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海关就有几部私家车充当taxi,因为短短3公里路没有公交车,所以我又花了3个欧元才来到Pogradec小镇。这里的一切确实让我大吃一惊。 当时的对外联络部部长耿飚透露,从1954年到1970年代末,中共给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共计90亿元人民币。每个阿尔巴尼亚人能摊上4000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县团级干部起码两年的工资。单单就化肥来说,中国援助建造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每公顷地平均摊到四百公斤,远远超过中国自己化肥的平均使用量。当时阿尔巴尼亚人连手纸都用的是不远万里从中国运来的。
中国的援助使得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就像宠坏了的孩子,把开口向中国要东西当作家常便饭。霍查就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像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阿共第二号人物谢胡也说:“我们不像你们要,向谁要呢?”这样慷慨的援助让他们在几十年后拥有这种所有的货物陈列在一起的商店,和山东的农村一模一样。 等车的时候遇到一个爱尔巴桑大学的学生,没寒暄几句,就开始长篇大论地和我介绍他们和塞尔维亚人的不共戴天之仇。不过惊呆我眼球的是,等了半小时没有车来,他决定回家第二天再走,临行前告诉了我大致的价格,并再三叮嘱如果我心里没底,驾驶员会欺生要我10倍的价格。 坐上车我才知道他的用意,这国家的城际公交车没有车票,全部是司机报价。更加奇葩的是小城市根本没有车站,随意划一块停车区域大家都约定俗成地在那里等车,至于车到底停哪里,什么时候来全部是约数,你问10个人能有10种完全不同的答案。比如你完全看不出来这里就是法罗拉Vlorë的车站。 补充一件在爱尔巴桑换车时候的趣事,一个出租车司机看我外国人,就骗我说这么晚已经没有去南边的车了,让我花公交车10倍的价格坐他们的出租车,我将信将疑地跟他们走,由于我走得慢和他们离开一段距离,他们开车门清理车内杂物的时候一辆去法罗拉的公交车驶来,恰巧停在他们的车后,我假装以为这就是他们的车上前问司机到不到法罗拉,然后一个箭步钻进车厢,出租车的司机立马就找公交车司机开始推搡吵架,虽然听不懂但是能感觉到是在破口大骂,周围的阿尔巴尼亚人却习以为常毫不在意,一个劝架的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