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对我来说是好拿,对认真学习的人来说应该拿。
但是,不要因此就说,学校给分容易,容易毕业和容易高分,是两码事情。
很多课程,都是平时自己完全做业(每天5个小时做练习,一道题快了半个小时,慢了3个小时,我最多一次做到天亮,不过只有一次,当然中间睡觉了,谁着睡着醒了就继续),考试前突击准备三天,我们考试都是半口试,老师出题,然后你现场写给他看,如果口语厉害,光说也可以,
那个拿1。0的家伙她口语就很好。 。只要你能安事件顺利回答6各左右的问题,一般就是2。0。 但是,中间他会问你几个很哲学,或者是很方法论的问题,就是不是问你得数是多少。而是问你比如说,1/2=0。5, 1/0=? ,你觉得应该等于多少。 或者给你一个不能解的方程,我有一次就遇到过,我就和他说,这个和你上课讲的不一样,这个用你的方法不能解。 他就说,回答正确,我现在就是想让你解解看,你给个思路就可以了。 所以2。0以上就要凭本事了,这种问题回答不出来,就一般2。3 止步了。
我们管这种问题叫做变态类问题,有个老师明着说了,好好学习都可以拿到2。0左右,但是,我本人非常想知道,你们是不是除了看我的笔记,还自己思考过了。 这就叫,行家一伸手,就知道有没有。我想,德国读博士,很多要求平均分2。0以上,还是有原因的。
我有好几门1。7 , 只有一次1。0 基本上都是在那个哲学问题上吃亏了,考1。0那次,呵呵是一个印度理工的老师,他的英语说的很容易让人明白,而且那个变态类问题它是这么问的:
1 “ 你来证明一下,XX公理“
我说,你证明的太麻烦了,我有一个简单方法,
2“ oh , 你上让我看看,我很好奇“
我觉得我们这个数学的2。3去考工科的数学1。0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我同学考 ANALYSIS III 考试前我给他辅导的,他不会做的题,我都给他做出来了,然后他最后靠了1,3,( 不及格率80%,那次考试,他那一组7个人,只有他一个过的)出题的也是我们数学系的老师。
最后说一句,我现在也是博士学生,数学方向的。反正每个专业的人都说自己专业难学,人之常情。 呵呵,我就羡慕学金融的,因为我觉得金融很简单,而且很有趣。我喜欢钱,嘿嘿嘿,一听钱,我就两眼冒光。
最起码你不用在构造的西尔伯特空间里,讨论积分是不是收敛,这门课我考了两次,最后2。7收场,我们系有两个1。0的,已经和我没有共同语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