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stijlisis

[回眸千秋事] 我所知道的各种人生(没完了,继续写ing)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3-6-14 22:22 编辑

曾祖母小时候是千金,出嫁时候是小姐,但是后来就家道中落了。我想跟战乱也有关系吧。

不过奶奶评价说她命好,一辈子没怎么做过活,也没带过孩子。因为生头两三个孩子时家境可以,有老妈子带,等到家境不行了,大孩子也长大一些,可以带小孩子,曾祖母仍旧十指不沾阳春水,大概心态也好,总是开开心心的。当年没有避孕这一说,不管有钱没钱,大家都一个接一个地生,她就生了一大串,多到孩子送人都忘记。

我奶奶是二姐,属于小时候被照顾,长大一点就照顾人的那种。大姐主要带小弟小妹,她管做饭烧水,才没有几岁大,就用小凳子垫着脚,从灶上端下大锅的热粥和开水。她对此耿耿于怀,后来和曾祖母聊天时还提起,说你糊涂,让小孩子做这个事,假如我当时一个失手,一锅粥泼在身上,岂不要重伤死掉?曾祖母仍然不以为意,说你这不是好好的嘛。奶奶只好无语。

奶奶自己非常注意小孩子的安全。我大概到了十岁左右才被允许吃话梅一类有核的东西,橄榄和枣子之类尖核的更晚,吃之前千叮嘱万交代,而且大人还盯着看。把硬币等小东西含嘴里和塞鼻孔里更是绝对禁止的!
结果有一回我把小纸团塞进耳朵眼,造成了一段时间耳聋的假象,后来才找医生拿出来,这是后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祖母虽然个子很小,老来身子却很健旺。七八十岁的时候,仍然在屋里坐不住,到处跑。奶奶的兄弟姐妹分散在各地,她在香港的舅公家住个一年半载,住烦了又跑到邻市的另一个舅公家住一段,再来奶奶处玩几天。就算住在一个地方,也是终日不着家,喜欢上街走,且脚力甚好。

她吃饭的时候,一只脚要屈起来蹬在椅子上,完全没有淑女的样子,倒像是绿林好汉。我那时也养成这个习惯,被众家长一顿狠说,要求必须乖乖坐好。其实习惯以后确实难改,坐下来不翘脚就觉得好像那条腿的筋扭着一样,很不舒服,我就抗辩道:曾祖母也是这么坐的!
我爸说:当了曾祖母才允许这么坐!
这简直是不讲理嘛,但也没办法反驳。我心里知道翘脚这事确实不好。

到了德国以后,你们猜怎么着?一次中国同学开大party,一个学妹就这么翘着脚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坐了一晚上啊!那是个手长脚长的高挑妞儿,都二十大几了,平时穿衣打扮还挺小清新的,诶呦我天,瞬间变身抠脚女大汉。其他人谁也没好意思提这事,但我总觉得很多人都半低着头,脑门上挂着三条斜线。

点评

曾祖母身体好,估计她小时候的燕窝没白吃。  发表于 2013-12-2 16:07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我发现曾祖母的脚是畸形的。当时依稀知道以前有缠足这回事,非常好奇,但是不敢问她,转头悄悄去问奶奶。奶奶说,她不是缠脚的。
曾祖母的脚确实不小,但是确实很变形,我追问道:那怎么会这样?
奶奶说:是穿高跟鞋穿的。
额。。。从小脚老太太形象瞬间化身时尚女性。

我有点失望,因为我确实很想知道所谓的缠足是怎么一回事,而原先设想的实例落了空。到现在我也没见过真正的小脚,但是在网上看到过图片,很可怕,除了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弯折到脚底,脚背也几乎对折了起来。

更后来,我才知道曾祖母的脚是另一种典型,病理上叫做拇指外翻,她的情况且非常严重,脚的内侧,拇指下方关节隆起来好大一块。这样的脚,我第二次看到是在德国,鞋店里刚巧有个老太太在试鞋子,也露出这么一只严重变形的脚,看起来惊心动魄。

我有高跟鞋,但几乎不会穿,吃不了那个苦。所谓摧残女性,芭蕾舞和高跟鞋,也比缠足强不了多少。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祖母的同代人是有缠足的,比如我的另一个曾祖母,即爷爷的母亲。

我没有见过那个曾祖母,她去世得早。我爸小时候是个熊孩子,据说有一次把曾祖母的小鞋扔进了马桶(以前那种木质的便桶),跟个船一样半浮半沉,还往里加了一把米(粮食!太败家了)。老太太找不到鞋,全家折腾了半天,倒马桶的时候才发现。

但是我爸并不曾看过她光脚的样子,绑着嘛,所以他始终对缠足也很好奇。

我爸和邻居一个老奶奶很熟,后来搬离了那里,还偶尔顺路去看她,给她一点零用钱,老奶奶十分感激。后来老奶奶又一次念念叨叨说怎么谢谢你呢之类的话的时候,我爸突发奇想说:让我看看您的脚吧。(她是缠足)
满脸褶子的一个老太太,脸唰的就红了。

