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93|回复: 0

[德国新闻] 欧媒:2030年中国将主导全球七大关键领域,中美“高科技战”开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青木在德国
“如果芦笋生产也能得出一个国家全球地位的结论,那么这个领导者就是中国。中国每年生产830万吨的芦笋,而亚军秘鲁的产量是37万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在许多乍一看似乎无关紧要的排名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目标当然是在许多最重要的领域,争取全球领先。这个国家的崛起已势不可挡。”



中美竞争和合作。
奥地利《标准报》(ST)7月12日以“最终的世界冠军:2030年中国将主导的七个领域”为题刊文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在七个关键领域占据全球首位。



中国繁忙的港口。
经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从 3.6% 增加到今天的略低于 18%,仅用了 20 年的时间。世界上没有任何经济学家可以否认北京令人难以置信的崛起。中国追赶最高峰的竞赛还会继续吗?
主要问题是使用哪种标准。就伦敦宏观经济研究机构 CEBR 而言,由于疫情恢复得更快,中国早在 2028 年就将超越美国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美国经济学家尤其预测,如果按人均GDP 计算,美国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保持领先地位,甚至可能到本世纪末。



人工智能与城市。
人工智能。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故事。在人工智能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的学者中,美国和中国科学家几乎保持平衡。中国研究人员预计将在未来一两年内进行“超车”。
事实上,北京在 2017 年就正式宣布,到 2030 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国家。中国的面部和语音识别软件现在非常准确。专家说,目前中国只需要在基础研究和硬件元素上迎头赶上。在不断增长的国内人工智能人才库的帮助下(目前中国大约有18000名AI人才,而美国有29000 人)以及越来越好的研究机构,中国的这一差距应该会在10年中缩小。



芯片企业。
半导体。30年前,美国和欧洲负责生产全球四分之三的微芯片。之后,生产逐渐转移到亚洲。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现在是该领域无可争议的顶级生产地。但在10年内,中国将上升到最高位置。
同样,欧盟也希望通过芯片联盟重新推动半导体的生产。通过这种方式,到 2030 年,欧盟在芯片生产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10%增加到 20%。欧盟内部市场专员Thierry Breton将两纳米芯片视为“5G 和 6G、自动驾驶、工业 4.0 和绿色协议的关键技术”。



太空计划。
太空旅行。长期以来,争夺太空霸权的斗争:一边是美国,另一边是苏联,后来又是俄罗斯。随着冷战的结束,太空局势也有所缓和。大约三周前,第一批中国宇航员进入全新的“天宫号”空间站,而美国的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到时,“天宫号”将是人类在太空的唯一前哨基地。
中国计划在2030年代建造载人月球站。北京不想看到太空竞赛,但它不能完全没有表现出信号: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于去年 12 月在月球上展示的红旗特别稳定,只会慢慢褪色。而1969年阿波罗11号上的美国国旗却被吹散了。



核发电站。
核能。中国目前有近49座核电站,在建的新核电站也不少于17 座。领跑者美国目前的产量大约是中国产量的两倍,但美国只有两座新的核电站正在建设中,有些即将关闭。根据国际能源署计算,到本十年末,美国核能发电量将被中国从榜首位置拉下,到时中国的产量是180 吉瓦。这甚至会超过法国和美国的总和。
在核能技术上,中国直到最近还主要依赖美国、加拿大、法国或俄罗斯的技术。但最新一代压水堆——华龙系列上——88%的部件来自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包括关键组件。这为大规模生产打开了大门。



太阳能发电站。
气候保技术。尽管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最大,但就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言,中国与奥地利不相上下。而且,中国已经宣布,将其排放量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并在2060 年降至零。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是气候保护所必需的许多技术的世界市场领导者。70%的太阳能组件来自中国,到 2025 年,中国生产的电池数量将是世界其他地区总和的两倍。



中国航母。
武器。美国现在的军费支出是中国的三倍。但美国军事战略家观察到,中国军事预算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投资于研发和购买新武器,而美国越来越多的钱花在了提高工资、作战计划或维护旧核武器上。有些人甚至认为,到拜登的第一个任期(即 2024 年)结束时,北京在武器和弹药方面就可能优于华盛顿。
但在教育和培训、后勤、维护或不同军事部门之间的互动等方面,美国很可能在2030年之后仍继续保持第一。但是,北京早就制定了规划,要在2027年建军100周年之际完成第一波现代化建设。这几乎无助于安抚美国的战略家们。


#媒体人周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8 21:02 , Processed in 0.06005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