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5-3-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屠杀-不亚与原子弹袭击的广岛--德累斯顿大空袭
每年的2月13日20点15分,德国东部的每一个乡村教堂里,都会不约而同的响起沉闷而忧郁的钟声,这是在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英空军炸死的135000多名德累斯顿的市民.
从1943年开始,美国空军第八航空队和英国皇家空军就开始了对德国本土的大规模轰炸,依照"卡撒布兰卡"训令,德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80%都遭到了盟军的空袭,有的甚至遭到了相当严重的破坏。然而,位于东部的德国第5大城市--德累斯顿却始终没有吃上炸弹,这是因为这个城市关押着2.7万名做苦工的盟军战俘,为了这些战俘的生命安全,才使盟军不敢贸然行动。
但这是暂时的,大灾难正在向这座历史名城逼近.1945年1月25日,美英空军按照英国首相邱吉尔的指示,决定在2月13日对德累斯顿进行大规模空袭.而这个时候被战火逐出家园的东普鲁士人、波兰人、西莱佳人纷纷向西逃难进入德累斯顿这座城市.满载着难民的列车隆隆地开往德累斯顿。爬不上火车的便使用小车推着行李,沿公路徒步西行。由于列车在到达目的地后无法再向西行,德累斯顿的难民人数发生了爆炸性膨胀。中央火车站人山人海,一片混乱,市内人数陡然增加到14多万人.因为该市未曾收到过空袭,所以人们把他当成了躲避空袭的避难所.
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梦正在悄悄向这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降临.2月12日,美国空军第8航空队电告英军,他们决定把次日上午的空袭目标定在郊外的火车调度场。为了互相配合,英军随即决定也在同一天晚上空袭市区。13日一早的气象情报表明,德国东部地区上空的天岂不好,美国空军不得不把预定的行动推迟一天。这一变动,使英国空军成了打头阵的角色。
1945年2月13日18点整,第1批245架英国飞机,已全部从安德兰特基地起飞完毕。飞在最前面的是作为先导的"蚊"式高速轰炸机,继而是投掷绿色照明弹的1架"兰卡斯特"飞机, 接着又是2架投掷红色目标指示弹的"蚊"式飞机以及1架作为空中指挥官座机的"蚊"式飞机, 最后,就是黑压压一大片携带着大量炸弹的"兰卡斯特"重轰炸机机群。令人惊讶的是,此时此刻,德累斯顿却沉浸在一派宁静和安详之中,连探照灯也没有。虽说已是战争末期,但剧院和影院仍像往常一样营业,夜空中回荡着华尔兹舞曲。一列火车,正吐着白烟慢慢地驶向中央火车站。简直是个不设防的城市。在240米高度所有英军飞机的投弹仓都打开了,22点10分,第1枚炸弹离开炸弹舱.飞在最前排的飞机都携带爆破弹,它们将古老的花岗岩建筑连根掀翻,同时将邻近房屋的玻璃窗震碎。后排的飞机则投弹纵火,燃烧弹如倾盆大雨般,随即把火焰灌进建筑物的千疮百孔之中.
在距市区西北方8公里处,有个不大的德国军用机场,驻有十几架夜间驱逐机。当德军指挥官从睡梦中醒来,弄清发生的事情并下令拦截时,已是22点55分。可是,在22点30分,第一批英军飞机已经返航拉.3小时后,午夜的第2批529架英国飞机临空,由于要攻击的目标早已烧成一片火海,所以空中指挥官临时决定另寻新目标。排成长蛇阵的抢险车队就成了重点目标,这些首当其冲的目标瞬间变成了一条火龙。机群大摇大摆地在德累斯顿上空穿来穿去,倾泻下无数的重磅炸弹。大火腾起的热风,把双引擎的"蚊"式飞机冲得摇摇摆摆。烈焰闪耀的光芒,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最后飞离现场的“兰卡斯特"飞机飞行员事后作过这样的描述:"市中心方圆40平方公里内成了火的海洋, 即使隔着风挡玻璃,也能感到热气逼人。远去160公里之后,天空还是那样通亮通亮。我怀着不安和内疚的心情踏上归途,并发誓今后决不参加这样令人可憎的空袭了。"
然而,灾难并未就此中止。第二天上午,当德累斯顿的大火还没有熄灭的时候,美国空军的1350架B-17"空中堡垒"式和B-24"解放"式轰炸机在P-51"野马"式驱逐机的护航下又蜂拥而至。雨点般的炸弹纷纷落到列车调度场和市区北半侧,也许是云层太厚的影响,轰炸效果不太理想。P-51飞机则因为找不到较量的对手,便钻到低空,用机枪扫射四散的人群和车辆。3次空袭共投弹3749吨,其中燃烧弹占75%,使该城变成一片废墟。
真正的营救工作不得不从14日黄昏才开始,来自柏林甚至遥远的奥地利的救护队员把受害者从地下室中拖出来时,他们多数已被烧死.横穿市区的易北河面上,船只成了临时包扎所,最惨的要算中央火车站了,挤满了一大片难民,在热浪的熏烤和烈火的煎熬后留下了层层尸体.
事后,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怒吼道:“我们死了202000人…. ..我们要用向英国施放毒气来回击。"
在英国议会中,这件事很快成了有争议的问题。4月1日,丘吉尔对空军说:"看来,对德国城市干得太绝,也许将给我方占领军带来不便。"
虽然这场灾难已成为历史,但有关德累斯顿的争执却时平时落,始终没有停息。英国学者底彼德·阿宾格对那次大空袭作了较为客观的估计。一共死亡135000人,35470座建筑物被炸毁,其遭破坏程度仅次于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
对于这次灾难,人们尽可以自由争论,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无数血与火的事实证明,人类的悲剧,有许多不能不说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必然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