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58|回复: 0

[德国新闻] 二战时德国为何不占领法国,而要扶植“维希政府”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地史馆
1939年9月1日,德国悄无声息的调动了58个师(包括近3000辆坦克与6000门大炮)如群狼狩猎般沉默而迅速的扑向波兰。这就是著名的“闪击波兰”,此事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爆发。英法两国在德国出兵后予以谴责,并向德军宣战。不过英法两国“只宣不战”,将战争停留在口头阶段,时人嘲之曰“静坐战”。

10月,德国统帅部制定继续进攻西欧的“黄色方案”,曼施坦因对该计划表示反对,并提出了自己的闪电计划,这一计划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加赞赏。
1940年2月,德国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施坦因计划”。当年5月德军迅速的完成了战略部署,出人意料的取道荷兰、比利时,绕过马奇诺防线通过两面夹击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全面击溃了英法联军。



马奇诺防线对于德国的闪击运动战来说已经过时

1940年6月22日,法国宣布投降,德法两国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康边停战协定)。至此,历时七十余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灭亡。在贡比涅停战协定中规定,法国将停止一切抵抗行动,并解散海陆空三军,还要同意德国占领包括巴黎在内的五分之三个法国,甚至还要支付占领区德军的支出费用。

面对如此苛刻甚至带有侮辱意味的条件,维希政府仍旧只能捏着鼻子认下。甚至还要暗自庆幸德国没有赶尽杀绝。毕竟德法之间有数十年绵延不断的世仇,德国全面占领法国其实并不奇怪。

那么,为什么德国会选择扶持维希政府,给法国留下一口气呢?
主要原因

当时的法国其实叫做“法兰西国家”,只不过因为政府所在地位于维希,因此才称之为维希政府。国家首脑是一战时期法国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贝当元帅。

可怜的贝当元帅由此晚节不保,从“民族英雄”走向“傀儡法奸”。
由贝当元帅所掌握的维希法国和一般意义上的傀儡政府有所不同。它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虽然要受到德国的监督和控制,但却可以统治部分地区并指挥部分军队。建立傀儡政府而非直接占领、给予维希法国以相当的独立权,德国做出如此选择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实力不足。



亨利·菲利浦·贝当

德国的确在欧洲战场上摧枯拉朽般摧毁了法国的地面力量,但法国仍然保有实力强劲的海军以及仅次于英国的辽阔殖民地——尤其是非洲地区的法属非洲、阿尔及利亚、喀麦隆、法属赤道非洲等地。以德国当时的实力,根本无力在英美动手抢夺的情况下全盘接收这些过于广阔的殖民地。
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严重削弱。虽然在数年的秘密战备中德国重新整备出了相当的战斗力,但与老牌殖民帝国相比,德国更像是一个偏科严重的复读生,在海军等方面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即使德军的地面部队能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号称欧洲最强的法国陆军打得落花流水。

但坦克毕竟不能下水,一旦战场转移至海上,德国就失去了优势,因此德国没有快速接管法国遍布世界的殖民体系的能力。

但这些殖民地又相当重要,它们不仅为曾经的法国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还是法国商品的倾销之地,甚至还有数量较为庞大的武装力量。对于德国来说,即使不能接收全部殖民地,也至少应该确保这些殖民地不会倒向德国的敌人。
因此,对于德国来说全面占领法国得到的也不过是剩下的半个法国而已,但要失去的却是如此庞大的海外势力。但如果扶持一个傀儡政府,则能够保证这些殖民地最起码不会快速倒向敌方,反过来成为敌人的手中利剑。



法国非洲殖民地选边站队

除此之外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法国海军。在海军方面,德国与老牌帝国的差距体现得淋漓尽致,说实话,这倒也不能怪罪德国人不努力,毕竟德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陆权国家,他们更重视地面部队和能够配合地面部队进攻的空中部队。而且德国曾经的海军军舰大都在一战结束后被迫自沉,而军舰的打造又费事费力,有百年海军的说法。因此二战期间德国的海军就成了德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与英国海军的交手过程中几乎全面落入下风。

法国在投降之后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得到了较好保存,如果德国选择全面占领法国,那么很难保证法国海军会采取何种行动。相反,如果建立傀儡政府,那么就可以通过傀儡政府拉拢编制完整的法国海军,弥补德军缺陷。
说实话,如果法国海军能够顺利并入德国。那么这对英国来说完全算得上是“灭顶之灾”了。这意味着德国会有足够的能力将地面部队送人英国本土。因此,表面绅士风度实则心黑手辣的英国佬毫不犹豫地在法国动荡之时对着昔日盟友痛下杀手,先是在撤退时让法国部队殿后,随后又发动“弩炮计划”,秘密突袭正在港口修整的法军,对昔日战友下达最后通牒——“要么加入英国,要么被英军击沉”。最终,一大批不愿屈服的法国海军选择自沉,而其余部分则被英军击沉。
这让得到消息的法国民众义愤填膺——连德国人都允许法国保留舰队,但盟友英国人却不可以,这是什么道理?很多法国部队在二战中平日的表现相当堪忧,但在面对英国军队的时候反而战斗力惊人,可能这就是《道德经》里讲的“哀兵必胜”。



自由法国的象征,黎塞留号战列舰

法国人有多讨厌英国人呢?在二战中后期,维希政府中的一部分将领不愿服从德国指挥甚至对德国表现出攻击性,德军随即要求法国海军解除武装。这个时候英国人站了出来,表示可以保护法国舰队,只要加入英国即可。没成想法国海军既不愿意投靠德国人,更不愿意向英国人寻求帮助,宁愿集体自沉,曾经的世界第四海军由此烟消云散。
次要原因

二战后期,尤其是美国参战之后,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逐步被英美联军所占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干脆出兵占领了法国全境,维希政府自此宣告终结。

由此可以看出,稳定海外殖民地就是德国愿意容忍法国维希政府存在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次要原因。首先,在文化的角度上,欧洲并没有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的价值观,也就是“兴灭继絶”)。欧洲人有一套自己的表面规则,这套规则由传统欧洲文明的价值观所决定。里面有很多与东方文化截然不同的地方,譬如东方往往以失地为耻,提倡“人在阵地在”,而西方则不然,在战局陷入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可以心安理得的投降,属于“阵地可以不在,但人得活着”。在欧洲近代历史上很少有将另外一个国家彻底占领吞并的例子(虽然并非没有),这可能与欧洲没有“大一统思想”有关。



贝当与希特勒相会
其次,如果德国宣布直接占领法国,那么很有可能会激起法国人极端的抵抗情绪,尚存力量的法军、民间的游击队与秘密会社都会让德军焦头烂额。这些反德力量必然会得到英国的支持,从而给德军增加大量麻烦。用某些战略游戏的模型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相较于直接占领,通过傀儡控制敌城可以降低该地区的人民不满度(没错就是文明系列)。

实际上,建立傀儡政府并不是一步臭棋,当时的维希政府获得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承认,就连美国都承认维希政府是法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自由法国的合法性则只有英国承认。在维希政府的管理之下,不少法国人都为德国出了大力,譬如说在德国末日时在国会大厦前死战到底的部队中就有不少法国人。

总的来说,扶持维希政府对德国人来说不仅是现实需要,更是实力不济时的无奈之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2 09:40 , Processed in 0.099239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