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4|回复: 0

[国际新闻] 美国新冠泛滥的背后,是自由的泛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毕大费
毕大费/文



美国钟南山,抗疫队长安东尼·福奇,近日接受美媒ABC采访时称:美国,不封城,也可以控制疫情,只需要公众遵守公共卫生措施。他认为,封城在心理和经济上,都有很多影响,我们不希望这样做。

突然觉得,美国疫情,如此糟糕,特朗普有可能真的是背锅侠!目前,美国空前泛滥的新冠疫情,有可能源于福奇对特朗普的观点灌输并产生影响。特朗普的错,在于他不肯戴口罩,给人们带来安全错觉。这是小错,而不是大错。他也从来没有呼吁人们不要戴口罩,他只是没有以身作则而已。

而美国抗疫最大的失策,却在于不封城,让人口自由流动,与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背道而驰。福奇坚持不肯封城的想法,他想做到公共安全与经济安全两者兼得,将防疫依赖于人们的自觉行动、自觉配合。福奇的想法,是不是很天真?很幼稚?

人性,是有天然的弱点,光靠自觉,真的能行吗?从福奇最初呼吁人们遵守公共卫生措施,到现在已经过去数个月了,起到作用了吗?美国新冠确诊,从当初日增数千,到日增数万,现在日增十多万,为什么毫无效果?因为,之前,人们从未有过自觉;将来,也决不会做到自觉。

如果没有外来压力的作用,比如严格的封城举措,想要人们能够自觉自律地做好疫情防控?除非是在做梦!除非大家都是圣徒!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早已颠扑不破地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是一个推崇自由的国度,人们有不戴口罩的自由,当然也就有了不遵守公共卫生措施的自由。1775年3月23日,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在一次演讲中说出一句名言: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美国人乃至西方人被这句话中毒至深,奉为圭臬,延续至今。梁启超将这句话翻译为:不自由,毋宁死!

由此推论:美国人宁愿患新冠死,也不愿戴口罩生。与此相似的另一个例证,他们宁愿自由的持枪,也不愿意被控枪,也就是说,他们宁愿被枪打死,也不愿失去持枪权。这两天从美媒报道中看到,由于特朗普支持者与拜登支持者互相不服,纷纷持枪上街闹事,美国商户于是纷纷将店门用门板封死,别看他们不敢做生意,用封门来防盗防抢防砸,但他们一样支持持枪、游行、抗议,他们享受自由的权利,同时承担封门的义务,封门行动是自由所馈赠的意外惊喜,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惊喜。

究其原因,美国新冠泛滥的根源,应该是自由的泛滥;自由泛滥的根源,则在于有一群人誓死捍卫自由的权利,包括特朗普,包括福奇,因此,他们共同坚持,决不封城。

某种角度说,美国新冠病亡者,不是死于新冠,而是死于他们的价值观。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生或者死,都是价值观的体现,与他国无关,与他人无关。

我们看美国新冠确诊1000多万,每30个人就有1人确诊;病亡25万,每40个确诊者就有1人死亡,觉得他们很可怜,值得同情。也许,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很多美国人也许正在鄙夷地想:你们封城,你们为了保命失去自由,你们才可怜,你们才值得同情,我们,这样,自由,赴死,很好!



思考至此,我开始有点想明白,钟南山与福奇,同样是防疫专家,同样深知新冠病毒的感染原因、过程与后果,同样深知截断其传播的最有效办法,同样具备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为什么却走出“封城”与“不封城”的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第一是侧重点不同,东方人想要的是生命健康,西方人想要的是自由翱翔;第二是目的不同,东方的唯一目的就是控制疫情,不惜代价;西方既想控制疫情,又想保持经济,还想维护价值观,想法太多;第三当然就导致结果之大不同!

美国著名政治家塞缪尔·亨廷顿,1996年,曾出版了一本重要的书,叫做《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从该书的观点与视角分析,无论是和平时期、局部小规模战争时期,直至现在的全球新冠抗疫时期,文明的冲突,始终贯穿与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秩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24 07:17 , Processed in 0.05722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