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95|回复: 1

[其他] 国外家长如何教育子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3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国外家长如何教育子女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家庭“望子成龙”的愿望与有些中国人相比并无二致,他们常常给孩子安排一系列课外课,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因此而加重。一位叫科尔内的家长反省说:“我的女儿卡尔尼刚刚5岁,她从托儿所回来后,每周还要上三次业余课:星期二学舞蹈,星期三学体操,周末学滑冰。后来我发现她累得不愿从冰上站起来,才决定停了这些课,让她喘口气。”
  法国的教育学家们指出,孩子们学的课程越多并不意味着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许多业余课程仅使家长们的钱包变瘪,还消耗掉孩子大量的精力,只有有了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孩子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如果要求他去做太多的事,会使他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使孩子将来能较好地融入社会,引导他学会合群比学会某些技能更重要。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带小孩去公园游玩,鼓励他与同龄的小朋友进行交往。
   为此,在巴黎的街心都给孩子们留出一些空地来,或当旱冰场,或作自行车练习地,或用来搭建滑梯、秋千板等,孩子们在那里玩得非常开心。 </P>
  专家们认为,扩大孩子们的自由活动空间,是培养孩子兴趣、发展个性和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澳大利亚: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属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亚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以后难免吃大亏。
   事实的确如此。就是在最冷的月份,也很少见哪个澳大利亚人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也只是“短打扮”———外面加一件绒衣,便无事一般行进在寒风中。而一到太阳出来,便将绒衣脱去,只穿短衣、短裤、短裙。在体操学校,每日傍晚训练结束时,常见家长陪着光头、光脚、只穿背心短裤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尽管寒气袭人,但很少有家长大惊小怪地为孩子穿鞋、戴帽、披衣。
   曾在悉尼一家妇产科医院看见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做二胎检查,妻子进诊室里面见医生去了,丈夫便带着2岁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少顷,女儿嚷着要喝水,于是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走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便递到孩子手里(自来水在澳大利亚可以饮用)———那父亲不是买不到饮料,自动售货机正在售出1元1杯的可口可乐和橙汁;他也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主管,年薪15万美元。
   其实,这种“穷”孩子的现象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注射防疫针的日子,社区儿童保健站里便排长龙。排队中,便常见家长将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在地上(地上铺有地毯),任其去爬、去打滚,孩子哭喊,也只是安慰两句,绝对看不到一哭就抱的现象。
   澳大利亚人再富也要“穷”孩子不过就是“为未来着想”。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9-3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qingqianyixian

不要把所有的西方人的作法都当圣经去学习,有些西方父母只是自私自利而已!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4 15:10 , Processed in 0.08546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