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活在记忆里

读经典学中文是不是已经被证实不能用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9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幻 发表于 2014-5-29 16:58
孩子读经用大字本是对的。因为对孩子的眼睛好。但是有没有拼音是无妨的。甚至在海外,我们还要为已经 ...
可以看看您所在的地方是否有读经班。有机会来汉堡或者南德国或者米尔海姆参加一次读经营最好。能拷贝很多资料,通过交流收获很多经验。  发表于 2014-5-29 21:41


参加读经班,也考虑过的。但是几方面原因,没有去。
一来离得太远,二来家里的老二也离不开人,去不了。
再有就是孩子的基础还太差,说中文都说不成句,平常基本不说。我刚刚开始教他学汉字,半年才学了一百来个字。读经班好像也没有适合他这种程度的。
另外,我个人认为,学习贵在坚持,只凭一两次集中读经而平常不学的话,很快就忘了。
所以,我准备自己在家和他一起读一些经典,试着让他背一下。这样,最起码可以让他多开口说说(或者说背诵一下)中文,改善一下他的发音和语调。

如果真的看到有合适的机会或者合适的课程,我还是愿意带孩子去参加一次的,至少让他体验一下中文的氛围。哎,我家孩子一年里都看不到几次中国人(中餐馆的除外)。

点评

请看楼下老倔驴的回复,都在点上。尽量来参加吧。很多外地妈妈都是为了老大而拖着老二连续来汉堡参加读经营。读经班的氛围浓厚,孩子容易上路,能让你在家单独带孩子读经的效果成倍增加。  发表于 2014-5-29 22:27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2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29 23:02
参加读经班,也考虑过的。但是几方面原因,没有去。
一来离得太远,二来家里的老二也离不开人,去不 ...

带着老二一起去~很多妈妈都是带着一个大的拖着一个小的去上课,我也带着几个月大的老二去汉堡。
读经的好处就在于不要求孩子的基础,什么程度都可以开始,你可以仔细看看李伟霞的那篇文章,我第一次见她儿子的时候几乎一句中文都讲不成句,现在不仅听说没问题,认字也很多了。
读经营的效果远不止那几天的效果,每次读经营过后产生的积极作用都可以影响之后的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当然平时在家里读也是不能少的。
我觉得开始不必要求一定要让孩子跟着背,开始你读他能听着,能坐下来安静的听着,再跟你读,再到能指读,只要他肯读,一般读到二三十遍的时候他自然可以背了。

点评

太对了。  发表于 2014-5-29 22:24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很多话要说,所有的回复都看下来,觉得大多数想说的话都已经被前面的妈妈们说过了。

前面有妈妈有些不支持读经的妈妈我觉得对读经有很多偏见和误解:

有人提到说读经的妈妈是心急火燎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之类的话,我觉得完全搭不上关系。语言不过是一门基础工具,就算双语都好或者三语都好最多不过是个好翻译,跟成龙成凤实在没什么关系。

有人说不想让孩子读不能理解的东西,我的观点是,越小的孩子越不存在这个问题,你让孩子读“道可道非常道”或者读“小白兔白又白”对小小孩是一样,不存在理解和难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大了以后会有改变,但是有多少人见过很多七八岁甚至十来岁的孩子大声快乐地重复广告词或者自得其乐地唱着什么“爱”啊“情”“伤”啊之类的歌呢?难道小孩子是因为理解了才这样做的吗?大些的孩子在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后完全可以穿插给孩子讲一些所读内容里涵盖的故事,这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可讲的内容很多,在没有讲过之前你怎知孩子是没有兴趣的呢?