我爸后来对我讲这件事,说当时是唐突了,他那时候并不是很知道小脚的含义。缠足在古代有很深的性含义,你跟一个女的说要看她的脚,跟现在说要看她的胸差不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3-6-1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故事也那么有意思。早些年的事儿,听我爷爷也讲过些,可惜他死的太突然,我那时还小来不及听到更多的故事。甚是可惜,希望LZ有空写写,是给后代们的财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3-6-1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创业的辛苦是别人无法体会的,你是心疼父母的好孩子,富二代分两种,有一种是很朴素的,因为他们知道钱来的不容易。很喜欢MM的文笔。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祖母有些年住在香港的舅公家。我对那位舅公没有太多印象,只是觉得比较富裕。

大概二十年前,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差距还是很大的,直观地就表现在收入上。当时阿娣的工资大概是两百多,普通的职工也就几百,后来姑姑去了香港,告诉我们说每个月的工资能到四位数,我们都啧啧惊叹。

曾祖母在香港的时候还是像个阔老太太的。每年春节,舅公都给她一个大红包。她不要整的,要舅公给她换成零钞,她再分装成大概二十港币的小红包,大年初一散给乞丐们。舅公也说过她,说给个意思就好,五块十块也可以包成红包了。曾祖母不肯,说十块钱根本不顶事,二十块钱才能用一用呢。

既然她这样说,儿女们也不好讲什么,总之钱是给她,她自己愿怎么用就怎么用了。奶奶跟我讲的意思,也不外乎是曾祖母命够好,心也够宽,傻人有傻福。我呢则很羡慕拿到红包的乞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羡慕拿红包的乞丐呢?因为小学的时候我是没有零用钱的,不存在这个概念。后来总看见同学们拿几分钱一毛钱买各种细小的零嘴,才知道还有这回事。当年没有零用钱的我,偶尔能在放学路上捡到分币,都扔在储蓄罐里,不知道攒了多久,后来倒出来一大把,数数居然有差不多两块钱。我就在那反复玩来玩去,很有葛朗台的快感。

现在回想那些所谓零食,不吃也罢,都是一些奇奇怪怪充满色素和调味料的小东西,除了烤红薯。最开始的时候烤红薯只要一毛钱起就有,不过很小一块,两毛钱就很大了。后来慢慢升到五毛,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价。现在没有一两块钱根本买不到吧。

所有零食里面,奶奶力推烤红薯,隔三岔五去学校接我,就在校门口的摊子上买一块让我解馋。我一边吃,她一边跟我讲红薯多么多么好,既便宜,又好吃,又有益身体健康。舅公小时候,曾祖母不大管他,就由我奶奶拿个小勺,在煮好的红薯上刮泥,喂给舅公吃,从小喂到大。讲到这里,奶奶就会很雄辩地说:红薯喂大的孩子也一样壮,一样有出息!

奶奶有时还在家里用红薯煮糖水、煮粥,我吃得很欢。直到我来了德国,她还要在电话里问:德国有红薯吗?我说居然有,但是很贵。她说,贵也要买嘛。。。(以下省略红薯广告及技术细节探讨500字)

点评

看到这段大笑,我也是爱吃红薯的,来了德国,居然有,但是很贵!还是常买来煮糖水!哈哈哈  发表于 2013-10-20 07:27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ijlisis 于 2013-6-15 23:33 编辑

总的来说,奶奶眼中的曾祖母是个不靠谱的妈,她自己穿高跟鞋涂花露水,扔着一堆大孩小孩满地乱滚。但是曾祖母也是有家教的,虽然简单粗暴,但是行之有效。她的魔咒是:“看的人不许吃!”

场景是这样的:假如有客人来家,按中国人的礼节一般都会拎着点吃的东西,而在很多反面典型的家里,熊孩子们就流着哈喇子对那些食物虎视眈眈,有的甚至动手动脚,都快爬到客人身上去了。曾祖母绝不能容忍这种丢脸的事发生,因此就反复打预防针,告诉小朋友们,对于客人拿来的东西,“看”和“吃”只能选一样,如果谁在客人在场的时候觊觎那些东西,那么等一下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就没有ta什么事了。要看的尽管看!

因此客人拎着东西进门会发现事情很反常,孩子们全都移开目光,恨不得顺着墙根溜走,这是一种多么奇异的生态。。。

奶奶也致力于杜绝下一代的“馋痨相”,但是采取的方式属于温柔的——让你一次吃个够。我爸小时候还没有这个条件,只能说基本管饱。我小时候物质就丰富了,我爱吃什么,奶奶就会直接给你密集吃到讨饶为止,然后她再及时点题,明确宣布:就是为了防止你在外人面前对食物表现得太急太稀罕,钦此。

因此后来,我跟她一起出门也变成了“不敢看”,生怕多看什么吃的一眼,她又给我排山倒海。喜欢的食物要不要说,更是一个值得纠结的大问题。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3-6-19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爬完了。LZ,你那么多故事,看下来,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家中几代都是乐善好施的人,所以门风福祉都很不错。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2 21:50 , Processed in 0.07588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