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74|回复: 1

[国际新闻] 外媒:35岁是认知能力的顶峰?至少在国际象棋中是如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9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参考消息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0月20日报道,奥地利棋手威廉·施泰尼茨于1886年夺得首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时年49岁。现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挪威人芒努斯·卡尔森则是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他在达成这一目标时离23岁生日还有几天时间。以上两个是极端案例,但对施泰尼茨胜利以来数以百万计的走棋的研究却指出这样一个趋势,即虽然认知表现达到最佳的年龄越来越小,但与130年前一样的是,智力的这一特殊表现形式依旧在35岁达到顶峰。

德国慕尼黑大学研究员乌韦·松德表示:“国际象棋是一项认知要求极高的任务。”松德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收集了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举办以来的所有棋谱。他们的目标是利用这些棋谱来衡量认知能力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辈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松德表示,除了这个“不因时间推移而改变”的游戏外,没有任何工具可以衡量智力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的演变情况。而且,冠军赛还记录了这些杰出棋手在各自职业生涯中如何走棋的所有信息。

他们分析了1890年至2014年的冠军赛中超过2.4万盘棋局的所有走棋(除了前10步),涉及20位世界冠军和821位对手的160多万步走棋。为确定每盘棋局的质量,他们将最优棋步交由一台强大的机器评判。松德指出:“使用国际象棋(计算机)系统让我们得以拥有衡量认知能力的客观标记。”

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科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两种实际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他们检测到认知表现的演变情况呈驼峰状:走棋表现在头几年不断提升,直到35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平稳但实质地下降。松德强调称:“其次,这一特征在我们数据库的所有棋手中都以实质相似的方式重现,并且时期效应(特定时期的走法)似乎没有造成影响。”

报道称,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驼峰状曲线逐渐变宽。松德说:“当我们按出生年份分组时,发现年轻群体的整体表现更好,并且更早地进入高峰期。”驼峰还在,也是在35岁左右,但前后接近20年。此外,年轻一代的平均成绩高于前辈。研究指出,生于19世纪最后几十年的棋手的走棋中,有44%被机器认为是最优棋步。而在1970年以后出生的几代棋手当中,这一比例上升至52%。

报道指出,研究作者否认他们削弱了经验的相关性,但他们的确认为,经验与年龄的关联逐渐走弱。松德认为:“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质疑经验的价值,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知道,随着计算机和国际象棋程序的出现,国际象棋的备战和练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的数据表明,人们现在成长的条件,包括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会影响到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编译/李子健)

来源:参考消息网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0-10-2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这个东西高深莫测,但是毕竟是人类社会才有的东西。 比如量变到质变这个哲学观点,对机器就不适用了。 人类用30年达到的智慧高度,机器给你压缩到了几个小时就破功。 以后变化最大的,应该还是哲学体系,而哲学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很多学术体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4 22:07 , Processed in 0.05811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