有人提出国内有地方一天读经七八小时,一年到头就是读经。我觉得太以偏概全了。我认识的人里面没人能做到这样,也没人这样做,甚至没听说谁支持这样做。大多数家长是以引导为主的,如果强迫,就算能强迫十次八次、一个月两个月,长期的话很难做到。

还有关于归属感的问题:我总觉得一个不会本民族语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知之甚少的人是很难有归属感的。即没有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也没有所在国家的归属感,即没有本民族的人认同也没有所在国家人的认同,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凄怆啊!而一个不能熟练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是很难深入了解每本民族的文化的。每次看着我们学校里十几岁的孩子旁若无人地大声地用一口流利的德语相互交谈着,而上课的时候(不是我们班的学生)中文结结巴巴讲一句完整的话都费劲的时候,我就从心里为他们感到悲哀。

关于是否强迫的问题,我觉得适当的压力是完全可以的,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习德语,上学了不喜欢做作业,不想去上学家长也可以做到不施加压力吗?

就我见到的例子来看,大多数孩子(家长方法得当,能坚持下来)在读了一段时间后会一定的产生成就感:比如认识了一些字,能背诵部分内容等,这时孩子是有兴趣的,是乐于读的。而且孩子是非常乐于重复的,可以说是乐此不疲。我观察我们班上的孩子基本都是一篇内容刚开始时是有难度的,一旦孩子已经熟悉了,哪怕只是耳熟了,这时孩子是很有热情的,等到孩子能经过提示跟读或跟背下来,孩子的热情简直是你不让他读不让他背都不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进步不仅我可以感觉到,孩子自己肯定也是有体会的。比如我们班上的孩子,大多中文基础很差,跟读一句七个字的句子,基本是前三个字还清楚,后四个字基本就咽肚子里了,所以开始时我经常得把一句话拆成两段带读,然后再整句读下来,这样一句话孩子就可以都读清楚了,再几遍下来孩子就能经过第一个二个字的提示后自己接出后面的内容,然后做到自己能背诵。可想而知,孩子自己体会了这个过程,也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我并不觉得学习中文一定得读经,大多数读经的家长也并非不了解的人想象的那样就是读经读经,事实上也是很多方法并行。但是用其他方法教孩子学中文,不管什么方法,如果完全不施压就可以让孩子完全自主快乐地学中文尤其是识字,恐怕很难做到。有些言辞激烈反对读经的家长,我觉得对读经缺乏了解,不了解你可以不支持不认可,但一个对读经不了解的人是没有发言权抨击读经这件事的。

语言学习就是这样的,开始时难免枯燥,一旦熟练了,乐趣就来了,而且越熟练乐趣就越多。语言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事情,套用老话说是“不怕慢,就怕站”,不仅要一步一步来,而且还得坚持,慢点没关系,不管哪种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坚持就会有成绩的。见过好几个很早参加我们中文亲子班的,来了一阵子就不来的,当然有很多不能来的理由,后来又读经,来了一阵子又不来的,当然也有很多理由,再后来去中文学校,来一阵子也不见踪影的,同样也有很多理由。如果总是有很多理由很多要紧的事大于学中文这件事,不管是否是读经学中文,最后都将是一无所成。

最后,我想用一句最近看到的一句深有体会的话结束:焦波他娘,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妇说的一句话:“要做成啥事都和推磨一样,一步一步来,反正走一步就少一步”。

点评

太棒了!  发表于 2014-5-30 11:11
中肯,实在,大赞。  发表于 2014-5-30 07:15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30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倔驴 发表于 2014-5-29 22:16
带着老二一起去~很多妈妈都是带着一个大的拖着一个小的去上课,我也带着几个月大的老二去汉堡。
读经的 ...

