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2-2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1章
“不对、不对、不对……”老高把脑袋摇得和波浪鼓似的说:“‘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拉弦儿’,那是消极防御的做法,太消极,太消极!更何况在中国,你永远看不到真正的‘兔子’,你的‘鹰’也就永远别想撒出去了,那你的生意也就别做了。那你只能回美国逮‘兔子’去吧!”
这话倒把包博问住了,他从来没想到过这点。包博问老高:“那老兄有何高见?”
“你要主动出击,你要……你要……You got to make them commit themselves to whatever decision they made.”老高感觉用中文已经表达不清楚了,只好借助英文。
“But how to do it?(那怎么做呢?)”包博问。
“Easy them in and f**k them hard, you got it?”老高说了一句粗话,但是确实是一句包博至今听到过最最高的至理名言。
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要用中文思考,用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当然要用英文思考,但用英文思考中国的问题,确实不容易。包博不得不佩服老高确实是高,学贯中西啊!包博点了点头,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他笑着说:“‘诱敌深入,各个击破’这可是毛主席在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时就提出的战略思想啊。不知道《毛泽东选集》英文版里是不是也像你这么用**k翻译的?”
老高也笑了:“我回去要查查《毛选》的英译本,看看他们是如何翻译主席的这句话的?不过,估计不会有我用的语言那么精辟。你知道,当年毛主席会见基辛格和老布什的时候时,有一次说‘放狗屁’。翻译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了,于是就直译为‘fanggopi’。那是老布什第一次见主席,所以印象深刻。他到现在还记着anggopi这个词呢,时不时用一用。几年前在华盛顿演讲的时候还讲过这个笑话呢。估计过两年这个词就会加到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韦氏词典)里去了。”
深秋的太阳,隔着一层不浓不淡的薄雾照过来,已经没什么暖意了。但一路上大家走的还是满头大汗。时不时有人停下来和老高打招呼,并用探询的眼光看看包博。包博也只是说声“Hi, There”,并没有和别人多说话的意思。透过薄雾观远山,犹如隔着一层白蒙蒙的纱幔,山影由深变淡,轮廓由清晰变模糊,迷迷蒙蒙别有一番韵味。正是景色最好的时候,包博从口袋里掏出了袖珍数字相机照相。
收起了相机,喝了口矿泉水。包博脑子从美景中收回来,还继续想刚才的话题。他问老高:“主席说要‘诱敌深入’,但没教导咱们怎么‘诱敌深入’,你给主席注解、注解!”
老高嘿嘿一笑,说:“给主席注解我可不敢!主席当然只能告诉你一个大原则了,具体怎么个办法,那就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了。政治手段、经济手段、人情手段、时间手段、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包博就乐意听老高说这种具体的东西,一听他就来精神了。山也不爬了,站在原地,拉住老高说;“你具体说说,说说,这政治手段、……”
老高无可奈何地打断包博的话,说:“OK,OK,咱们边上山边说,OK?……这政治手段,比如你把一个项目与官员们的政绩联系起来。让他们先把牛自己吹出去,哄哄得越大越好。到时候就不是你着急了。为了他们的政绩和仕图,他们就是吃多大亏,他们也会干的。否则的话,他们上上下下的压力受不了。这是最好的办法,根本不用担心国内的企业会变挂。”
老高继续说:“这人情手段吗,比如你的项目是某个领导介绍的。如果不干的话就会得罪人。但现在人情越来越淡,靠人情也不好办事了。人情也是钱啊!……时间手段吗,就是你要巧妙地掌握节奏,让对方已经在时间上没有能力在从头开始和别人重新项目了,否则的话他们耽误不起。其实,这里面比较实用的还是经济手段。中国人财迷又爱贪小便宜,所以要好好利用中国人的这个弱点。当然,如果你把这些手段综合起来一起用,ybrid them together(把他们综合一起),那你就无往而不胜了。”
包博边听边点头,两眼放光。老高看包博这么感兴趣,就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是真事!
