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448|回复: 8

[家庭财务] 又是房子惹得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0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看到水精说老公兄妹间因财产有隙,看看这个当妈是怎么干的...

中央二套的视频
bugu.cntv.cn/news/finance/jingjiyufa/classpage/video/20100909/101177.shtml

3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2233763.shtml

news.ifeng.com/society/1/detail_2010_09/15/2516247_0.shtml

191天,对于被母亲强行送进精神病院的朱金红来说,也许是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
。但这一切,都在昨天傍晚峰回路转,前一天还拒签律师函的母亲唐美兰,其强硬态度
在24个小时内突然惊人逆转,竟同意将女儿接出院,并表示全家要一起过中秋节。

上午

朱金红父亲、姐姐接收律师函

昨天上午,当记者分别和朱金红的同学、南通市人大、第四人民医院等方面联系时,没
有任何征兆表明,朱金红在昨天可以出院。

这个判断,并非臆测。因为从13日到14日所发生的事情表明,朱金红出院,似乎仍然是
个未知数。据13日随南通四院和南通妇联有关负责人送达律师函的同行介绍,唐美兰拿
到律师函看都没看,就扔一边去了。“情绪十分激动,我们采访她,她张口就骂人。”
无论是医院专家耐心向其解释朱金红的病情已经缓解可以出院,还是律师向其解释监护
人的义务和责任,唐美兰仍然坚持朱金红的病没有好透,拒绝接其出院。不过昨天上午
,三份律师函送达到朱金红父亲和两个姐姐处时,三人都分别签收。但这样的变化相对
于家中唐美兰的强势,显然没有太大意义:“还不是老太太说了算?短时间内朱金红出
院肯定是没戏。”

下午

病房内母女关系峰回路转

昨天下午3点半左右,唐美兰来到医院例行探望女儿,还带来了一些水果。守候在那里
的记者曾对她进行了简单采访,却惊闻她已经决定9月23日带女儿出院:“因为那天是
个好日子。”而据南通四院副院长王丽娟说,她在朱金红所在病区的探视间内见到唐美
兰,听说她已经打算中秋以后来接女儿,就开始苦口婆心地做起了进一步的思想工作,
“主要是告诉她女儿还是在亲人身边比较利于康复之类,”出乎意料,唐美兰竟改变主
意立即要接女儿出院。

王丽娟告诉记者,同样的道理她也跟朱金红说了,“她其实已不像之前那样抵触和母亲
回家”。很快,母女俩在病房内也有了一次“温情对话”,唐美兰对女儿说,“小三子
,跟妈回家吧,我们好好过日子,把孩子带好。”朱金红则说,她自己暂时不卖房子了
,好好工作挣钱,要是能像以前那样多赚钱,还会补贴给家里……母女俩的暂释前嫌,
让一直在做工作的王丽娟副院长“觉得这样的结果很好。”

“压力太大应该也是一个原因吧。”王丽娟告诉记者,唐美兰哭诉,几天来,她和两个
女儿手机不敢开,电话不敢接,因为只要一接电话,就会迎来一顿痛骂。连办理出院手
续时,唐美兰都因为紧张将名字错写成“唐兰”。

傍晚

朱金红终于走出精神病院

傍晚6时许,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康复中心,一辆墨绿色面包车已稳稳地停靠在病
房的出入平台上,车门大开,一旁的媒体记者,端起了相机、握紧了录音笔。

电梯上的数字从“5”开始下降,那里,就是朱金红所住的病房。所有人,都在等待那
个让人牵挂的身影出现。傍晚6时15分左右,在医院副院长王丽娟的陪同下,朱金红走
下电梯。依然是橘红色的上衣、白色运动裤、马尾辫,脸色苍白如纸。不知有意还是无
意,朱金红躲开母亲径直走出病房大楼。在即将上车那一刻,唐美兰才将女儿扶进车,
自己则坐在了女儿身边。

当车门关上时,记者趁机对话唐美兰,“现在去哪里?”“现在我们回家了……再见!
”唐美兰说。车门被人关上,但显然唐美兰还有话要说,坚持拉开车门,情绪激动地对
记者说:“她的同学和律师再也不要到我们家来了,害得我们家里不团圆。”

