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财政方面进展动作频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但因为其规模口径似乎又和此前有差异,因此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困惑。上周二,在两党广泛支持下,一项约1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INVEST in America Act),与此同时,参议院民主党也宣布了一份3.5万亿美元的所谓反贫困和气候计划(Antipoverty &; Climate Plan)。那么,近期的这两项计划是否是新增的刺激?如果不是,和之前的有什么关联?具体内容和后续进展又如何?对整体增长和资产价格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市场较为关心的问题。
近期,美国财政方面进展动作频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但因为其规模口径似乎又和此前有差异,因此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困惑。上周二,在两党广泛支持下,一项约1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INVEST in America Act),包括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在内,19名共和党参议院和所有50名民主党参议院投了赞同票,最终法案以69:30在参议院获批。与此同时,参议院民主党也宣布了一份3.5万亿美元的所谓反贫困和气候计划(Antipoverty &; Climate Plan)。到此为止,已经有1万亿和3.5万亿美元看似两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口径,这与拜登在今年3月末公布的2.3万亿美元美国就业计划(American Jobs Plan)、4月末公布的1.8万亿美元的美国家庭计划(American Family Plan)、以及5月末国会跨党派小组达成一致的5790亿美元的基建规模又都不同,着实让人有些费解。那么,近期的这两项计划是否是新增的刺激?如果不是,和之前的有什么关联?具体内容和后续进展又如何?对整体增长和资产价格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市场较为关心的问题。
Q1、最新通过参议院的1万亿美元基建方案是什么?
先说进展最快的所谓1万亿美元基建。简言之,此1万亿美元一不是全新计划、二不是规模上大幅增加,实际涉及新增支出是5500亿美元(5年维度),是5月提出的5790亿美元的缩略版(8年维度)。媒体报道和官方的口径之所以是1万亿美元[1],实际是把固定的支出计划(所谓baseline)规模叠加上而已(5月5790亿美元口径下可比规模为1.2万亿美元)。而这一规模最早的来源是拜登在3月末提出的2.3万亿美元的美国就业计划(American Jobs Plan),但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无法得到共和党的支持,因此最终达成共识的只有这5500亿美元“公约数”(《拜登基建进展更新与影响测算》),因此可以看出是大幅缩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