我家在巴伐利亚南部,去汉堡实在太远。首先我得承认,出门一周的路费加住宿,不是随便就拿出来了,但这个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那么远,我自己带两个孩子的话,我觉得我没那个能力,而且老二现在不可能跟着上课,她只能捣乱的,带着她,我也不可能跟着上课,那么老大能不能在那里坐得住,就又是个问题。把老二放在家里,也不现实。再要么,就得全家出动,一起去,那个难度也不小。总不能我和老大去上课,让爸爸和老二在外面逛一个周,再说老二肯定也不肯的。
看了李伟霞的文章了,我的结论是她受了读经营的启发,开始了中文教育,真正的成果还是在于接下来几年的坚持。
所以,我支持读经,有方便的机会能参加读经营,我是愿意的,但不是不惜代价非去不可。我相信,不管学什么,不管怎样学,贵在坚持。只要每天付出那样多的时间和努力,读经也好,别的学习方法也好,都能取得成绩的。
我现在想开始用一些这样经典的书,主要是因为这些书比较适合诵读,琅琅上口,或许孩子会喜欢。我发现他们对于中文的童谣或者歌曲还比较喜欢,能记住。而故事类的书,他们虽然喜欢,但只是喜欢情节,要诵读不太适合,所以,对于他们自己说中文的帮助不大。
老大半年多以前,就是基本不懂也不会说的状态,这半年已经进步不少了,虽然还是基本不说,可是能听懂的,已经多了很多,字也学了些。进度很慢,因为学习的时间太少,他玩心太大,每天我都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么多想玩的想学的东西,时间都分不过来。想安静坐下来一会儿,还有老二要捣乱。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学习背诵,或许是个好办法。那样,不必正经八百的坐下,而是随时随地,像唱歌一样的,就可以进行。前提得我先能背过,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背,这样老二也可以加入。这是先解决他们开口说中文的问题,认字的话,是下一步,他们背诵,能进入状态的话,就再坐下来慢慢教了。

点评

如您想参加读经营的话,有时我们可以找到汉堡的家庭来接待。支付较少的住宿费用即可。  发表于 2014-5-30 16:43
说到要点了!坚持就好!小孩子读经,形式不拘。坚持就好!有问题请随时联络啊!  发表于 2014-5-30 07:19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30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ananbear 发表于 2014-5-29 10:11
因为它有儒家道家的思想,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比较谨慎。圣经够了

这个担心我觉得没必要。
思想文化本来就是多元的,就算冲突也没什么不可以,诸子不也百家争鸣吗?各有各的论点论据。中国历史说是盘古开天辟地,欧美说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从小就被一种单一的思想灌输我不认为是好事。很多人物为孔子那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做积极正面的解释,我觉得大可也不必,孔子是圣人也不是神仙,貌似玉皇大帝也犯错的吧?如果家长认为这句是糟粕那就表达你的观点,让孩子知道圣人也不可能都是对的,老师教的东西也可以保留怀疑探索的态度。如果家长认可那些积极正面的解释,大可按照那样的解释跟孩子解释。如果家长对此句话不确定,也可以大方讲出来,古文言文基本都缺少前铺后垫,语句又简练,还没有断句,真正的意思有时就是很难确定的,孩子自己也可以自己发挥。
保持一种怀疑探索的态度好过对所学的东西笃信不疑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30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30 01:04
我家在巴伐利亚南部,去汉堡实在太远。首先我得承认,出门一周的路费加住宿,不是随便就拿出来了,但这个 ...

南德你可以看看ID“期待诗雅”那里。

我看你的签名栏,儿子已经6岁了,今年也要上小学了,他要学习的就是得离开妈妈自己学习了,我倒是觉得可以试试呢。2岁的孩子你可以带些玩具,只要不影响正常上课就可以呆在教室里,很多妈妈也都是这样做的。如果老大适应了自己上课,你当然可以带老二出去玩。

贵在坚持说得太对了,经典适合诵读说得也太对了。如幻的点评你也可以参考,因为读经营的氛围很好,比你自己在家里孤军奋战要容易多了,而且好的读经班里的孩子整体状态很好,你的孩子也更容易进入状态,你会发现读经营后和孩子读经变得很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自己在家里坚持读经,还是不辞辛苦不顾花销一拖二的跑去读经营的原因。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30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儿登记了一个账号,却不能发帖。今天可以发帖了,发现前面的妈妈已经说的很好,都说完了,他们的经历对每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可引起共鸣,无论是实的-学中文的效果,还是虚的-对于自身在心灵为人上的成长。

