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62|回复: 4

[其它] 很惭愧,孤陋寡闻的我今天才知道的事情,真正的免费午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云南“免费午餐”计划即将启动
云南, 广播体操, 丽江市, 免费午餐, 方便面

下午两点钟,一声长长的哨声响起,麦地河完小的学生们下课了。三年级的女生杨冬梅收拾了一下桌上的文具,走出教室开始排队做广播体操。这个时候距离她吃上一顿饭已经有7个小时,杨冬梅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唤。然而,在上完最后一节课之后,她还需要步行12公里山路,才能回家吃第二顿饭。操场上,正在做广播体操的杨冬梅,俨然一只振翅待飞的雏鹰,而双臂,却如火柴棍一般纤细。

  在丽江市宁蒗县西布河乡麦地河完小,有300多名孩子和老师,他们在学校几乎从不吃午饭,很多孩子天不亮在家吃了早饭之后,要等天黑回到家做好饭,才能吃上第二顿饭。少数孩子会用塑料袋装上一些冷饭、荞饼等食物,带到学校充饥。渴了,孩子们只能跑到学校门口的蓄水池边,喝点山沟水。

  一天

  清晨带上油炒饭跑步出门

  6月13日的早晨6点钟,天刚蒙蒙亮,杨冬梅就如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开始烧火做饭。匆匆吃完一碗光米饭后,她又从锅中舀出两碗米饭,用腊肥肉炼出的油炒了炒,装进一个方便面塑料袋中。这个彩色塑料袋,她已经用过好几次。带油炒饭,并不是因为味道更好一些,而是因为天热的时候,油炒饭不容易变质。

  7点多钟,杨冬梅把这袋米饭装进书包。天空已经蒙蒙亮了起来,从青草坪自然村到麦地河完小有约12公里的山路,她一路小跑。8点38分,杨冬梅终于来到了学校,额头上沁出的颗颗汗滴,打湿了她的头发。

上午渴了就喝山沟水

  10岁的杨冬梅在麦地河完小上3年级,教室里连黑板擦都没有,老师只能用一块抹布代替。不知道是谁在下课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蛐蛐,一直在叫,当老师转身过去写黑板时,孩子捂嘴偷笑。

  上午的第三节课课间,留在教室的学生寥寥无几。学校里没有一个足球、篮球,甚至连跳绳都没有一根。学生涌出教室跳橡皮筋、玩游戏或聚在一起聊天。全校342个孩子中,看不到一个体型偏胖的学生,放眼望去,全是消瘦的肩膀。

  玩闹之后,杨冬梅感到有些口渴,于是走到学校门外的蓄水池旁,弯下腰,把嘴凑到水龙头上。“这个蓄水池里的水是从山沟里流下来的,解决了全校300多名师生的吃水问题。”学校的老师介绍。哨声又响了起来,杨冬梅马上回到了教室。由于麦地河完小没有电铃,上课、下课都是由老师吹哨。

  中午班上只有6、7个学生带饭

  全校342名学生中,家离学校最近的也有一公里多的山路,最远的有16公里。回家吃午饭已成为一种奢望,一天只吃两顿饭已成为一种习惯。上完上午的一节早读及3节课之后,学校并不放学。中午1点左右,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沉闷起来。杨冬梅邻桌的同学,大部分都趴在桌子上,原本在课堂上活跃的同学也不再积极回答问题。杨冬梅不自觉地捏了捏书包里的冷饭,她也走了神。

  两点钟下课后,有半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做完广播体操后,杨冬梅回到了教室。一个班上只有6、7个学生带了食物充饥,有的学生带的是冷饭,有的带的是荞粑粑,但都是装在塑料袋或方便面袋中。杨冬梅也拿出了自己那一袋油炒饭,用黑黢黢的小手抓着吃,看上去很香。

  米饭和荞粑粑都又硬又冷,但孩子们吃得却很慢,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校园里相比上午却安静了许多,不带饭的学生有的躲在树荫下聊天,有的在花台上坐成一排,少运动一些,能够避免肚子饿得更快。

  “到了7月份以后,土豆丰收的季节,有的孩子也会带上几个烤土豆到学校来吃。”学校的教导员张勇培老师介绍。孩子们每天都在饥饿中上下午的课,老师也一样饿着肚子。有的时候,老师会去买上一包方便面,泡了充充饥。

