov/EE/Epalib/incent.nsf/
c484aff385a753cd85256c2c0057ce35/0483a144da8fa434852564f700
4f3e68!OpenDocument
* Andrews, Edmund L. "Counting on Failure, Energy Chairman Floats Carbon Tax."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7, 2007. http://www.nytimes
.com/2007/07/07/washington/07carbon.html?ex=1341460800&en=
2368b67135043db8&ei=5088&partner=rssnyt&emc=rss
* "At-a-glance: The Stern Review." BBC News. October 30, 2006. 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6098362.stm
* "Boulder voters pass first energy tax in the nation." City of Boulder, Colorado. November 8, 2006. http://www.ci.boulder.co.us/
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6136&Itemid=169
* Brethour, Patrick. "Guess who (quietly) likes Quebec's carbon tax?" globeandmail.com. June 18, 2006.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
servlet/story/RTGAM.20060618.wcarbon0618/BNStory/Business/home
* Brouillard, Carolyn and Sarah Van Pelt. "A Community Takes Charge: Boulder's Carbon Tax." February, 2007. http://www.bouldercolorado
.gov/files/Environmental%20Affairs/climate%20and%20energy/
boulders_carbon_tax.pdf
* Carbon Tax Center. http://www.carbontax.org/
* "City residents vote to tax selves for carbon use." MSNBC. November 10, 2006. http://www.msnbc.msn.com/id/15651688/
* "Doffing the Cap." The Economist. June 14, 2007. http://www.economist.com/fina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9337630
* Kebede, Rebekah. "Americans would hit brakes if gas hits $3.50: poll." Reuters. July 18, 2007. http://www.reuters.com/
article/domesticNews/idUSN1724728220070718?feedType=
RSS&rpc=22&sp=true
* Kelley, Kate. "City Approves 'Carbon Tax' in Effort to Reduce Gas Emissions."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8, 2006. http://www
.nytimes.com/2006/11/18/us/18carbon.html?ex=1321506000&en=
0394a8cb65f3bd09&ei=5088
* Mufson, Steven. "Democrats Lack Unity in House over Energy Bill."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1, 2007. http://www.washingtonpost
.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7/31/AR2007073101998.html?
sub=AR
* Myer, Rod. "Carbon tax too costly, says NZ." The Age. December 30, 2005. http://www.theage.com.au/news/business/carbon-tax-too-costly-
says-nz/2005/12/29/1135732693442.html
* Osborn, Gareth W. "Can eco-taxation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http://www.colby.edu/personal/t/thtieten/eco-taxation.htm
* "Quebec to collect nation's 1st carbon tax." CBC News. June 7, 2007. http://www.cbc.ca/canada/montreal/story/2007/06/07/carbon-tax.html?
ref=rss 自沙{:4_294:} 德国不是狠多洲都征收环境污染费
好多车上还贴着那个交过税的标志
圆形绿色的
貌似还有别的颜色 京都议定书
这个是不是指的Kyoto-Protokoll 京都议定书
这个是不是指的Kyoto-Protokoll
么○○○六七 发表于 18/8/2009 20: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么么好乖啊
嫩指的是Umwelt-Plakette么,这个和交税无关,只是对汽车排放气的检验证明,有红绿黄3种颜色。
second 发表于 2009-8-18 23:1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好像是你说的这个
但是这个不需要交钱吗?
我记得同学说过南边一些洲要征这个税的阿
是的,么么好乖啊
a11aa11a 发表于 2009-8-18 21:2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4_305:}
你这个逻辑很是跳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