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外行开口之前做点功课比较好。
ARM是无fab厂商,现在很流行。对应的有台积电等是只代工不设计。分工不同,各有所长。无fab的半导体企业多了去了。红的发紫的高通和联发科,AMD,以及大陆的海思等,都是没有fab的。比如AMD,以前当然是有制造能力的,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把制造剥离独立出去成立了Global Foundry,今天的AMD也是无厂纯设计公司。
各大厂商都剥离了半导体业务,西门子分离出了英飞凌,飞利浦分离出来NXP,摩托罗拉分离出来Freescale,表明半导体制造是个风险非常大的行业。中国大陆现在到处上生产线,那是因为中国的企业不需要考虑风险和亏损。换句话说,人家玩过了的东西,中国只不过跟在后面再玩一遍。
全世界的CPU市场,台式机是美国的英特尔和AMD,移动市场是英国的ARM,讲英语的民族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全世界的电子大脑都讲英语。
而且我很奇怪你为什么说罗罗是小众(全球一半客机装的罗罗发动机,这叫小众???),而且只是设计???罗罗怎么可能只是设计公司?罗罗的工厂在本土,德国和美国都有。至于MTU大家当然知道,请问市场占有率多高呢?中国俄罗斯乌克兰也都可以制造航空发动机,只不过可靠性不过关。有啥可以拿出来说事的?
还需要再举几个例子吗?
德国瑞士制药是强项,不过英美更厉害。英国的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是全球第二第三制药企业,设计和制造重点都放在英国本土。排名第一的是美国辉瑞。
制药,航空发动机这些最高科技,利润最高的行业,英美是排在第一的。这也符合英美的国策,即把最尖端的制造和科研留在本土。
日化方面联合利华是英荷联营的,宝洁是美国的,渗透到全球所有消费者。哪一个家庭会没有它们的日化产品?
不过具体到个人身上,我承认德国的民生更好,尤其是对于工程师这个职业。普通工程师的收入肯定也是在德国收入更高,尤其是德国具有优势的汽车行业。所以要根据所在行业来具体谈。
但是泛泛说英美制造业空洞化,那绝对是无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仍将由讲英语的民族来领导。德国人和德粉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更不要幻想能凭借欧盟这块遮羞布一统欧洲。否则就是第三次重蹈覆辙。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警告?因为欧洲大陆德国经济一枝独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是一个拿不上台面的原因就是德国是欧元的最大受益国。德国是出口型经济,出口占了GDP的一半以上。不断贬值的欧元让德国的出口商品变得很廉价,因此更受欢迎。
但是有人受益就必然有人受损。希腊等国因为使用欧元,失去了让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来还债和刺激经济的这个重要手段。因此希腊等已完全沦为德国附庸,仰仗欧盟(实为德国)的金援苟延残喘。说穿了德国就是以邻为壑,还打着欧盟的旗号大谈政治正确得了便宜还卖乖。除了经济,政治上德国也捞了不少,张口闭口欧盟如何如何,避开了战败国这个身份。
所以德国拼了老命也要保欧盟这块招牌,而且毫不忌讳的把统一欧洲写入宪法,并且嘲笑英国退出欧盟。但是德粉们可能忘了,如果欧盟只是让德国受益甚至还让邻国受损,那么必然就不会稳定。一旦欧盟倒台,德国就会被打回原形。欧盟是德国的命根子,但是对英国来说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且人家主动退出直接宣战。谁强谁弱还不明显?
这些扯远了一点。有人说英国人是红脖子,我看倒是德粉们忘记了什么叫“汉斯”,一群不懂世界潮流的任劳任怨的德国老百姓在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精英领导下连续两次招致灭顶之灾。今天的莫特勒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靠着欧盟这块遮羞布又来搞第三次想要征服欧洲,除了问问其他欧盟成员国同意不同意,更要看英美俄的意思。认识不到这一点,那就太可悲了。
所以我对德粉的忠告是,珍惜德国的社会保障,老老实实做一个二流大国。不要幻想什么打个欧盟的招牌就能跟英美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
什么英美制造业空洞化这种论断都出来了。。。德粉们就这个水平吗?就靠这个去超英赶美吗?现在德国本土上是谁在驻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