  下午翻两座山回家做饭

  中午休息半个小时之后,孩子们又走进了教室。可不一会儿,似乎肚子又饿了,老师讲的任何一句话,杨冬梅都能联想到食物,然后开始流清口水,再使劲咽下去。

  下午3时45分,放学了,饥饿的孩子们冲出学校回家。有的孩子拿出了中午没吃完的冷饭,而家里给了五毛零花钱的孩子,到学校外面的小摊上买一小袋凉粉或买点看不出是什么做成的三无食品。

  回家要翻两座大山,到家已经快6点了,杨冬梅淘了半斤米,切了两棵青菜,开始了这一天的第二顿饭。“爸爸、妈妈都去西双版纳打工去了,平常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做点农活,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杨冬梅有些羞涩地说,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是肉。吃完晚饭,杨冬梅出门割上了一些草,然后回家拌了一些猪食喂猪。做完家务之后,她在昏暗的灯光下认真地写起了作业。

  现状

  食堂每月20斤粮 家长交不出来

  在麦地河完小342名学生中,还有60个住校生,他们的家一般都距离学校15公里左右。每天早饭、晚饭都在学校食堂吃。

  厨房是一个三十多平方的小房间,地上放着两个大桶里泡着一点米,墙角放着一把晒干了的酸腌菜。住校的孩子们每天早上8点40分吃早饭,晚饭则是在下午4点40分左右开饭。早饭和晚饭,都是白米饭加酸菜洋芋汤。

  排队打好饭菜之后,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肚子饿了,吃什么都好吃。”一位5年级的孩子,一边大口地吃着酸菜洋芋汤泡饭,一边笑着说。一粒米饭掉落在了桌子上,他马上捡了起来喂进嘴里。

  “几乎所有家庭都很穷,学校不收取伙食费,只要求家长每个月交给学校20斤粮食、15斤土豆、1斤油,另外每学期交40元的柴火费。但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家长交不出来。”麦地河完小的校长肖新学苦笑着说。肖新学已经在宁蒗任教30年,在麦地河完小工作了15年。“实在没办法,只能向乡政府要点救济粮。”肖新学说,今年学校已向乡政府要了600斤的救济粮。由于麦地河自然村离宁蒗县有58公里,平常买菜都要到相距约40公里的永胜县购买。学校的食堂从来没吃过一顿肉。“连上两周的课,就放学生3天假,让孩子回家补充点营养。”

  吃完晚饭,住校的孩子也各自回到宿舍休息。每张床上的被子枕头,看上去都脏兮兮的,床单下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垫棉。而在床的前排,还摆放着6、7套桌椅,那是给学前班的孩子挤出的“教室”。“我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5毛一包的‘马仔王’。”一个孩子告诉记者。

  无奈一代代吃土豆 啥时是头

  在西布河乡转悠了半天,田地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土豆和玉米。“在这里,连猪都是放养的。”一位记者感慨道。西布河乡团委书记周文梅无奈地说,“我读书那会儿吃的就是土豆,现在孩子们还是吃土豆,这种一代一代吃土豆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据周文梅介绍,西布河乡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高寒山区,一般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只有土豆、荞麦、玉米。整个乡只有一个自然村产米。乡里很多农户都已外出打工,全乡有400多户的留守儿童。全乡大部分道路都为土路,每到7、8月份雨季,就会因降雨封路。而走路到乡政府,就需要7、8个小时。

  宁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西布河是全省贫困乡镇。可能是因为穷怕了,家家户户对孩子读书非常重视。“只有好好读书,以后生活才会好,所以你别看山区穷,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周文梅介绍。可家长的重视也架不住贫困,去年西布河乡家庭年收入为1460元,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仅高年级的学生每年有375元的补助,而低年级特别贫困的孩子只有250元。

  西布河乡中心校校长杨杰龙说,整个西布河乡共有10所完小,共2078名学生,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孩子们身体发育,更不利于智力发展。西布河乡的孩子们想考出大山,要比丽江城区,甚至宁蒗县城的孩子,下更多的功夫。

  行动

  云南“免费午餐”计划即将启动

  今年3月,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了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贫困学生午餐难问题。邓飞等500多位记者在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自今年4月2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海内外爱心媒体的支持,几十万网友参与。

