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有同学举了个很励志的人精故事,但我觉得有必要提下,打工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走不一样的路不意味着没出息
俺也来举几个活生生的Bio德国人在德国的例子
一哥们本硕读的生物,谈了个同班女同学,银子不够使,正好看到某教授招聘助理的条,于是去了,可那教授是搞药学的,专业不大对口,但为了钱,先做了再说。很快硕士毕业了,学生物的大家都知道没个博士头衔不好混,正当这哥们懵懵懂懂不知何去何从时,教授伸出了橄榄枝,收了他做博士生。其实此教授非等闲,药业界享有盛名。又几年过去了,这哥们博士毕业了,凭借教授一纸推荐书,轻轻松松拿下北威州某世界药业寡头研发部的位置 (大家应该猜得出是哪家了吧)。春去秋来这哥们最后成了研发部的头。除了不菲年薪,这哥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专利。那公司每年的专利申请数就三位数以上。他是一项非常有市场价值的专利的Miterfinder,每年都从专利上拿不少钱,可以拿20年。这哥们的发迹史除了自身天赋外,关键点就是他做学生工时认识的伯乐教授了。
另一个哥们觉得自己很有艺术细胞可怜老爸是技术宅也不能在艺术之路指点一二,于是高中毕业从南德跑到北德寻梦去了,可惜很不顺,最后阴差阳错学了建筑,这个多少算跟艺术沾点边吧。读书时认识了他现在的老婆,做帽子的,倒是更跟艺术更沾边。大学毕业后LP说要去杜塞,说是因为离巴黎近。好吧,这哥们为了爱情就跟着老婆来到了杜塞,先在一家Ingenieurbüro做建筑师画图纸,若干年后跳到杜塞FH做讲师,十年后又跳到一家很大的建筑公司任杜塞的Geschäftsfüher,(如果在杜塞读FH建筑的应该也猜得出是谁了)这也算得上步步小升吧,可惜好景不长,10年后杜塞分部被关了,他也就在中年之际华丽丽失业了。看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这哥们这辈子完蛋了吧。哈哈,非也,德国版小任正非从此诞生了。这哥们干脆自己成立建筑公司,找了个合伙人,他管技术,合伙人有人脉,借着德国近十年房价飙涨,杜塞各处造房子的春风以及几十年来职场积累的经验人脉,赚了不少,杜塞很多建筑都出自他手。
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任何选择都可以正反举很多例子,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质疑走不同路的人呢? 而且我遇到的真正的大牛,都是非常低调,虚幻若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