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lexandra99 于 2011-2-13 12:57 编辑
中国人也有一些在德国做教授的, 不过总的来说不容易.
做完Promotion以后做个Habilitation, 期间最好有外国交流.
另外Promition和Habilitation期间要多发表文章. 在本专业内的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水平和数量对以后能不能做上教授有决定性作用. (专门研究亚洲文化的不算, 此处指一般的专业, 数学, 物理, 经济, 等等...)
Habilitation之后就取得了教授资格, 同时也必须离开Lehrstuhl, 因为你的教授基本上不会给你续约了.
要有别的大学的Lehrstuhl空出来以后你才能去申请做教授. 不允许接自己导师的班.
全部的教授申请人会有一个排名, 里面是你的Lebenswerk的质量(杂志等级, 被引用数量), 根据这个排名, 会有人被邀请到大学的该专业做Interview, 该专业全部教授(比如你是学经济的, 申请Produktion的教授, 那麽全体BWL和VWL的教授都会出席)出席考察, 在几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个.
德国规定每个教授一辈子最多可以换三个大学. 很多年轻的教授一般都是在FH和不出名的Uni先开始的. 做了教授以后就是铁饭碗了, 你不再做研究也没人管你了, 但是如果想换好的大学(有可能涨工资), 想升高自己的教授等级(德国教授也分等级, 等级越高工资越高), 或是想工资里多退税, 就要继续做研究, 发表文章....直到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