  这个被广大网友所熟知的“免费午餐”计划,在短短两个月内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福基会“免费午餐”基金,募集到的善款目前已经突破了500万元,加上之前《都市快报》单独筹款600多万元,目前该计划募集资金已超过1100万元。自贵州之后,“免费午餐”相继在湖南、河南、广东、广西等省落户,有12所学校近2000多名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

  云南省的“免费午餐”项目即将启动,由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开设专项账号募集资金,前期考察、具体操作、后期监督回访等工作则主要由本报记者负责。为了帮助丽江市宁蒗山区的小学生吃上午饭,本报记者来到山区实地调查,力争将每一份爱心落到实处,将每一分善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桃岭小学免费午餐开餐了

   

      孩子们从志愿者们手中接过属于他们的第一份免费午餐,孩子们都很满足

     2011年的12月23日,浮梁县鹅湖镇桃岭小学125名师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圣诞节礼物——“免费午餐”。从这一天开始,125名师生每天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免费的午餐。这是景德镇市免费午餐开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江西省第三所开餐学校。
      当日上午11点30分,开餐仪式在桃岭小学举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免费午餐基金秘书长肖隆君,免费午餐项目江西省负责人何光,浮梁县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陈国胜,瓷都晚报社社长李新华等出席仪式。陈国胜致辞,肖隆君宣布开餐。
     仪式上,爱心人士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双保暖袜子和一副耳罩。戴上了保暖耳罩,孩子们很高兴。
     简短的仪式之后,桃岭小学125名师生吃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免费午餐,不少孩子吃了两大碗。
     本月初,桃岭小学得到中国免费午餐基金管委会认证,成为江西省第三所被纳入实施“免费午餐计划”项目的学校。
     桃岭小学的学生来自3个行政村,学校四面环山,距市区有55公里。学生大都住在大山中,学生中离校最远的要走30余里山路,其中就包括奚锦锋。奚锦锋因为父亲患病去世,母亲已经改嫁他乡,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爷爷患上了重病,家境贫寒,有时候他只能吃红薯当午餐。
     奚锦锋等学生艰难求学的经历经本报报道后,立即引来了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注,短短一个月内,来自社会各界的好心人为孩子们捐出了50310元。
     根据免费午餐基金管委会安排,这50310元作为启动资金,全额支持桃岭小学免费午餐活动。桃岭小学免费午餐全年预算为101790元,除去筹集的启动资金50310元外,不足部分将由免费午餐基金会给予拨款。
     免费午餐基金是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以及国内几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自2011年4月2日正式启动以来,该计划得到海内外爱心媒体的支持,数十万网友参与,已为贵州、云南、湖南、河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贫困山区的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
      目前桃岭小学与免费午餐基金会签订了一年的协议,如果桃岭小学免费午餐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所有费用均用于孩子们吃饭上,总部将会继续与桃岭小学续签合同,继续为桃岭小学提供免费午餐。



特写:

孩子们的餐盘个个精光



     昨日中午,在进行完简短的开餐仪式后,桃岭小学的小学生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顿免费午餐。在桃岭小学记者充分感受到,“免费午餐”活动让孩子们很是期待。中午下课铃响后,孩子们便分批来到食堂前排好队,孩子们边排队边伸着脖子往前看,还不时向排在前头的同学打探,大家都很好奇,免费午餐到底什么样。
     在该校六年级的小王的餐盘中,有一份卷心菜、一份洋葱炒肉、一份猪血豆腐汤,加一份米饭,旁边还放着一个鸡蛋。记者注意到,小王将每一样菜都尝了一遍才开始吃饭,他笑着说,“免费午餐就是好吃”。
     刚吃了几口饭,小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将鸡蛋收起来。他说,鸡蛋留着,等下午饿了再吃。以前,他总觉得吃不饱,由于没有午餐,他在下午上最后一节课时总觉得难熬,想找东西吃。他说,以前的中餐就是红薯或者方便面,他总想着不要在中午一口气将这点东西吃完,好给下午留点,可他总留不住。
   

当小王三下五除二把自己的午餐吃完后,发现同学们都还没有吃完,记者和他开玩笑说:“你是不是特别饿啊?吃那么快?”这个小男孩顿时显得有点腼腆。他说,是因为他平时吃饭一直都很快,老师为此还经常表扬他。
吃完饭后,孩子们自觉地将餐盘拿到厨房,记者在厨房发现,孩子们的餐盘个个精光,6个餐盘中总共留下的还不足10粒米。



