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47|回复: 0

[德国新闻] 靠“劣质山寨”起家的德国,如何造就全球第一的质量神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8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古今历史拾遗
“开不坏的桑塔纳、用不烂的诺基亚”。








想必30岁往上的朋友基本都听过上面这句话吧。虽然这已经是过去式,但想想当年满大街的桑塔纳和人们对其质量、可靠性的高度认可,就能印证出中国人对德国制造的印象:极度耐用、质量可靠。







而这一印象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还包括刀具、冰箱、电视、音响、乐器、家具……甚至还延伸到了德国人身上, “严谨、认真、精细”就是中国人对德国人的普遍印象,即使绝大多数中国人从未见过一个德国人。
可以说,任何商品只要被打上“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就会有大批中国人追捧。为什么?那可是德国造的东西,质量好!以至于,曾还有人制造出“青岛下水道里的油纸包”、“一百年售后的德国造桥梁”这样的假“新闻”。
但假如有人告诉你:“Made In Germany”曾是“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代名词,您信吗?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在那个年代里不仅“Made In Germany”代表着近乎侮辱的含义,就连这种要求标注产地的行为,都是“受害者”为抵制德国劣质产品而发明的。
受害者:英国
时间:1887年4月23日
经过:自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制造业蓬勃发展,全世界都有来自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商品。这不仅宣扬着日不落帝国的强大力量,更不断为英国攫取着海量的财富。而当时同样身处欧洲的德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直到1871年俾斯麦完成德国统一之后,德国真正地才开始全面推进工业化。







但此时德国早已落后太多太多,想要追赶谈何容易?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低劣、技术落后,产品大量积压。见此情形,德国的贵族、商人们不约而同地作出了同样的选择:抄袭、山寨。
譬如,当时英国的谢菲尔德公司的刀具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铸钢”打造的刀刃经久耐用、历久如新,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
看到这种情况,来自德国索林根市的一家刀具公司决定用廉价的“铸铁”为材料仿制谢菲尔德公司的全套产品,出一款仿一款,再打上一模一样的“谢菲尔德”商标和质检印章运到英国,然后再从英国销往全世界







最后一行:谢菲尔德·英格兰

于是很快,谢菲尔德公司的刀具的口碑和销量就遭到了双重重创,大量回收后才发现市面上铺天盖地的“谢菲尔德”剪刀、刀具,根本就不是出自自家工厂。
不仅如此,在19世纪中叶德国还派出了大批的“商业间谍”想方设法地刺探英国的技术、机密。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德国钢铁、军工业巨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于是愤怒的英国人在1887年4月23日,出台了世界上第一份《商品法》法案。要求任何在英国及英国殖民地销售的商品,都必须标注产地,否则将会面临沉重的处罚。
因此在近一个世纪以前“Made In Germany”所代表的,就是廉价低劣的代名词。那么问题来了:
德国商品是如何摆脱了这个刻板印象,并一步步打造出“优质、可靠”的世界印象的呢?







1、职业教育
1884年,德国教育部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全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世纪初,德国的职业学校从664家增长到2162家,在校学生数量从5万余人暴涨到35万人。
而后1887年新的手工业协会和新的学徒制度建立,并确立了标准统一的培训、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及更合理的法定学徒合同。此举,为德国积累下了大量受过教育的合格产业工人,一改原始学徒制度下工人生活艰难、素质低下、人数不足的现象。







1954年·师傅教授学徒专业技能

2、标准化
1926年德国成立了ISO的前身——“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统一了各行各业的商品的制造标准,众多国家也迅速加入,第二年这个联合会就拥有了21个成员国。而占据了先机的德国商品,在质量、规格方面迅速脱颖而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说句题外话,我们如今日常使用的公制单位也得益于此,英制单位中英寸、英尺、码、英亩等等单位间并没有任何关系,换算极为不便。相比之下,源自于法国的公制单位则简单方便很多。







于是更简便、高效的公制单位,随着德国产品的的崛起而被推广到了全世界,唯独美国如今仍然坚持着自己标准的英制单位,持续“逼疯”着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
所以,大家明白秦始皇当年统一度量衡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了吧。
3、企业独立
众所周知,德国拥有一批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巨头,比如西门子、大众等,但事实上这些巨头占德国制造业的份额并不大。德国制造业的主力是一批小而精的中小型企业,他们的业务领域通常都非常狭窄,数十上百年里始终专注着极为有限的几种产品,但往往品质极为卓越,比如誉满全球的博世。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局面,是因为他们几乎都是私人、家族所有,而非股份制公司,决策、管理几乎不会受到来自资本的钳制。管理层通常都有一线工程师的经历,懂技术、懂生产,很难作出空降职业经理人那样脱离实际的决策。







1936年罗伯特·博世在学徒车间检查质量

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简单,二战时的犹太金融家遭到大规模的清洗,导致二战后德国金融业长期不振,企业主想要重建、发展,只能向银行借款。
一方面资金筹措难度提高,淘汰了一批技术弱小、实力不足的企业;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活下来的企业的自主性,而不是受资本摆布的玩偶。
最后
其实不止是德国,像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等地区的工业史上,都有过低劣仿制、逐步积累、尝试创新、独具一格,这样的过程。
而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好在我们已经走过了山寨仿造这个阶段,又经过十多年的积累,渐渐能够在部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只要坚持不懈,Made In China也必将成为质量、可靠的代名词!
作者:等待的西西弗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1 09:07 , Processed in 0.058506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