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3|回复: 0

[德国新闻] 疫情恶化原因找到?德国研究人员有新发现,艾滋病患者成突破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5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排头视界
根据中科院消息,关于新冠病毒,德国研究人员Alex Sigal有新发现,艾滋病患者成为了突破口。在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大会上,Alex Sigal指出在南非发现的Beta变种会导致艾滋病患者的病情恶化,尤其在晚期艾滋病患者体内,会为病毒创造突变和进化的条件。这番报告的公开,引起了大众的高度关注,是不是意味着疫情恶化的原因找到了呢?





艾滋病的可怕之处
相信大家对艾滋病并不陌生,甚至充满了恐惧。艾滋病是感染HIV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能够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患者会逐渐丧失免疫功能,最终因为抵抗力下降出现多重感染。到末期时,普遍会患上恶性肿瘤,直到全身衰竭而死。更可怕的是,迄今为止,医疗领域还没有出现能够治愈艾滋病的方式和药物。也就是说,一旦感染HIV病毒,避免不了的就是死亡。


正是因为艾滋病患者抵抗力弱,因此随着新冠疫情的的大肆蔓延,国际上大量研究人员开始担心艾滋病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他们属于易感染群体。再者,很多专家推测,在晚期艾滋病患者体内,新冠病毒可能会导致病毒发生突变和进化。要知道,全世界共计3800万艾滋病感染者,一旦这个现象出现,疫情会再度恶化。







专家证实:艾滋病患者体内,新冠病毒可能发生突变
直到近日,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人员Alex Sigal有新发现,找到了疫情恶化的原因。Alex Sigal的发现中,艾滋病患者成为突破口,他指出在南非发现的Beta变异病毒会导致艾滋病患者患上更严重的疾病。更关键的是,晚期艾滋病患者体内环境,会为新冠病毒提供突变的有利条件。如果HIV病毒长时间复制,导致免疫系统受损,那么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将彻底清除新冠病毒。如果新冠感染长期存在,那么很有可能发生变异。


Alex Sigal在报道特意举例说明,南非的一位艾滋病患者在去年感染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在她体内存在长达216天。结果发现,在她体内出现了32种基因突变,其中13个突变出现与新冠病毒感染和入侵非常重要的刺突蛋白上,还有19个可能改变新冠病毒行为。


另外,通过对这名特殊患者体内新冠病毒突变体的研究发现,在逃逸抗体中和作用的能力有明显增强。新冠病毒的突变,会导致其逃避中和作用,这个现象表示之前通过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将无法有效保护人体。







专家提出警告
Alex Sigal在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切实保证艾滋病患者得到治疗。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免疫系统受损严重的晚期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会出现更厉害的变异体。新的变异体出现,意味着新冠疫情会持续恶化,就像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变异体那样,传播性增强,肆虐全球,甚至连部分疫苗都失去了一定的保护效果。


Alex Sigal表示,可以利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来抑制艾滋病患者体内的HIV病毒,可以防止他们体内的免疫系统继续受损。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以及导致病毒在他们体内突变。


新冠疫情从全面爆发至今,已经夺走了400万条生命,当下依然有无数患者在与病毒做斗争。因此,科学领域针对新冠病毒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新发现,以及新的应对方式,那么距离战胜疫情也就越来越近。







当然,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新冠溯源的研究,一旦找到病毒源头,能够加深对病毒结构的了解。可令人反感的是,眼下溯源问题还没有水落石出,西方国家和媒体就到处散播实验室泄漏论,意图甩锅给别国。


其实关于西方这个观点,世卫组织早期的调查已经说明了一切,新冠病毒极不可能是从实验室泄漏。可西方依然不肯接受,还要派出情报机构做调查。


面对西方的执着,意大利传染病专家加利通过研究,再次说明,新冠病毒从实验室泄漏的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并表示新冠病毒很大可能是来自自然界。加利在报告中还明确指出,关于溯源争议,涉及到的已经是政治而非科学。







新冠疫情持续变化,一再超出大家想象,如果西方国家继续造谣生事,就是给全人类抗疫事业拖后腿。况且,在德尔塔变异体的肆虐下,西方国家的疫情已经处于恶化中,他们更应该多花费些心思用来控制疫情。


现阶段,各国都在呼吁加速疫苗接种,希望通过群体免疫的方式来稳定局势。这一点,以色列做出了榜样,该国已经率先实现了群体免疫的目标,这点各国都应该进行效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8 21:58 , Processed in 0.065463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