当孩子们从志愿者手中结果属于他们的第一份免费午餐之后,孩子们都吃得特别香,从他们的眼神中记者可以读到满足的神情 (1)

当孩子们拿到了志愿者们送给他们的耳罩和袜子之后,孩子们显得开心不已 (2)

在罗满生与志愿者们交谈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了罗满生那双已经开裂的鞋子,隐约露出脚趾头,发现记者在拍他的鞋的时候,罗满生不好意思地把脚往里缩了缩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第一所免费午餐学校开餐 首批5所学校受益


    5日,四川第一所免费午餐学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则约乡前进小学开餐,这所学校的免费午餐是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资助,四川首批有5所学校受益。

    “免费午餐”活动旨在关心贫困山区学生“吃好饭”,增加营养,受到全社会关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此专门设立了“免费午餐基金”。

   前进小学地处大山深处,是该基金会在四川资助的第一所“免费午餐”学校,有100余名学生当天在学校第一次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该小学校长阿布说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所学校的学生从7岁到15岁都有,上学远上学难,有的要走7、8里路,这些学生一般自带土豆、馍馍等食品当午餐,“免费午餐”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一口气吃了两碗米饭的五年级学生阿九说:“太香了,从没吃过这样的午饭。”

   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肖隆君介绍,目前“免费午餐基金”接受社会捐助有930万元左右,全国有20所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接受了资助,每名学生每餐3元钱,资助期限一般两年。

    据了解,目前“免费午餐”学校主要分布湖南、河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四川首批接受资助的学校主要是凉山州喜德、普格、金阳、西昌等5所乡村小学,有超过500名贫困地区儿童在校享受免费午餐。(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接棒“免费午餐”

2011年10月31日15:28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年前,由民间爱心人士邓飞等共同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启动。半年来,共募集捐款1700万元,惠及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区77所小学、1万多小学生。而新近发生的事实表明,它的成功,远不局限于此。

  


  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从“免费午餐”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舆论普遍认为,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

  “对‘免费午餐’而言,它是一个奇迹;对当下社会而言,这是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坦言自己这两天一直很激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

  从来没有一例民间公益行动像“免费午餐”这样成功,或许,这也是重新审视中国式慈善的契机。

  “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的互动

  国务院10月26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新华社播发的消息。

  “虽然温总理在讲话中没有明确提到‘免费午餐’,每天3元的标准,还是让人一下子想到此前的‘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因为祝华新知道,每天3块钱解决孩子的午餐,正是“免费午餐”行动准确测算并倡导的。

  27日,发起人之一邓飞飞抵长沙,推广“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当天的活动仪式上,当地一家企业捐资30万元,定向资助一所学校的免费午餐。得知国务院刚刚通过的这一决定后,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禁不住击掌相庆。

  作为“免费午餐”公益行动的核心发起人,邓飞坦言,并非没有设想过这一天的到来,但从未奢望过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尽管早在今年7月,国家就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启动民族县、贫困县农村免费午餐试点工作,并将宁夏确定为首批试点省区,但邓飞想不到,短短几个月之后,这一试点政策的普惠范围,一下从宁夏的26万名学生迅速扩张到了全国范围内的2600万在校学生。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起码我没有看到过。”28日中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正准备去为学生讲课,“今天第一个案例就是‘免费午餐’。”

  并非第一次赢得政府回应

  事实上,这并不是“免费午餐”第一次赢得政府回应。

  今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免费午餐”期待政府接棒》,指出“免费午餐背后隐含着营养权这项基本的权利,它与生命健康权息息相关,也关乎社会公平公正、长远发展。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支持,提供保障这一权利的法律程序和服务,本是政府应尽之责。”

  “政府接棒”同样是邓飞团队的终极期望,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政府出手,普惠更多的贫困学生才能成为可能。

  邓飞坦言,“免费午餐”在推广过程中,从没有主动谋求过国家高层的关注,但始终坚持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以期推动“局部的普惠”。