所有的镜头和目光又一次对准了坐在里侧的朱金红。她有些迟疑,不过很快鼓起勇气般
坐直身子:“我被拘禁在这个精神病医院,就像地狱……”

■采访手记

但愿戏剧化的结局

迎来众望所归的花好月圆

用一位在场媒体同行的话说,“朱金红出院了,我要疯了。”短短24小时不到,唐美兰
从拒绝签收律师函,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朱金红接出医院,如此极度突然的转折真
的会让我们这些一直关注此事进展的人有些虚幻和恍惚。

恍惚之后,不由得开始慨叹“思想工作”这一武器的强大。按照南通第四人民医院副院
长王丽娟的表述,唐美兰昨天到了医院之后,她对母女二人的“思想工作”进行了整整
一个下午,最终促成了这样一个“大团圆结局”。如此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为什么不在
两个多月前朱金红已经具备出院条件时展开?王副院长表示, “有时候,人的脑子会
一下子开窍,这个东西说不清楚的。”

总觉得“大团圆”里的众人应该是满脸幸福,至少洋溢笑容的。但昨天在四院精神康复
中心门前上演的这出“母女双双把家还”中,唐美兰、朱金红始终没有笑过哪怕一次。
前者延续了她面对媒体时惯有的激动与急躁;而朱金红,一个从精神病院走出重见天日
,与母亲把臂回家本应自由可期的女子,何以对着媒体匆匆留下“帮我尽快回到日本”
的呐喊?

回家打电话告诉朱金红的同学、朋友以及曾经的律师,“什么?朱金红出院了?谁接走
的?她妈?唉……”长久以来,对朱金红事件介入颇深的这群人,对事件本身早已形成
自己的判断与认知。如果说此前他们关心的还只是朱金红失去自由和在医院中的用药安
全等问题,那此时,朱金红回家后将面临怎样的遭遇,已经成了他们心中最深的担忧。

或许在医院看来,朱和唐之间的矛盾自始至终只是升级版的家庭矛盾、母女隔阂,且如
王丽娟副院长所言“血浓于水,母女始终是母女”。但在朱金红的朋友们眼里,这个矛
盾的级数远不止此,甚至已经上升到某些违法行为主动、被动双方的严重程度。而基于
这种认知,“朱只是由羊入狼口,变成了羊入虎口”的担忧,自然生成。

朱金红的朋友们说,“也许医院会说他们的做法完全合乎法律框架,但于情于理,即便
是让唐美兰带走,至少也应该提前通知我们,到现场做个见证,并且给出我们和朱交谈
的空间。”

考虑到唐美兰临走前对媒体留下的那句“让朱金红的同学、律师别来打扰我们”,看来
朱金红同学们的担忧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已无法自行求证。他们昨晚在电话里不停地恳求
记者,能否帮忙去看看朱金红,并确认她的安全和自由。而这,其实也正是我们此时最
迫切的心愿。

行笔至此,忽对连日来急切想将朱金红“解救”出院的心情、行动,以及仿佛从天而降
的“喜人战果”,心生惶然。 

本报记者 张磊 郭小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0-9-20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狗血情节...

北京曲衍桥律师:请关注朱金红来自精神病院的求救
  作者:曲衍桥 日期:2010年09月14日 09时50分
  
  我是2009年5月26日接受朱金红的委托,代理她北京房屋租金纠纷的。此案因其母
亲原因两次中止,以致于至今一年多仍然没有结果,昨天看到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
栏目播出“朱金红来自精神病院的求救信”,心理很沉重。
  
  
  
  
  
  
  
  我和她虽然只是委托代理关系,但是她的故事及和她母亲的接触使我们这种原本简
单的代理和被代理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去年五月的一天晚上大约十一点多,我接到一个女人急切的电话,说她是日本华侨
,国内北京的房子被她母亲非法出租并侵占租金,同时因日本经济危机,准备回国发展
,收回房子,但却被母亲陷害,到处宣扬其是精神病,并追杀她。。。本来已经很晚了
,再加上电话对面声音的急迫,而且讲述一个常人很难遇到很难理解的甚至很难相信的
故事。。。我最直接的想法就是确定事情的真实性,所以告诉她把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
及案子相关的证据带上第二天到我办公室找我。
  