我在澳洲,儿子快6岁了,我和儿子读经快3年了,基本上是自己一个人在家读的,前一个多月因为条件基本具备因缘巧合才开始招了邻居和朋友的孩子一起读。我的孩子并没有因此损失快乐活泼,而且多了一份对圣贤的向往之心。有时候会说:“谢谢妈妈教我这些好东西。” 班上的其他小朋友读了一个半月了,现在看见我就开始背论语,看来读经对他们并不是痛苦的事情,有时要为他们这种不判断的天性而感慨,这种无分别心我们已经丧失很多了。还有的妈妈说哪天不读经还有点难受。当然读经是要下功夫的,但哪件事不需要呢?功夫不负有心人,而读经,基本上你很快可以体会到这句话所言不需。

我走上读经之路跟小儿学好中文的目的有很大干系,但最后能坚持着读却是更“虚”一点的原因-因为经典本身带来的惊艳之感。国学基础基本是无的我,在并不怎么能读懂的情况下还能时有点滴触动而惊叹,这些书真是智慧之书。古圣先贤的生命状态值得向往,这些人生智慧可以带来好的生命状态,我想要我的孩子能拥有这样的状态,虽然这效果可能要在多年后才能显现,我已经可以不退转,读经只是第一步。学好中文在我心里变至次要地位,变成读经的一项副产品而已,虽然这项副产品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是通往古人智慧必须有的东西。我不太检验他的认字与读书,相信已经不差,读新的论语基本上没什么生字,自己可以开读新内容,因为读着带拼音的版本,他对拼音感兴趣,给他看了一个教拼音的动画片,虽然没有看完,因为有读经认字的基础,读了几篇论语下来,自己就会拼音了,所以现在碰着生字也能读个大差不差了。

在今天的我看来,不教经典我不知道教什么能这么让我心安。推体育,推才艺都不足够。而且我觉得因为读的是经典才更容易坚持,因为读的时候你自己能有相当的收获。读经典也在慢慢改变我的生命状态,古圣先贤(不光是中国的圣贤哈,智慧原来是一样的,他们都在说同样的事。)的句子让我由浮躁慢慢安静,从迟钝到很快能觉察到自己的心行的不正,...修行之路还很漫长,但我变得安心,因为我开始知道方向,知道人生中什么东西更重要,我决心继续在懵懂中前行。

一件事让这么多人喜欢一定有它的缘由,你不喜欢是因为你不了解。来这里反对读经并讨论的妈妈相信心中还是对读经有所纠结,不然也就不用反对直接不读就好了。请冷静的想一想,你心中纠结的是什么。去了解,去做,去读一本经典都可以帮你作出选择。无论怎样选择-放下还是拿起,只要心安,不再纠结就好。希望这么多讨论可以帮助理清思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30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30 01:04
我家在巴伐利亚南部,去汉堡实在太远。首先我得承认,出门一周的路费加住宿,不是随便就拿出来了,但这个 ...

可以在网络上跟大家学习经验,做起来先,很快就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了。祝福。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30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4-5-30 01:04
我家在巴伐利亚南部,去汉堡实在太远。首先我得承认,出门一周的路费加住宿,不是随便就拿出来了,但这个 ...