  让邓飞们欣慰的是,尽管有个别地方出于某些顾虑而拒绝引入“免费午餐”,但更多的地方政府都表示认可与支持。10月27日,刚刚落实了对湖南省新晃县41所学校“免费午餐”资金的基金会管理委员会成员杨博智,仍记得与新晃县领导沟通“免费午餐”的情形。

  “当时,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明确表态,将为开通‘免费午餐’的学校配建厨房,同时为每所学校每年提供1000元配套资金。”杨博智很快“得寸进尺”,转而找到该县县长,开始了另一番游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由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出力,与其提供配套资金1000元,不如由政府出3元餐费中的1元钱。”

  “‘免费午餐’出2块钱、当地政府出1块钱,本来仅在当地普及了4所小学的‘免费午餐’计划,后来一下推向了全县41所小学。”回忆起当时游说的情形,杨博智颇有些自得。

  “免费午餐”为什么能成功

  初出茅庐的“免费午餐”何以屡屡获得各级政府的积极回应?王振耀认为,这首先要归功于“免费午餐”自身的成功,如果是一个自己都算不上成功的项目,肯定不能获得政府的关注与回应。

  作为一项旨在为贫困地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纯民间公益行动,邓飞及其团队设想并付诸操作的模式是这样的:利用微博平台,通过500名记者的联合倡议发起,通过挂靠既有基金会完善募捐资格,借助区域性主流平面媒体的报道推动,吸引社会力量补给贫困地区儿童营养。

  祝华新认为,“免费午餐”得以迅速推广,媒体的作用立了头功,尤其是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和传统媒体的合力推动。邓飞及其团队同样承认,如果没有记者及媒体公信力的保障,“免费午餐”注定无法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可。

  但在王振耀看来,“免费午餐”的成功,固然与它的推广手段有关,但更关键的是它的项目设计本身。

  “‘免费午餐’选择了公众普遍关心的贫困儿童作为关注点,这使得社会各阶层都易于达成情感的共鸣。但我们同样看到,以往也有一些关注儿童的民间公益项目,但都没有取得这样的成功。”

  王振耀很欣赏“免费午餐”借鉴国内国外慈善经验推出的创新手段,比如3元钱一顿午餐的准确测算,以及透明与规范化的探索,比如募捐手段的电子商务化。

  7月13日,“免费午餐”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正式入驻淘宝商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人们只要登录淘宝商城,即可通过义拍商品或直接购买3元一份的“免费午餐”产品达成捐款。

  “淘宝模式”的创新保证了“免费午餐”自身更具成长力,邓飞说,根据预算,仅此一项,“免费午餐”一年便可募集捐款2000万元。

  一面中国式慈善的镜子

  民间行为与国家政策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免费午餐”短短6个月的实践就赢得了国家普惠政策的出台,这让以“老头子”自嘲的王振耀直言“很兴奋”。27日晚,他专程给邓飞发去了两条短信,提醒他“不要庆祝下就过去了”、“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王老师认为这是‘慈善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高度评价一度让邓飞感到意外,他当初认为,“免费午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发现了民众的切实困境,并一直脚踏实地地求解问题。

  王振耀认为不这么简单。抛开“免费午餐”操作层面的可取之处,他认为,慈善归根结底是一种柔性的力量、善的力量,“免费午餐”恰恰完美展现了这种力量。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中,邓飞他们这些参与者没有任何抱怨、指责和批评,只是无怨无悔地去做,而从来都不说这是谁的错、应该由谁来担责。”王振耀说,对于一帮年轻人来说,这是特别不容易的一点,但他们做到了。

  在王振耀看来,与其说“免费午餐”的实践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不如说民间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对待而非对抗,让政府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

  从民间行动到国家政策,以“免费午餐”为镜,也是一个重新审视中国式慈善的时刻。王振耀说,“免费午餐”成功了,同样也给那些不成功的民间公益行动提供了对照反思的范例,期待政府与民间的这种默契可以更多一些。

  本报记者 石念军 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这之前,一个由民间爱心人士发起的“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活动,已为77所学校1万多孩子提供了免费午餐。从民间走到政府,从来没有一例民间公益行动像“免费午餐”这样成功。政府与民间的努力形成一种合力,无疑将更加有利于增进民众福祉。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一个官网的地址

mianfeiwucan.org   

淘宝上面 查
免费午餐公益捐助  

真的很难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3 20:22 , Processed in 0.059554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