  
  
  第二天我刚到办公室,就见到一个很瘦、很疲备的女人在那,看到我进来就直接和
我打招呼,说我就是昨天和你电话预约的朱金红。之后她和我讲述了她在北京珠江帝景
有一处100多平米的房子 被母亲租出去了,租金一直没给她,她想通过 法律手续要回
来出租权。我看了相关的合同,接下了这案子。可是我认为起诉会很慢,决定见一下承
租人,调解一下,这样会对她有利。她也同意了,就一起去了房子。在路上她就说她母
亲怎么追杀她,说她是精神病,而且做了很多证明她是精神病的证明,现在有可能在房
子那阻止她要回房子并会抓她回老家江苏南通。一路上听她的讲述,我仿佛在听一个故
事,这些都在电影电视中才会发生的故事。但是没想到对于我来说的意外真的发生了:
  
  
  
  刚到房子那,就见一个70多的老太太,直接过来就抓住朱金红,旁边还有一个长的
很壮的三十多岁的男人。老太太一边抓着朱金红的包一边喊跟我回去!我被突如其来的
一幕惊呆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人绑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自己真的很勇敢,直
接对老太太说,你不能抓她,她是我的当事人,否则我报警了。老太太不但没放,反而
声泪俱下的说,你干嘛不让我给我女儿看病,难到我能害我自己亲生女儿吗?是啊,这
是人之常情,哪有亲生母亲害自己的女儿的呢?可是朱金红坚决不和她走,并紧紧抱住
自己的包,因为包里有身份证,房产证,护照等重要身份的证件。并大声说她是来绑架
我的,这个男人我根本不认识。可我问这个男人时,那男人说是她表哥,可朱金红问他
姓什么时,他确说的不是表哥的姓,这时我感觉真的象是绑架,我就报了110.很快警方
赶到,把这些人都带到了派出所。老太太到派出所这整个过程,手都没松开那装有房产
证的包,母女俩一人抓着包的一个带子,都不松开。
  
  
  
  到了派出所,老太太又声泪俱下的拿出南通派出所开的朱金红是精神病的证明给警
官看,要求带回她。警察经核实,打电话确定是当地派出所的电话。就说那你带她走吧
。可是朱金红声撕力竭的说那是假的,是她姐夫开的证明,她姐夫是派出所的,留的核
实电话也是她姐夫的办公电话(后来她姐夫因开假证明被开除公职了)。我感觉这种情
况不能让她和母亲回去,因为她母亲太在意这房子了,而且是这个案子的利害关系人。
我对警官说,不能让她母亲带走她 ,警官说我们已经核实,这个证明中留的电话也是
当地警方的电话。我做为一名专业的律师,我很严肃的对警官说,确定一个人是不是精
神病要有专业的精神病鉴定结论,对此,派出所是无权做证明的。如果你要坚持让她带
走朱金红,事后发生什么不利后果我会向相关部门反映此时我说过的意见。警官是很负
责任的警官,就问朱金红,你说你没病,有谁能证明吗?朱金红说我的朋友同学还有我
大伯都能证明,你可以打电话,说着就提供了电话号,警官打一个,对方说没病,又接
着打两个,都说没病。因为我也想知道她到底有没有病,必竞我也不太了解她,也只认
识两个小时 ,可就在警官核实的过程中,朱金红不见了,包也没带,一直在老太太手
中,因为老太太以为拿着这包,她就不会离开。朱金红走了,我也走了。
  
  但是没想到我的麻烦从此开始了,当天晚上,朱金红打电话给我,说自己的所有身
份证件都在包里被老太太抢走,住不了店,同为女人,白天直观的感受了她母亲对她的
态度,我觉得她太不幸了,不管她是不是精神病,我说你来我家住吧,那天晚上她在我
这住的,我又告诉她尽快补办身份手续。
  
  
  
