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94|回复: 0

[国际新闻] 缅甸冲突升级!美国等到了第一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4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瞭望军情
2月1日,缅甸军方发动“政变”之后,半个多月来,其局势走向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日,有大批反对军方、支持昂山素季的民众纷纷无视禁令,走上街头进行“和平”抗议,局势因此更加恶化。

位于缅甸北部地区的安全部队,开始对抗议民众进行鸣枪示警。

仰光街头,还出现了大批装甲车驱逐人群,示威者不可避免地和安全部队发生了冲突。

在地处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市,缅甸军方向抗议者开了枪,并当场逮捕了至少5名记者。

截至目前,缅甸军方使用的是实弹还是橡胶子弹,有多少缅甸民众因此伤亡,均无确切报道。

对此美国驻缅甸大使馆紧急发出了避难警告。

美国终于等到了缅甸军方的这第一枪。



缅甸“军事政变”成为新上任的拜登政府面临的第一场重大外交政策挑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在缅甸政局突变发生14个小时内,美国政府就缅甸事态发了三份声明。
第一份:要求缅甸军方“纠正行为”,释放所有被扣押者。
第二份:谴责缅甸军方行为是“对民主化和法治的直接攻击。
第三份:无论民主在哪里受到攻击,美国都将站出来捍卫民主。
在西方媒体普遍将缅甸事件称为“政变”后,美国已经迈出了制裁的第一步,那就是正式认定缅甸军方“政变”,并暂停给予缅甸政府的援助拨款。



不排除美国会以极端的方式介入
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相秒表示,不排除美国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介入缅甸事务,这有可能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从缅甸国内的问题变成一个地区性的安全问题。

为啥?缅甸军方不听话呗。

联合国认为,缅甸军方必须立即无条件释放昂山素季等被捕人员。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强调,国际刑事法院应采取行动,所有针对缅甸军方的选项都必须摆在明面上,呼吁安理会制裁缅甸军方。

对于联合国释放的强硬信号,缅甸军方选择了不闻不问,这让美国找到了借题发挥的机会。

缅甸军方突然封锁民盟总部冲突升级

当地时间2月15日下午,缅甸军警突然封锁了位于仰光巴罕镇区的民盟总部,16名民盟党员被困在办公室中。



据了解,此前缅甸军方在2月1日接管政权之后,已经于2月9日晚强行搜查了民盟总部,并带走了部分文件、办公用品、现金和银行存折。

缅甸上周二的示威暴力升级,警方不仅出动水炮驱散人群,还鸣枪示警。



缅甸示威暴力升级

此前被缅甸军方“关押”的昂山素季,本来在15日将会“露面”,结果临时收到法官通知,要持续“关押”到17日。

据了解,缅甸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分别被指控违反国家灾害管理法和进出口法,分析人士认为,缅甸军方通过一些并不重要的罪名,以达到在短期内剥夺昂山素季的权力,从而实现自己的“政变”目的。
律师说,昂山素季首次出庭将通过线上方式进行。



  路透社报道截图
所以,这一次,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成为美国等国家发动战争的借口。



缅甸局势很可能会失控

对于联合国释放的强硬信号,缅甸军方选择了不闻不问,这让美国找到了借题发挥的机会。
拜登一直在等,如果缅甸军方对抗议者使用武力,又或者是缅甸民众打响第一枪,美国便可大张旗鼓地介入缅甸冲突。
终于,美国等到了第一枪。
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出狠招必然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然后与英、法、澳大利亚联手围攻缅甸军方。
5.瞭望君谈三点看法
一是美国将不遗余力地在这起事件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重新向世界展现自己的“肌肉”,甚至不排除会动用军事力量进行干预。
二是拜登最想要的,是趁机重塑美国信誉、打造一个以美国为首的战略联盟,缅甸只是第一个目标。
三是当美国在缅甸驻军后,拜登就会对越南、菲律宾甚至是巴基斯坦下狠手。



各位若有什么看法,请在文末留言,一起分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3 15:21 , Processed in 0.348840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