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01|回复: 0

[国际新闻] 46℃!异常暴热突袭美国,电缆被融化,人类该做最坏打算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7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海风环地球
一到夏天,就想窝在空调房,抱着冰西瓜才算过瘾。而今年夏天美国的民众似乎就不好过了。近日美国西部很多地区连续多日气温创新高,其中有五个州发布了超高温预警,而亚利桑那州的气温更是达到46摄氏度,看似只是一个数字的高温环境下,对人类又意味着什么?



在气温升高时,人体水分蒸发速度也会变快,流失的水分也会增多,对身体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而且随着温度升高,人的食欲也在下降。为了应对外界环境的这种压力,人体的各种激素会协调调动,皮质醇就是其中一种,它的增多也会增加人在夏天容易疲惫的感觉。
人的调节和适应性这么强都难免有诸多不适,那长期暴露在室外的物品自然也很难幸免,这不,美国的高温天气就造成了一些电缆“融化”,柏油马路也“化”掉了,甚至车辆驶过都能看到车辙印。



比起这些,对人们影响更大的是,由于持续高温导致美国电量使用出现的超负荷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本来就热的地区却出现了断电的情况,种种不便导致工程抢修也不像往常那么及时。
除此之外,由于电力紧张,电费也是水涨船高。
本来因为疫情的原因,美国就有大批的民众失业而缺少经济来源,日常用电的高额费用更是让他们的境况变得日益艰难。



除了眼前可见的影响,极端高温对人们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环境和气候的循环方面。
与人体相似,地球上陆地、海洋和大气也是个大的循环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地面和海洋蒸发更多的水分,水分流失以后,地表就会变得干燥,而这种干燥又炎热的环境,就极易引起火灾,火灾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地表的干旱程度,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天气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在灭火过程中工作难度很大,而一旦引起大范围的火灾,则会让很多在此环境里栖息的动物们也受到影响,物种和植被的双重影响,加之燃烧排放的废弃物,都对整个环境系统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几年前一场野火导致俄克拉荷马州的电力线发生爆炸,这种基础设施的破坏也对后续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与此同时,很多天气反应是复杂的连锁现象,南加州山坡上的一场野火,可能会导致该地区土壤疏松,从而在几个月后的一场大雨,就会引发该地区泥石流的发生。



据气象学家研究分析称,造成此次美国极端高温天气是由于“热盖现象”而引起的。
热盖现象

其实是指一个强大的高压脊出现在某一区域的上空,由于它移动得很缓慢,使得这个区域的热量和湿度都聚集的现象。这种大气现象一般会持续数日,因此也会使得本来就炎热的天气,更加炎热。
除此之外,高温使得水库水量大幅减少,农作物也出现了大量的死亡。非但如此,极端高温对动物的生存适应性也是极大的考验,一些动物也会因为可食用的植物减少而面临生存问题,从而会影响整个食物链,甚至是往后很多年的生态、气象结构。
据美国气象学家预测,这样极度炎热的天气有可能会在往后的几年持续出现。



极端气候不仅表现在夏季的异常高温上,也是冬天的极度严寒。
就在去年冬天,美国经历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寒潮,因为低温引发的供暖需求增加,更是增大了耗电量,从而使电费一度增长至60多元一度,极大的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负担。
这样极端的天气不仅发生在美国,也出现在全球其他地方,从风暴和干旱,到洪水和飓风。随着地球在逐渐变暖,发生的灾害也在逐年增加,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灾害,在环境和社会系统中相互作用和影响,热浪引起火灾,从而导致空气污染;干旱会造成农作物减产,食品价格也会随之受到波动。



如此反常的气候现象,其背后原因都离不开大气环流带来的结果,这种影响既有短期原因也有长期大环境的影响。
从短期层面看的话,主要是处在某一地区上层的空气与底层空气之间的交战。
从整个环境背景来看,如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增强,使得低空蕴含的热量和水汽暖湿气流不断涌现,春夏交替时,强大的太阳辐射让空气迅速升温。而后期中高维度大气环流,上层冷、下层暖的大气状态,让冷暖峰交替,也会引起强对流天气。



如果极端天气在短期内不是人为能干预的,那么对气象预报能力的及时性就变得尤为关键。这也是近年来气象预报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由强对流风暴所导致的极端天气,由于风暴发展演变迅速,供预警的时间特别短。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做到提前几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都是极具挑战性的,而这种精确报警,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科技和设备的支持。
也正是随着全球极端气候现象的频发,各个国家开始逐渐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严重性,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就提出,关于减少和预防全球范围内的灾害,降低风险的建议,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此番提议的效果甚微。



进入21世纪以来,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更加频繁,带来的损害也越来越大,这样的背景下,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旨在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问题做出一系列的行动安排。
然而就在协议签订后三年后,以及爱退群著称的美国特朗普政府便宣称将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次年美国正式退出,这也成为了迄今为止唯一退出该协定的缔约方。
直到去年拜登成功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其随后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就在今年2月中旬,美国拜正式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并且拜登政府承诺把应对全球变暖作为其执政期间的首要任务,美国重返意味着巴黎协定的范围已经涵盖了所有国家。在其正式加入协议后的几个小时,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演讲,呼吁欧洲国家应加倍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在呼吁其他国家的同时,拜登政府也宣布在未来10年内将美国的太阳能成本削减60%,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美国政府提出的,到2035年全部实现使用清洁能源目标的进程,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能源部宣布了启动新资金用于降低太阳能成本,试图以此来提高其性能。



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高2摄氏度的范围内,并努力降低1.5摄氏度,政治动力一直在扩张,期间有迹象表明气候变化已经造成重大损失,据一项研究发现,本世纪以有约48万人死于与极端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的原因下。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危害的背景下,多国学者提出倡议,全球气温上升,将显著增加跨越气候临界点的风险,海平面上升更是威胁到一些地势较低的国家,同时也会导致热带珊瑚礁的退化,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是指数级的增长。



任何灾难中受影响最大的都会是贫困人群,因此在倡议中特别提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应该为应对气候变化进行投资,不仅是为了防范灾难的到来,更是为了降低在灾难发生时带来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形下,全球富人应当更积极的去承担责任。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气候正义研究的网络,将全球不同地区的机构联系起来,解决气候问题带来的影响,同时破除现在各国独自努力的局限性,并在面临气候问题时达成合作,实现行动举措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一个更公平开放的组织架构。
纵观近些年来我国的气候状况,不难感受到极端天气也在频频出现,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一度影响我国,而沙尘暴、极寒天气、龙卷风近些年也接连发生,强对流天气似乎逐年在增加。



中国作为最早加入巴黎气候协定的国家,在应对气候问题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积极的贡献。早在2006年我国就提出实行节能减排工作,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在工业排放、能源消耗、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随着坚定的落实与改善,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改善。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在任何自然灾害面前人类都是渺小的。灾害带给人们的损失又是如此巨大,无论是气候问题直接的影响,还是由于气候衍生出来的各种次级影响都在近些年来频繁出现,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单元,除了国际上的大举措之外,保护家园更需要每个人的身体力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3 09:07 , Processed in 0.057004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