“国内一家国营企业,老总很有魄力,想扩大生产,再引进一条生产钱。于是作了许多调研,摸清了国外这种生产线的市场情况、价格和行情。这种生产线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概在400万美元左右一套,以美国的技术最先进但价格略微贵一点。于是他们准备好了400万美元。通过别人介绍终于找到了美国的厂家,美国人一听要买他们的生产线,高兴极了。马上‘屁颠屁颠’地飞过来和中方会面,一起讨论需要什么样的配置,什么样的技术,美国人前前后后跑来了好几趟,还请中国方面去美国考察了一趟。美国人效率真高,不到一个月,在美国人的帮助下生产线的配置、技术要求等等都搞好了,而且美国人还无私地教给中方如何利用现有设备节省资金等等技术和商业上的知识。美国人做这些一分钱不要中方的,把资料也都给中方了。最后美国人根据这些东西,起草了一份生产线的采购合同。竟然有 50多页,包括生产线的采购、售后服务、人员培训、零部件供应、该写的都写里了,我估计不该写的也写了。包括仲裁、赔偿、以及许多美国人认为中方要负的法律责任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法律标准文本,没什么大不了的。美国人的价格报了
600万美元。
“中方拿去,一看50多页的合同,还是英文的,当时就蒙了,看不懂啊。于是找律师。律师水平也奇臭,不知道怎么给总经理解释的。总经理一听就急了,说:这他妈的就是美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你别笑,他原话就是这么说的!于是拒绝再和老美再接触。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和美国人沟通有困难,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太不一样啊。他们不理解美国人脑子里想什么呢。其实老美只是想先报价报高一点,为以后谈判做准备。他们也知道这种设备国际价格是
4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他们想从600万开始谈,一点点往下降。怕一上来就是400万的报价,万一中方压价,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至于那些标准法律条纹,英美法系中全是这么写的,只要找个好点的真正懂得美国法律的律师,给他们解释解释。别从条文字面上去解释,因为字面上看太严重。只要告诉他这个条文是干什么用的就可以了。
“美国人把合同给了中方,中方就没消息了。一催,再催,中方就推托说还在翻译合同呢。老美傻傻地还在耐心等待。
“可是这时,中国方面开始和日本人谈了。他们把老美做的技术要求、设备配置给了日本人,几天之内日本人送来了一个报价和采购合同。简单的几页纸,而且是中文的。报价300万。但要求十天之内马上签字,说这个价格是为了中日友好啦,是日本方面带有援助性质的啦,所以这个价格只十天之内有效,而且还有保密之类的一堆鬼话。并要求一旦签字,先交
100万美元的定金。除了这句话是真话,其他全是bullshit(狗屎)。设备要半年以后交货,到时再交200万余款。但是如果违约,
100万美元就作为违约金不还了。同时还规定,设备维护和零部件必须用他们的,具体事宜另行协商,并起草另外一份《设备维护协议》和《零部件采购协议》。
“中方一看,确实便宜啊!才300万美元!也没时间再折腾了,不想再拖下去了。于是一咬牙,字签了,100万美元交了。又过了不久,日本人拿来了一个《设备维护协议》。协议规定今后几年,设备由日方维护,但要交设备维护费用
100万美元。中方一看,加起来才400万美元,还好,不算贵,又签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日本人又拿来了一份《零部件采购协议》,要求今后几年中方必须在他们那里采购零部件。零部件的价格一算,那叫贵啊,加起来大概至少还需要
300万美元,是又买一条生产线的价格。
“这下中国方面不干了。设备还不如美国的好,结果比美国的报价还贵100万美元。于是总经理拒绝签字。日本人马上说:那好吧,你可以违约。那么100万美元的违约金就是我们的了。日本人再也不提中日友好了。中国的总经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签了字。
“他心里这个气啊,可是到上级那里汇报,他还要违心地说:日本的设备有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便宜,所以我们采购日本的东西。打肿脸充胖子。那叫一个难受啊!看明白了日本人是怎么一步一步地把中国企业‘套’进去的了吧?”
包博感慨:“哎,美国人就是太实在!但这更怨国内企业自己水平太低啊。难道他们就不会和老美谈谈,讨价还价?难道他就看不懂日本人在给他们做‘套儿’?话说回来了,就算那100万美元不要了,如果把美国人的价格压到400万,加起来才
500万,还是比日本人的700万便宜200万啊?就算美国人是600万,加100万,也才
700万。美国人的东西还好呢?怎么就不会算这个帐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