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240|回复: 20

[其它] 养儿育女花销成无底洞 房奴后又现“孩奴”一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今年27岁的李女士怀孕3个月,她本想着生了孩子交给父母带,自己还能和丈夫尽情享受生活,然而看了网上家长们关于养孩子要付出无数金钱和精力、要一生劳苦的“现身说法”之后,她对未来为人母的日子充满了恐惧,她怕自己以后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给孩子当“奴隶”,拼命挣钱养孩子。这使得原本性格活泼的她,脾气越来越古怪。丈夫只好带她到医院心理科检查,医生得出的结论是,患上了抑郁症。

  这个真实的故事来自一篇网上热帖《80后准妈妈怕生子后成“孩奴”患上忧郁症》,帖子引发了一场关于要不要当“孩奴”的大讨论,更有无数家长晒自己这一年养孩子的惊人花销,以告诫年轻人要想生孩子一定要有金钱和心理的双重准备。而“孩奴”也成为继“卡奴”、“车奴”、“房奴”之后的又一热门名词。

  生产

  比20年前涨了100倍

  几年前,就有专家计算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养大一个孩子的花销在48万元左右,然而记者根据家长们在网上晒的各项育儿花费计算,目前已经远超这个数字,在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不少80后表示,实在是要不起孩子,甚至称自己患了“孩奴恐惧症”。

  “在北京地区生育一个孩子的费用比20年前涨了100多倍”,新华社的一则消息称:如今生育一个孩子需要四五千甚至上万元不等。北京的许多医院,尤其三级甲等医院生个孩子的费用较20多年前涨了上百倍。据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八十年代四五十元,九十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

  林女士的分娩账单

  在本市一所三甲医院从孕期检查到分娩的全部花费:

  怀孕3个月时,在医院建卡,检查一次费用将近100元,另需要一次交付验血费用800元;

  怀孕四五个月时,检查一次30元;

  怀孕5个月以后需要每个月检查一次,每次二三十元;

  怀孕六七个月时要做一次B超,花费30元左右;

  怀孕八九个月,每周检查一次,每次20元左右。

  加上其他检查以及怀孕后服用的各种营养品,住进医院前她至少花了3000元。

  住院后,她是顺产,各项费用加在一起,共计花费4000多元钱;而与她同一产房的另一产妇是剖腹产,药费、床位费、治疗费等加在一起,住院期间花6000多元。

  记者从一些医院了解到,这是在北京生孩子的基本花费,如果采用无痛分娩,费用会增加1000多元。如果选择贵宾病房或是家庭病房,3天的费用可能会再增加1500元到2000元。

  学前

  “烧”掉五六万不算稀奇

  网上很多家长把养孩子的投入称为“无底洞”,从0岁到6岁的学前阶段,其烧钱的程度也越来越惊人。记者注意到,在论坛与博客晒育儿花销的大体上包括几项:奶粉、尿布、辅食、水果、早教、医疗、玩具、衣服、保姆、保险、旅游,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支。算下来,很多人都达到了五六万元,甚至有的跟帖说光早教就每月万元。

  不少年轻父母把新生儿接回家,第一笔花出去的钱就是请月嫂。“我去找的时候,就剩俩月嫂,一个5100,一个4800,我选了便宜的那个。”一名爸爸无奈地说,“这倒好,我这个月的工资原封没动都给月嫂了。”而高额的奶粉钱也愁坏了父母,连明星也四处声称,要为孩子努力赚奶粉钱。一罐900克的奶粉最少也要一百多一罐,一个月至少两三罐,现在流行的各式各样让婴儿脑部发育均衡的奶粉和进口奶粉价格更高,为了孩子能聪明伶俐,健康成长,家长宁肯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买好奶粉。一名妈妈由衷地对记者说:“母乳喂养就是好,先不说宝宝健康,这能省多少钱啊!”玩具和衣服是另一项重头开销,如今一般的品牌童装一套最少都一二百元,进口牌子价格更要翻番;玩具的价格更不得了,一套乐高积木上千,一般的遥控车、芭比娃娃都要数百元。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花钱再次升级。

  “来来爸”的奶粉账单

  在育儿论坛里列出了四岁女儿的一个月费用(单位/元):

  幼儿园托费:2000/月(本该4100/月,因为上得早,而且是3个孩子一起报名,一下交1年的,所以便宜了一半);

  饭费:400/月,杂费:20/月;

  才艺费(是在幼儿园白天上)、钢琴费:600,轮滑:200,国画:120,珠心算:240;

  保姆费:1500,衣服:300,食物和零食:400,玩具、书和光盘:100;

  玩和看节目:100(不包括大人陪同的费用);

  旅游:200,教育基金:1500,奶粉:100,现在喝奶粉少了,喝鲜奶多了;

  看病不能报销的部分:50。

  每个月共计:7830元。

  教育

  准备多少钱都不嫌多

  孩子上学之后,为孩子花钱的重头戏才刚开场,虽说有9年的义务制教育,可家长花的钱一点都省不下。在“e度教育社区”的论坛里,家长们一个个都语出惊人,大家一致认为,择校费和培训班这两项花费,就几乎要了自己的老命。

  “庆庆妈”称,今年经历儿子小升初,大人孩子就像扒了一层皮,从一个月上万元的冲刺考级班、口语集训班,到托关系走人情的“交际费”,到最后的择校费,为了上这所重点中学花了将近20万。而另一个妈妈则跟帖说:“今年我花不到20万上了一所重点小学,不过是带初中一起的,免了小升初的麻烦,这样算起来还是合算的……”

