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0|回复: 0

拥抱AI,但不要让AI代替你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微信文章



旧历2024的最后一天我想写一写一直想写的一篇小文,正好这两天比肩ChatGPT的Deepseek出圈了,是我们国内一家私募公司的单独成立的一家通用人工智能公司,并在许多任务上对标了GPT-4 和 Claude。我看朋友圈和热搜里都是对Deepseek的各种报道和赞美,简直是国产之光。我也下载了一个试用,确实还不错。还用它给儿子写了一首藏头诗《钟一方》,真的有模有样,和公司名字“深度求索”很是匹配,确实经过了深度思考,才生出了这首藏头诗。

AI藏头诗钟一方


钟灵山水秀,

一脉古今长。

方寸容天地,

诗成万卷章。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如今AI正在代替我们去思考,这既让人激动又不免让人有一些担心,激动在于我们可以借助AI在工作中去完成一些机械性的任务,省下不少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担心在于他会阻止我们自己的深度思考,而人又是趋利避害的。

在ChatGPT出来之后,国内就有一些同类型的产品出来了,像百度的文心一言,前两年我这边回收的论文里就有老师用文心一言写文章,但是只要细看,还是能辨别出AI的痕迹,AI写的论文较为空洞,行文较为规整,读起来就感觉不像是出自老师自己的思考,也许Deepseek有了新的突破,可以写出更加人性的文章。后来我向这位老师进行了核实,他确实是用文心一言写的。



那时我就觉得教育系统里写“论文”这样的比赛将变得无比鸡肋,虽然很多时候会让老师发查重报告,但AI写的论文查重是查不出来的,看似原创的论文,其实和抄袭无异。不管是AI写还是抄袭,其实都没有经过自己的深度思考,就算这篇论文获奖了,那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我们的能力是通过深度思考后的行动而增长的,所以论文获奖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需要经得起自我良知的审视。

我也有自欺欺人的时候。记得初中的时候,做数学题,我为了求快,在做《典中点》练习册后边较难的大题时总是会省去自己绞尽脑汁思考解题的步骤,会直接看答案解析,就像现在很多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直接在网上扫码搜索大同小异,当时看了答案解析,知道了思路,以为自己就会解这样的题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这样直接看答案解析的方式看似提高了做题速度,也在同样的时间单位内可以解答更多的题,让自己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然而当时的我还很年轻,不知道的是这样的解题过程是有代价的,它剥夺了我深度思考的能力,这也是我到了研究生期间才后知后觉。

因此在我读本科的时候我犯了同样的错误,在读本科时,有的课程期末就是提交论文,那时候觉得写论文麻烦,就从知网上下载下来东拼西凑就成了一篇期末论文,基本都能过,也没引起我的反思和重视,直到读研才发现这样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文献可以参考但思路和内容必须要自己去思考,当被研究生毕业论文折磨得精神恍惚时才恍然大悟,曾经走的捷径是多么的可笑,这不正对应了《断头皇后》里的经典台词么?“她那个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背后标好了价格。”



很多时候我们不以为意的一些行为其实会为未来埋下很大的隐患,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所以从研三开始从不喜阅读的我,居然自觉自愿开始找各种提升逻辑思维的书看了,工作后也会去读一些会用到的书籍,慢慢拓展,然后开始写公众号,哪怕写得不好,但确是我自己的思考,即便AI这几年大火,我也没有用AI写过一篇文,也没用AI做幻灯片,我知道一旦尝到了AI辅助的甜头,就会像吸食鸦片一样停不下来,那索性就不要开始。我喜欢经过自己的大脑输出的文字,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的东西,不管好与坏,也不管效率高与低,他们都是我活着的证明。



开会的时候,我们老大总说不学习就要落后于时代,然而我们的很多学习不过是形式主义罢了。现在提倡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是的,人只要活着就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但我从不认为不学习不了解这些新技术就落后于时代了,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去深耕,而不是把时间精力用去追逐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新技术。作为普通人,了解时代的    化,拥抱时代的变化就挺好的,但不代表要去追赶时代,没有必要的同时大多数普通人也是追赶不上的。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这样才会有创新发生,开发Deepseek的团队大多都是没有太多经验的名校毕业生甚至是博四、博五的实习生而已,新时代是属于他们的,过去那些大厂的创始人不管是马云、还是马化腾,或者李宏彦都正在慢慢的落后于新的人工智能时代,可以预见在未来的30年,国内科技领域会引来大洗牌,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我们要承认的是的是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也要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江河日下,尤其是在前沿的创新上,这就是为何Deepseek不一般不会招收特别有经验的员工,旧有的经验有时候会阻挡创新的发生。



在这个科技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创新,拥抱新时代,拥抱人工智能,但不代表你要让人工智能代替你去思考,该自己动手动脑去干的事千万不能偷懒地交给人工智能,除非你只是追求眼前的捷径和便利,长远来看,自己进行深度思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深度思考是终身学习的前提,而缺乏了深度思考的学习就是自欺欺人。

END



更多文章请扫码关注

排版 | 135编辑器

图片 | 来自网络

文字 | 格子树52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6 21:10 , Processed in 0.068533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