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440|回复: 0

[国际新闻] 美国建国真相:走私犯、奴隶主、分裂者和外国势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乔木
被忽悠的美国史,不了解的独立战争。
1


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建国的日子。如果不考虑美国后来成为超级大国的影响,自我吹嘘、被人吹嘘的话,还原历史,参考欧美的史料,美国的建国其实是一场走私犯、奴隶主、分裂者发动,外国势力资助的战争。


先说走私犯。


独立战争开始并没有政治诉求,而是纯粹的经济诉求,具体说,就是税收。英国全球争霸,要给北美殖民地加税。北美人反对、抗议,有些加税取消了,有些继续,特别是关税。


北美人就采取虚和实的对抗。


虚的是提出“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说英国国会里没有北美人的代表,凭啥通过法律让纳税?其实这个对普通北美人没有什么意义,当时人口少、文盲多,交通通讯又不便,多数人没有这方面的政治意识。


对他们来说,国会里有无代表,都得纳税;不给英国人纳税,照样得给北美当局纳税。而对于被驱赶、杀戮的印第安人,对从非洲抢掠贩卖,并在美洲繁衍、世代为奴的黑人来说,更是不关他们什么事。


实的方面,就是出现了一大批走私犯。他们绕开英国人控制的海岸线,在英国的对手法国、西班牙的纵容下,通过加勒比海进行走私贸易,这方面包括从中国转口来的茶叶。


而英国也从官方授权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进口中国茶叶到北美,和这些走私犯及受益的民众发生冲突。


1773年12月,4艘英属东印度公司装满中国茶叶的商船,开进波士顿。北美一个反对英国征税的组织“自由之子”,撺掇了一百多人,装扮为印第安人,把342箱茶叶倒入海里,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英国总督非常愤怒,配兵封锁港口,抓人追责。当时已靠实业致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愿意个人出资,赔偿当时价值18000英镑的茶叶。但北美人说为啥赔?你个美奸。英国人也说不是赔偿那么简单,要加强执法。事态不断激化,一年多后双方开战。


即使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的走私也没停,而是更加变本加厉,向中国偷运鸦片,运出茶叶、丝绸、瓷器等,在美国大获其利。再摇身一变,成为政治家、教育家,投资大学。


2


再说奴隶主。


美国革命的领导者、制定《独立宣言》的大陆会议代表,基本上都是富有的农场主、奴隶主。最著名的就是国父华盛顿,他本身就是奴隶主,开始并不反英,而是在七年战争中,作为军官,帮英国人打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爆得大名,积敛财富。


出名后,华盛顿迎娶了一富有的寡妇,带来两个孩子,一百多个奴隶,定居在波托马克河畔的弗农山庄。我去哪里付费参观过,建筑恢弘,一望无际的良田,粮仓、酒厂,包括私人监狱,应有尽有,全靠奴隶劳作。


华盛顿的同事、战友,也大都过着奴隶服侍的奢华生活,特别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他无论在革命前后,都终身蓄奴,拥有650名奴隶,来自父母和妻子,也有作为债权的追偿和抵押。


他们要的是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不是别人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1801年杰斐逊竞选总统,波士顿的报纸《新英格兰守护者》(The New England Palladium),讽刺他是“骑在奴隶背上进入自由之殿堂。”


实际上英国在美国革命前,英格兰和苏格兰通过两个著名判例,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很快也会向北美波及,这多少也触动了北美这些奴隶主精英的利益,促使他们分家单过。


这也是为什么高举“自由”大旗的美国革命,在胜利后也不废除奴隶制,又延续了80多年,1861到1865年打了四年残酷的战争,才从法理上废除。但战后重建,在南方很快变相恢复,继续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


3


至于独立战争,也是欺名盗誉的自我忽悠、忽悠别人,实质是分裂战争


印度、马来西亚这样本来就有的国家民族,后来成为殖民地,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可以用这个概念。


可美国,就像他们不承认印第安人的地位一样,作为他们认为的无主地,英国自己的移民占了,实行英国的制度,然后一些人想从自己的祖国分裂出去,这怎么能叫独立战争呢?只能叫分裂战争。


实际上美国的独立战争内部始终有争议,很多人不愿和英国分家,被称为保皇党。战争结束后,害怕被迫害,大批人搬到加拿大,不愿和这些走私犯、奴隶主、分裂捣乱的家伙一起过。双方在独立战争时,以及1812年战争中都大打出手。


1812年美国建国20多年后,力量渐强,入侵加拿大,妄图吞并。打进多伦多,烧了议会。勇敢的加拿大民兵,和英军反击,打进华盛顿,作为报复,烧了美总统府。后来重建,黑黢黢的墙上刷了白灰,叫做白宫。


4


美国的独立战争,最主要是得到法国的人力、军火、财力支持,这也是英法争霸的一部分。此外也有英国公知的支持。这方面有一文一武两个典型人物。


武的方面是拉法耶特将军,法国贵族,军校毕业。战争爆发后,先以个人名义,募集人员和武器,支援美国。一年后回到法国,游说王室,率领6000人的武装和舰队,再次和英军作战,成为华盛顿的前卫司令。


美国各地有许多拉法耶特的雕像,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城市。当时法国在北美有4万人的军队,以及海上舰队,经常配合美军作战。美国国父之一富兰克林,战时和战后,作为驻法大使的10年间,就是争取各种援助。


美国从法国借到许多钱,独立战争后没几年,法国爆发革命,政权易主,政局混乱,美国赖账。这方面美国有优良传统。


文的方面就是英国人托马斯·潘恩,一派公知范,总想让英国变天,不得志。37岁来到美国,煽动革命。特别是写了《常识》的小册子,大肆揭露英国国王和统治,鼓吹分家单过。在当时竟然印刷了惊人的12万册。


战争开始后连遭挫败,前途渺茫,他又写了《危机》,分析形势,展望未来,鼓舞士气。华盛顿命将士人手一本,对他高度评价。


革命胜利后,这老兄继续著书立说,主张废除奴隶制、实行大民主、反对宗教和教权,最后美国的精英和草根都不待见,只好回到英国。在英国继续著述,忽悠人权、革命,被通缉,流亡法国。


刚好等上法国大革命,开始他是激进派,大受欢迎。后来法国革命一派比一派激进、恐怖,罗伯斯庇尔上台,最革命,把潘恩投入监狱。他在狱中写了《理性时代》,开始反思,觉得革命太过了。最后罗伯斯庇尔也上了断头台,潘恩被释放,但在法国仍然不得志。


1802年,杰斐逊总统念他对美国革命的贡献,邀请他到美国定居。但由于他反对精英统治、富人政治和教权主义,主张世界共和、人人平等,对基督教不屑,遭到美国上下的不满,经济和生活也日渐困顿。


1809年,潘恩在贫困潦倒、屈辱愤懑中于纽约逝世。他的房东太太回忆:


“ 下葬的场面让人揪心:“当棺木落地时,墓土撒上时,我站在墓穴的东端,让我的小儿子站在西端。环顾周围寥寥的旁观者,我说:‘啊,潘恩先生:我的儿子站在那儿,代表美国向您致谢。而我,则代表全体法兰西人民!’”


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真相,有人得志,有人落寞,有人被埋没。


一将成名万骨枯,华盛顿成为国父,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通过的7月4日,成为独立日,又有谁记得服侍他们的几百个奴隶,以及最终资本说了算的社会?


(感谢支持原创,打赏请点右上角 ••• )


美国的另一面,中国人看不懂

被偷走的一代,到底谁在搞种族和文化灭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8 18:44 , Processed in 0.089954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