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0|回复: 0

[科技新闻]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连续四年布局前沿科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上观新闻
今天的《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了一则消息,即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主题是“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

在学习时,习近平强调:

其一,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二,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慢慢来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

需要说明的是,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已经多次就前沿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体学习:

    2017年12月8日的第二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2018年10月31日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主题是“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

    2019年10月24日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学习的背后,都是在就前沿科技问题、核心技术等问题展开布局。

比如,在2017年的那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

再比如,去年10月的那次集体学习,习近平说,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在16日的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这样表示。

讲解者薛其坤

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了解世界量子科技发展态势,分析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形势,更好推进我国量子科技发展。

据《新闻联播》画面显示,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讲解的是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





薛其坤,男,汉族,1963年12月生,今年57岁,山东蒙阴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学、自旋电子学、拓扑量子物理和高温超导电性。

薛其坤曾带领团队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在过去40多年发现的最重要的全新物理效应。

一个背景是,量子技术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报》曾在一篇名为《俄罗斯加入量子战局》的文章中提到:

欧盟于2016年宣布启动10亿欧元的“量子旗舰”计划,预计将在几年内产生技术示范项目,如硅芯片上的量子处理器;德国于2019年8月宣布了6.5亿欧元的国家量子计划;中美两国也在量子科学和技术上投入数十亿美元。

量子时代

薛其坤在现场讲了什么,又提了哪些意见建议,官方并未披露。不过,有一个信息值得参考。

在9月22日的“2020创新之源大会”上,薛其坤曾对外深度剖析了未来的量子技术。

他认为,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真的来了。



这个问题到底有多重要?

薛其坤解释说,量子技术的应用将给高密度、低能耗的信息存储带来充满想象的空间,指甲盖大小的存储器就能够存下全世界所有的数据。

而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将极大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可谓是信息处理的“核武器”。

他认为,要加强量子信息技术的三大领域研发。

“其中,量子计算包括硬件、算法、操作系统和软件等是核心,量子通信包括密钥分发等是重要手段,量子测量、传感和计算是应用最广泛的方面。”

他提到,将来有望打造全球量子互联网,使人们从电子时代跨越到量子时代。

“通过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导航、量子探测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形成通达全球的安全通信、算力重组、高灵敏传感、高精度时空基准等应用,打造量子基础设施网络。”

布局

习近平提到,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

他说,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存在不少短板,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强我国科技应对国际风险挑战的能力。”

在现场,他还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比如:

    培育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

    在组织实施长周期重大项目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

    加快营造推进量子科技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保证对量子科技领域的资金投入

    加快量子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一批量子科技领域的高精尖人才

    要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给他们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勇挑重担

去年10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曾作了一个类比。

他说,“量子计算机好比刚诞生的热兵器,使用火药的热兵器刚出现的时候,威力可能还不如弓箭等冷兵器。但是,在某一个点上,热兵器胜过冷兵器一筹,从此以后可能就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下好先手棋。

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 中国科学报 光明网等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政知见 蔡迩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4 22:40 , Processed in 0.060120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