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27|回复: 1

[中学教育] 又来一起难民少年学校恶性霸凌案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说“又来一起…….” 因为实在无法判别是不是针对选举主题——难民政策的炒作…… 毕竟学校和受害人家长都没有报案。此外联邦议院将于今天下午对基民盟提出的移民法案进行表决。

严重的校园暴力霸凌

上周四,下萨克森州Sande市的一所中学发生了一场女生恶性暴力事件。六名年龄在13至15岁之间的女孩共同参与暴力霸凌,导致一名14岁的女孩因脑出血而被送往医院。

媒体报道,Sande学校中受伤女孩是被同学踢成脑部出血,肺部瘀伤的。她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警方称,这群13 -15 岁的孩子是在上周四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里发生争执并升级。当警察被叫到学校时,大量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在场。一名女孩在救护车上接受治疗。



警方发言人今天对德新社表示:“我们调查重伤案件时要通过医疗证明确认。” “我们祝愿这个女孩早日康复。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事件经过

涉案六人互相指责是其他人实施了辱骂和暴力。目前,三名年龄在 13 岁至 15 岁之间的年轻人因严重身体伤害而接受调查。 三人中两人是姐妹关系,之前就已被学校停课两周。重点来了,学生家长称这三名施暴女生是来自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难民。

- 被打伤的女孩Lena的妈妈介绍,自己的小女儿一直因为体重问题而受到同学霸凌,而且事态愈演愈烈。大女儿Mia于是帮妹妹出头。

- Lena的好朋友全程目击了这场暴力事件,她介绍,她们刚开始只是口头争吵,之后演变为残忍的暴力行为。Mia还能在打斗中自保,但是Lena很快就被搞定,倒在地上,被拳打脚踢。

Lena的妈妈接到通知赶到学校时,看见自己的女儿披散着头发哭着坐在椅子上,身上全是脚印。Lena好友的妈妈听说殴打事件后立即赶到学校。当时很多老师和家长在场,竟然没人报警并呼叫急救车。她非常震惊,于是拨打了110和112。

该校已在警方案件中有记录


Sande中学并非问题学校。然而该校进来在警方调查的案件中出现过好几次。而且都和此次暴力事件的三名嫌疑人有关。

2023 年 11 月该校一个女生聊天群中传播了一段伊斯兰国斩首的暴力视频,而且美化暴力行为。但警方没有发现群里有人与恐怖分子有关联。

此外该校教师受到威胁。学校为此于去年11月对三人中的一人提出威胁老师的指控。警方确认,Lena和她的姐姐Mia是其中两起案件的法庭证人。

自2024年1月以来,警方已登记了和该校有关的12 起人身伤害行为报案。这些报案部分是个别人之间的互相指控。

德国房屋贷款比较      证券投资账户比较      众筹理财比较

个人责任险比较         法律保护险比较        家财险比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1-2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起校园暴力事件的确令人震惊,尤其是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学校环境中发生了如此严重的暴力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这既是校园内的暴力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对难民政策及其影响的讨论。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又来一起……”这句可能暗含的政治意图。每当类似事件发生,尤其涉及特定群体时,总会有一些人跳出来指责,这是出于选举政治的炒作。就好像在市场上,若推销员总是将产品与明星代言挂钩,某种程度上,消费者可能会怀疑这是为了提升销量而故意炒作。然而,将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简化为政治角力,显然是对事件本质的一种误解。毕竟,校园暴力的根源可不是难民政策,而是社会的各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其次,关于这起事件本身,显而易见的是校园霸凌的根深蒂固。这位14岁的女孩因同学的暴力行为受重伤,然而更让人心痛的是,事件发生时竟无人报警!要知道,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的通讯工具已经进化到可以随时随地拨打电话、发信息,但偏偏在这种关键时刻,旁观者的沉默显示出学校里存在的集体冷漠。

而且,该校的暴力历史也并非偶然。将受害者的母亲转述作为“证据”,她女儿因体重而遭受欺凌,再次说明了校园文化中深植的外貌歧视和霸凌行为。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应当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反霸凌的课程?或者更进一步,为什么不让学生们进行一些关于同理心的训练,以便在日后能够成为更善良的成年人?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面对这样的事件,最重要的是保障受害者的权益和精神健康,而不是将事件简单化、标签化。这场恶性事件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与人性考验。因此,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反思校园暴力的根源,促进对话与理解,而不是一味追求政治利益,这才是我们该走的正确方向。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6 16:48 , Processed in 0.056976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