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1-7-24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倔驴 于 2011-7-24 23:29 编辑
20110723第18期
参加小朋友:Leo,Tim,杉杉,小小,小馨,妞妞,牛牛,亮亮。
10点开始读《笠翁对韵》卷下 一 先,中间穿插图解:蹴鞠、杜鹃、杏花、蝉、大雁,顺带发送之前学习过的“雪、青、耳、生”,最后讲解精卫填海。
10:30多唱热身歌《好妈妈》,之后是儿歌《分糖》,孩子们对儿歌的兴趣还是比较高,每个人都大声的念了一遍,还纷纷表示自己要做“小熊”。四五快读学习了“鱼、做、飞、跑、要、吃、鸟、他”。到这里可能时间有点长了,孩子们都坐不住了,于是下课休息。课间休息时有好多好吃的水果和零食啊!更有牛牛妈早上新摘的树莓呐!古诗学习了《宿建德江》和《小池》,之后是压轴节目小小妈讲故事《找到一个好朋友》青蛙弗洛格的故事。
课后的美味可真丰盛啊!每周这么聚一次,以后俺也就不用惦记中餐馆了,大家的手艺可都比中餐馆好了去了,每周聚餐大家各显神通,可真解馋啊!
发表的小看法:
读经典部分最近两次试着中间穿插讲解跟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故事,觉得效果还是挺好的,不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顺便还能给孩子讲解些中国经典故事,让孩子们认识些中国特色的文化、动植物和物品。孩子们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内容,兴趣也明显提高。这次读经到最后的部分有点乱了,精卫的故事大概没怎么听进去,但是回到家我又给杉杉念“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再给她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她还蛮喜欢听的。顺便给她粘贴今天她得到的图片和字,又复习了一下这些内容。翻到她的小本子的前一页,是上次讲的“埋笔冢”故事,她也蛮有兴趣的。
总得觉得,整个课程下来,孩子们对于念的部分都还挺配合。《笠翁对韵》部分,Tim虽然大部分时间都不跟读,可是精力却非常集中,我几次念错了,他都马上大声纠正我,可见孩子嘴巴虽然没有读,却不见得没往心里去。儿歌和古诗诵读的时候小朋友们也都非常配合,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很积极的自己读一遍。妞妞表现尤其好,每次都第一个举手,吐字非常清楚很认真地读下来,起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有她的带动,其他的小朋友们也都争先恐后的举手。通过诵读经典、儿歌和古诗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字,孩子们也是非常积极配合,很多抢着举手回答问题,尤其是小小和Tim反应最快、认识的字最多准确率也最高,由此可见这半年我们是相当有成绩的。
美中不足的是,四五快读进行的似乎总是不怎么顺利,这个时候孩子们比较容易乱,精力容易分散。妈妈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时间安排的问题:读经部分因为早上到了以后基本都需要简单收拾准备一下,如果10点到的话很难准时开始,而且这两次增加了图片和故事讲解,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读经的家长们是赞同再早到一会儿呢,还是其他的妈妈同意其他内容再晚开始一会儿呢?我从国内回来以后感觉后面的内容还是进行的蛮轻松的,大家觉得还有必要加些别的内容吗?
儿歌部分:不知道妞妞妈手里的儿歌资料有多少?如果比较难找的话,我建议我们可以开始试试《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编丰子恺画的。我个人感觉,文字简单流畅,通俗易懂,多是说些见惯不怪的日常见闻,但是充满童趣。我随便摘几段::“太阳,太阳,你起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 :“我天天去看田里的菜。昨天看看,比前天大了。今天看看,又比昨天大了。”“雨停了,云散了。太阳出来了。远处的山、远处的树又看得见了。山和树给雨洗过,都很干净。”“柳条长,桃花开,蝴蝶都飞来。菜花黄,菜花香,蝴蝶飞过墙。飞飞飞,看不见,蝴蝶飞上天。”
Tim妈建议读经的家长集中集训几天,我赞同,还有其他要参加的吗?
洗碗问题:Tony说,洗碗用的时间很长,他建议说各自吃完饭后倒掉盘子里的食物和水杯里的水放到洗碗槽处,餐具最好能按类别分别叠放,比如说,同等大小的盘子放一摞,碗放一摞,杯子放一摞等,这样既节省了洗碗槽有限的空间也更方便洗涤。他还建议最好买一个盘子架。(PS:第一个建议我非常赞同,第二个建议听组织意见吧)
暑假了,幼儿园要放假,上课地点暂时有问题,大家觉得我们也停课呢?还是小兰和我家轮流先进行着?我8月22到9月1日不在德国。
问问小小妈和亮亮妈,下个月小小杉杉和亮亮的生日,咱们是集体热闹热闹呢?还是分别热闹好几回呢?
蓝字部分请家长们参与发表下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