  第二天,老太太就打电话,说还我女儿,你骗我女儿代理费,我要去告你。。我告
诉她我不知道你女儿在哪,因为她第二天就离开我那,补办完相关证件就回日本了。之
后老太太几呼每天都打电话和我闹着要女儿,过了几天,我就接到司法局领导通知,说
有人投诉我,原来那老太太投诉到司法局了,说我和朱金红把她在派出所打倒在地,然
后开车杨长而去,接待我领导很生气,说律师怎么能这样呢?当我陈述完这些时,领导
决定调查一下此事,这时朱金红从日本寄来了澄清信,说我是好律师,帮助她摆脱困境
等等。这事在局里算是过去了。
  
  
  
  但是没有完,我代理朱金红的案子在丰台法院右安门法庭开庭了,没想到开庭时老
太太也来了,要做本案第三人参加诉讼,但被法院驳回。因她坚持说她女儿有精神病,
法院给她十天,说如果在当地法院立上确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案就中止本案,结果十天
过后,没有立案,本案继续开庭,开完也没立刻下判决,不久又接到法院通知,说老太
太立案了,本案中止了,又过了好长时间,通知说老太太撤诉了,恢复审理本案。但由
于老太太坚持说她是精神病,法官为了解本案,要求朱金红本人亲自出庭,这时朱金红
已在日本,我快递过去要求其亲自出庭的传票时,朱金红说我不能回去,回去就会被老
太太抓起来,而且在日本找工作不容易,不能轻易放弃。这样在本案的最后一次开庭时
,我向法庭提出朱金红不能亲自出庭的理由。但是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对方当事人
又提出中止审理本案,理由是朱金红已经住进精神病院,她母亲再次提出确定为无民事
行为能力之诉。这意外又一次惊着了我,难到朱金红真的回国了?但是对方当事人提供
的南通法院立案通知让我不能不相信这真的。这是今年三月份的事,由于案子已经中止
,我的工作放到了其它案子中。没想到前不久我接到了一个自称是许如云的律师的电话
,说她是朱金红无民事行为能力案的代理律师,那个案子已经按撤诉处理了,要我尽快
和北京法院联系要求恢复审理,保护朱金红的利益。之后寄来了南通那边法院的按撤诉
处理的法律文书。至此。历时一年多的案子又有了新的开始,我等待法院的再次开庭通
知。
  
  
  
  昨天看到中央台播出的朱金红在精神病院里的遭遇,心里特别沉重,因为医生已经
认为她可以出院了,为什么只因为朱金红的母亲不接就不放人呢?她母亲给她送进去的
怎么可能接她呢,而且在节目中她母亲已经很清楚的说了,不交房产就不接,那是没好
透!这么清楚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管呢,让一个可以出院的人继续在里面”治疗”.!
做为她的律师,做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做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我真诚的呼吁出来更
多的人帮助一下朱金红,让她尽快出院,过正常人的生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9-21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9-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什么国家,只要是房产都是问题。再加上兄弟姐妹众多的,就更更是个问题了,除非有一方或者几方退出争夺,或者一方强或者一方弱,就没啥好争的啦。我个人知道的,我妈妈那边,外婆外公死后留下的房子本来应该是6兄弟姐妹分,但是因为外婆只有一个儿子就给他住了,但是我这舅舅竟然把房子给卖了,我那些个姨妈也没啥好说的,能说什么,分钱吗,人家死活一句钱早就用掉了。我爸那边兄弟姐妹8个,因为历史原因只有4个留在上海,其他因为下放,知青,有的在很偏远的地方,我爸跟我妈结婚所以留在了武汉,后来据我爸说是他推出了争房子,由上海的几个亲戚分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9-2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中国人都等遗产就没问题了,问题是很多父母鲜格格的要提前分财产,我奶奶爷爷当时也是拿到点钱就要分给孩子,还分不公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9-2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9-2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什么国家,只要是房产都是问题。再加上兄弟姐妹众多的,就更更是个问题了,除非有一方或者几方退出争夺 ...
tukiwu 发表于 2010-9-21 11:03


对,就是这么个理儿。。有人的地方就有这样的矛盾。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0-9-22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5 13:25 , Processed in 0.079532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