  即使孩子不是面临升学,各种培训班加起来也绝对价钱不菲。“幽幽妈”给记者算了一下,她儿子小学二年级,目前课外在上奥数、外语、作文培训,此外还有游泳、钢琴和画画三个兴趣班,每月花费3000多元,“这还是普通等级的价格,如果老师是特级的,费用会翻番。”

  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家长还是不能松劲。

  大学生小陈的教育账单

  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二学生小陈大学四年的花费:

  学费2万元;住宿费:6000元;

  校内生活费:800×12×4=3.84万元;

  书费:学校要求每年交书费700元,自己课外买的书一年约300元,4年4000元;

  杂费:买衣服、CD、笔记本电脑、手机等3万元;

  大学四年总共花费10万元。

  这是在本地上大学的费用,如果去香港上大学,四年至少40万元,去美国读大学则每年要15万到60万元。

  教育负担之重,确实压得家长们抬不起头。日前,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新浪网,对215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7%的人感觉教育支出已是城乡普通家庭极大负担。36.2%的人每年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10%至30%,29.5%的人达到30%至50%,12.8%的人达到50%至 80%,8.4%的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是家长们在作茧自缚?

  这些五花八门、铺天盖地的育儿花费如同一片浓重的乌云,罩在了已届生育年龄的80后身上,生还是不生,要不要做“孩奴”,年轻一代正在生育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家门户网站专门开辟了辩论区来讨论“孩奴”问题,参加投票和辩论的已有37000多名网友,目前反方占绝对优势,主张不要孩子的有23000多人,主张要孩子的只有13000多人。很多网友留言说:“养活自己都难,再养个孩子,第一遭罪;第二对不起下一代;第三忒没社会责任感。”“自己觉得负担不了那么重的责任,给不了孩子一个温馨快乐经济实力充足的生活,所以不要孩子。”“成本太高生活太累。”“生孩子就给套牢,股票可以解套,这只股永远也解不了!”“如果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和良好的自身素养,没能力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不要生。那样将会让自己一生辛苦劳累连心理安慰也没有一丝,也误了孩子。”

  这场网上辩论其实也正是很多80后真实心态的反映,因不愿当“孩奴”而自愿丁克以及因为错过最佳生育机会等原因“被丁克”的80 后正在递增。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妇女平均的生育水平持续保持在1.5以下,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生孩子的总数不到1.5个,有专家指出,这是一个极端危险的数字。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生育率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在并不很遥远的未来,中国人口会以平均每30年减少四分之一的速度下降。

  孩奴,到底当还是不当?这真成了一个问题,不过,也有不少网友撰文发帖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孩奴”的诞生有很大原因是家长们在作茧自缚,他们“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出发并不断膨胀,为了孩子爆发出自己根本无法承受的消费热情,并尽自己的能力去花时间挣更多的钱。他们因为对孩子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而失去了自我价值,这种“奴性”不值得提倡。

  而心理专家则针对80后的“孩奴恐惧症”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其实养育子女,一定要做好准备,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在要不要成为“孩奴”这个问题上要因人而异,如果这个家庭在收入、房子等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孩子出生了,即使当“孩奴”也没什么。但如果两方面都还没做好准备,生下小孩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状态。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桂英则表示,对于在是否生育问题上有犹豫的夫妻而言,他们会有顾虑:如果生,那就会好好养。正因为一定要好好养,所以才会有顾虑,怕让下一代受苦。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得靠政府。由政府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完善的公共服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1-12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人挣的还是100倍了呢

觉得是现在人的欲望比那时候大而已
外加媒体炒作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差不多是这样啦。
不知道德国养个娃是不是也这么贵!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0-1-1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德国也差不多有这么一说, 记得上次LG跟我提过, 养大一个小孩子, 好象是20还是30万欧的

其他我们还没具体感受到, 现在碰到的就是日托的钱(其实就为了让她能有些固定玩伴), 回国多的飞机票, 另加上一个孩子就是一间KINDERZIMMER(租或买房都一样). 而且,为孩子花钱一般父母都不计较的,但'总数'就那么些,于是就要从自己身上省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还没生,前提投资就2000多欧没了,还没算生孩子的钱呢,幸好母乳,奶粉钱省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我闺蜜有了儿子后,告诉我一定要三思然后再要孩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0-1-1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完给妈妈带~~自己享受生活。
亏这女人想得出来。
若叶繁茂 发表于 2010-1-12 11:14

国内的人都是这么想的,是为了父母生孩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国的时候就被我同学“教育”了
我说我不放心别人帮我带孩子,我总要自己看着,不然的话老觉得心里不踏实。
我同学就说她只要是不要叫她带,随便谁带都可以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赚钱存钱才要小孩,唉,谁叫我喜欢小孩呢
飘在异国 发表于 2010-1-13 20:36

俺也是,俺也喜欢小孩,俺也要自己带,也许需要帮个手啥的,呵呵,不过俺可舍不得把小孩儿扔给别人带。。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七八八给了这么多,到时候大人累死,小孩很可能也压坏了...
真不知道是在干吗
父母的意识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国看看,那个养孩子成本高啊,奶粉,尿布比德国贵,还有医疗,我在国内有回呆了4个月,为儿子断断续续的感冒花了6000元。教育更可怕,一朋友孩子上小学,说好的小学赞助费6,7万,还的有关系,我表妹很是"高瞻远瞩",孩子交3万上同校幼儿园,这样孩子将来可以直接上小学,不过前提是过了考试,不然差1分,交几千块,上小学也高考吗。我问,非得上贵的吗,人家答我,都这样。我听了都无语了,俺们穷人是没法在中国养孩子了,老老实实在德国呆着吧。(我说的还不是北京,上海这样一线的城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0-1-15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 yanghiro


在德国生就生吧,回国的话,经济不是很好的,得多考虑考虑。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8 17:01 , Processed in 0.1028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