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39|回复: 0

[国际新闻] 美国收割全球?中国明确拒绝!俄清空美债,印度却陷“美元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0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金十数据


美国受疫情影响最大,但与他国不同,美国靠着美元霸权,可以将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去年美国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钱,规模多达3万亿美元。而且,为了加速经济复苏,美国丝毫没有暂停的意思,还准备再次对世界经济进行“收割”,并在日前通过高达1.9万亿美元(约合12.2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法案。
面对此举,绝大多数国家无可奈何。不过,有一些国家,却采取了“鹤立鸡群”的应对方式,比如中国明确释放“拒绝收割”态度、俄罗斯进一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当然,也有国家深陷“美元陷阱”,被迫在疫情下增持美元。


美国印钞12.2万亿全球各国竞相跟随,争抢财富收割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27日,美国众议院审核通过了规模1.9万亿美元的新一轮经济纾困计划,旨在为美国家庭和企业提供经济帮助。由于常年借债发展经济,美国财政赤字严重,为筹集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美国势必将依赖美联储印钞提供支持。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国大量印钱的最后结果,就是世界各国跟着倒霉。
自去年3月开始,作为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的指标,美元指数大幅贬值,贬值幅度超过11%,这令许多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叫苦不迭,导致全球央行争相减持美元资产,其中美债市场一度出现大幅抛售的情况。


市场美元泛滥还导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暴涨,比如原油站上60美元一桶大关,铜价创了10年新高这意味着世界各国需要花费更多的外汇购买大宗商品,辛苦赚取的利润也被吞噬。
美元是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看着美国公然“收割”财富,世界各国几乎无可奈何。让各国更痛苦的是,为了保住出口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不得不跟随美元维持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继续提高政府财政负债然而这样一来,却增加了自身出现通胀和资产暴涨的风险。
引人瞩目的是,面对美国的“收割”,像中国、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却各出“奇招”,释放出“拒绝收割”的态度。不过,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是深陷“美元陷阱”,没有选择的余地。


中国拒绝收割,俄罗斯清空美债印度深陷美元陷阱”?
相比于美联储的无限量化宽松,中国更为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明确释放“拒绝收割”信号。今年2月初,中国央行相关代表称,2021年国内外形势依旧十分复杂,货币政策会坚持“稳字当头”,保持战略定力;同时,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利率在合适水平,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而今年2月18日,中国央行更是净回笼资金2600亿元人民币,继续推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除此之外,中国还推动国内需求恢复,建立以国内需求为基础的产业链保障实现人民币资产快速扩张,以弥补在汇率和出口上的损失。


俄罗斯一直都是“去美元化”的急先锋,2018年清空美债,而俄罗斯这次借助疫情,再次采取大动作。2月24日,俄罗斯发布消息称,将美元和欧元在国家福利基金货币结构的比例从45%下调至35%。另外,在2020年,俄罗斯还将黄金在储备的占比提升到高于美元的比重,有效借助去年黄金大涨,对冲了美元下跌带来收益损失风险。
然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却深陷“美元陷阱”,像印度和巴西那样,不得不购买随时可能贬值的美元,牺牲自己国家的财富。
一直以来,印度卢比的汇率就非常不稳定,这使得印度央行不得不持有大量美元以稳住汇率和市场信心。疫情之下,去年印度经济萎缩了10%以上,再加上工业体系薄弱、美国是主要的贸易伙伴,去年印度开始加大储备美元,一方面提高资金结算和处理金融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振市场的信心。


还有巴西。在美国上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下,巴西看美元融资价格便宜,大量借入美元刺激经济发展。但是,在疫情重创经济下,巴西瞬间丧失偿债能力,资本也在加速逃离,2020年至今,巴西的货币雷亚尔贬值超过26%。这种情况下,巴西不得不在市场上用更高的成本买入美元,以偿还债务和稳定汇率。
2008年金融危机,绝大多数国家都被美国印钞裹挟向前,事实再次证明,只有自身国家实力跻身世界前列,或者在国际能源等某些领域掌握一定话语权,或许才有能力防范美元政策的溢出和影响。
文 | 钟志生 题 | 曾云梓 图 | 饶建宁 审 | 刘苏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5 13:42 , Processed in 0.058950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