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93|回复: 0

[科技新闻] 从半导体垄断到台积电涨价,看中国科技领域的真正态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8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单仁行







最近,在严重缺货的半导体领域中,中美的科技竞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白热化阶段。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3月29日发布声明说,他们收购日本国际电气的计划,因为始终没能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交易彻底黄了,应用材料还需要以现金形式赔偿1.54亿美元的解约费。

同样,在4月1日美国媒体的报道中,美国半导体巨头美光和硬盘厂商西部数据,本来正在考虑收购日本半导体企业铠侠。

要知道,铠侠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闪存芯片制造商,估值也高达上百亿美元,它之前一直在计划进行IPO,但是因为2020年的疫情影响,计划被搁置了,这也引来了巨头的窥伺。




但应用材料的收购失败毫无疑问是一记敲山震虎。

因为美光或者西部数据想要收购铠侠,同样需要得到中国商务部的批准。

美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还需要中国同意,为什么呢?




根据中国的《反垄断法》,只要营业额超过100亿人民币,而且在中国营业额超过4亿人民币的企业发生并购,不管是不是涉及到中国企业,都必须要得到中国商务部的同意。



当然,你要不听中国商务部的也没关系,就是不能在中国市场上做生意了,时刻要面临监管部门根据营业额“量身定制”的罚款,就像美国人曾经对待华为一样。
应用材料2020财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就有102.4亿之多,占总营收比重的34%,假如放弃了中国市场,应用材料马上就得关门。



所以中国商务部一直没批准应用材料的收购案,拖到了收购期限的极限,应用材料就懂意思了,宣布收购失败了。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2016 年,美国高通宣布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报价高达440亿美元,也是电子科技行业最大的购并案。
然而,收购的流程走了一大半之后,中国的监管部门介入了审批,直接把审查截止日期延长了10个月,高通也就懂了,提前放弃了收购。
还有像去年的另一个大并购,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宣布用400亿美元收购英国的ARM。
全世界目前有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采用的ARM架构,一旦ARM被英伟达顺利收购,那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从底层技术上又会被卡住脖子。
现在,整个收购流程已经得到了中国以外所有主要经济体的批准,可以说整个交易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点头。
按照今天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来讲,中国大概率是不会批准这样的收购。
原因没有别的,在整个芯片领域,中国的发展其实是处于明显的劣势中。






2018年,美国企业就已经垄断了全球5成的芯片供应,中国仅仅占到了3%,在消费端,中国却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特别是在美国对华为的封杀后,中国大陆的芯片产能根本无法满足本土电子产品生产的需要。
在过去的2020年,即使是把大陆所有芯片制造厂的产能计算在内,只能满足本土15.9%的需要,不管是高质量的芯片还是对工艺制程水平要求低的芯片,我们都需要进口,特别是从台湾进口。
台湾已经进入到了5nm芯片大规模量产的阶段,而大陆连14nm都还没有完全大规模上量,在先进制程上,我们是高度依赖台积电。



就在昨天,台积电已经在5天内连续3次宣布涨价,最高涨幅达到了25%,但是从低到高的芯片订单依旧包圆了台积电今年的产能。
这也体现了一个结果,只要你的制造业水平足够高,即使在市场上完全依靠于出口外部市场,也可以形成优势,因为离开了你的产品和技术,买方就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甚至连产品都出不来。
也就是说,制造业的研发技术越高,就越可以实现自主性的发展,制造的水平越高,受外部影响就越小。
反之亦然,这就是非常典型的“马太效应”。






我们今天正处于“马太效应”的状态。
假如这几个半导体大交易完成,已经垄断了5成芯片供应的美国企业完全可以通过生产设备和底层架构来控制像台积电这样的芯片制造厂。
美国禁止各个芯片代工厂给华为制造芯片,中芯国际都不行,华为就没法获得芯片,那么它的营收就不会像2020年那么放缓了,而是剧烈下降。
那就势必会带来裁员,但华为每年在各个985、211高校招聘的应届生数量就高达一万人左右,这些人会去哪里呢?
不是进入低薪领域内卷,就是流入到华为的竞争对手那里去。



也就是说,通过生产制造,就无形卡住了华为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和整体营收。
同样的道理,芯片的应用遍布各个科技领域,在高端芯片应用最广的手机、电脑领域。
假如美国既有Arm的底层架构,又有英特尔的服务器,以及高通的手机芯片。
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这几个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芯片的数量,来决定电脑手机厂家的产品数量和市场份额。
我今年就给你1万个芯片了,不好意思,你今年就只能做1万个产品出来。
比如高通和英伟达想打压一下小米,只需要联合起来把芯片更多的份额分配给OPPO和三星就可以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小米财报好不好看,每年可以提供多少工作岗位,都可以被这些企业所操控。
这带来的结果就是高度的内卷。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从小学开始报辅导班,初中开始定制化学习,高中投入巨资买学区房,为的又是什么?
不就是孩子未来可以有一个高薪的工作?
但是这种高强度的“内卷”完全是本末倒置,假如我们本身就能提供足够多的高薪岗位,又何必要经历东亚得“地狱模式”?
苦读寒窗数十载,争取的是极少数的专业和名校,就像今年考研,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从几年前只能靠调剂来招生,到今年390过不了分数线,为什么?
就是为了争取互联网企业的高薪职位,全部拥挤在一个产业赛道里竞争。
这种残酷的竞争换来的是产业的两极分化,人才全部挤在了高薪领域,但卡住脖子的生产制造环节没有多少利润,自然也给不了高薪去吸引人才。
我们真正必须要去做的是把整个产业升级,特别是产业当中的薄弱环节。
只干低端加工,不做任何技术研发,困在一个市场里做到死,然后再把大量的钱贡献给房地产,再陷入新一轮的教育竞争,这是无限的恶性循环。
只有不断的通过产业升级,收获到超额利润,扩大工作岗位,加大研发力度把高端产业给拿下来,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能真正让自己不受制于人。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2 16:27 , Processed in 1.149312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