您不用背过,只要教读就可以了。多读是背诵的基础,但不用以背诵为目的。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六个字:“小朋友,跟我念”---来自王财贵教授的演讲“一场演讲,百年震撼”。建议您先看这个演讲,文字版或者Video版,当年我摸索过程中碰到这场演讲的资料真是深受震撼,之后读经变的轻松和愉快多了,方法对就只要下功夫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5-30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2岁10个月男孩妈妈,读经教育实践两年了。

本帖最后由 rincon 于 2014-5-30 06:59 编辑

也来冒个泡~噗噜~

       看到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火药味都闻到了一点……

       本着不争论的大原则,就让我自说自话吧。以下写一点我家读经教育的经历(我尽量简洁哈)。

       1.本科时(10年前?),经老师老师看了王财贵教授《北师大演讲》,大受触动,继而对诸多门派的儿童教育学说萌生出学习的兴趣。

       2.读研时,和有孩子或没孩子的同朋们一起了解了更多读经学堂的情况(当时有在诸如孟母堂做老师和绍南出版社工作的同朋等,也好几次和王财贵教授见面取经——这个使我们对方向的把握有了信心!),后来我们也办了小小读经班。

       3.结婚后住到国外只好自己一人努力,怀孕时有读经胎教,小孩一岁多(现在快三岁)开始读经学习。每年夏天回国内的读经学校学习并和来自两岸三地的妈妈们交流经验。每天被读经学校的孩子们所感动,更坚定自己一定要做一个给孩子真正幸福的妈妈。诸多或有趣或神奇的小故事很多在此不赘述。

       4.现在家中小朋友快3岁(重复请删掉),尽可能地每天给他读经(以中文为主,莎士比亚等外文的为辅)——其实这个阶段辛苦但也跟着受益的是妈妈。玩起来很疯的一个娃,“学习时间”时能坐下来不玩玩具地跟读(刚开始他是默默画画地听我读)一小时——忙碌的周末就5分钟也行,不定时地盘腿静坐10分钟(用闹铃计时。静坐主要是为了让他奠定一个健康的好习惯)。
        这呀那呀的他是会背一些了,而且他还有比我先背下来的时候。但我还真不强调这个,读了十遍以上的内容……哎,会背就背吧。
        平时生活细节的礼仪方面也有提点吧,具体做法也是跟读经班的老师们学来的。
        如果有人说读经跟品德没关系……这个这个,就以我这几十年的所闻所见难以苟同。当然不是背了两则论语坏孩子就180度大转弯。但正如一句老话:人不能跟他人比,要跟昨天的自己比。经常读经的孩子,正能量会进入他的血液里水到渠成。小树苗要想长得高首先得往下深扎根。
     
       5.每天提醒自己:真的爱孩子不是尽做让他高兴的事、越看越感其可爱要一颗糖给两颗吃,那是情执不是智慧。
         诚如季谦先生所言,经典的内容现在不懂没关系,背下来有一生的时间可以慢慢可以懂,真正的经典不是读懂的而是被经典自己冒出来教懂的——这话不虚,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体验——那时就会是真的懂、而不只看了译文后“知见上”的懂。
         知道自然分娩很痛——那只是知见的懂,经历了那种痛才是真的懂。被电视台采访的孔夫子的后人说其墓前都不长杂草不需要特别打扫。当然了,这就是万圣之师的功德力,就像修了一座桥能利益及后世人,就像一个80岁老婆婆遇到危险前竟喊出声“妈——!”一样。妈妈的爱的功德力,给孩子一生也忘不掉的安全感。

       6.虽然读经教育现在在内地台湾和有华人的地方都有星火燎原之势,据我所知道也有偏激或有误的一些做法出现,那很令人遗憾,但也感谢他们侧面为我们证明证伪。也希望有兴趣于此的父母能擦亮眼睛。

       7.最后,吃水不忘打井人,感谢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路提携,更感谢王财贵教授(季谦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推广读经教育。至少极大利益了我和小孩。(请顺便联想“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那则小故事,哈。)

        
        鉴于我的世界一直都是读经的声音,所以可能反而没有写的很应景,看不明白的人们,抱歉浪费了你们的时间;看出了怒火的人们,让我们“揖让而升下而饮”吧其实您拂袖而去我也“人不知而不愠”只是因为对读经教育有够信心;看出了喜悦的人们,那就一起读经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07:08 , Processed in 0.237507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