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8|回复: 0

[国际新闻] 太阳能、电动汽车之后,现在轮到风能了?中国正在进军欧洲的下一个未来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5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已经成功吞并了全球太阳能产业。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也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现在,他们又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向风能市场发起攻势。面对这样的局面,欧洲能否自保?



欧洲未来电力供应的支柱将是风能。到2030年,欧盟计划从瑞典到意大利,从葡萄牙到罗马尼亚,建设总装机容量达425吉瓦的风力发电设施。这一规模相当于425座核电站的发电能力。而到2050年,欧盟希望在陆地和海上部署风力涡轮机,总装机容量高达1300吉瓦。

然而,这一行业正面临一场风暴的考验。自新冠疫情以来,欧洲风能产业饱受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问题的困扰。此外,美国白宫如今坐着一位关税保护主义者——唐纳德·特朗普,他不仅热衷于挥舞关税大棒,还对风力涡轮机怀有强烈的敌意。然而,来自远东的挑战或许才是最大的威胁:中国正全力进军风电行业,试图主导这个下一代的能源产业。

中国风机正在攻占欧洲市场

目前,欧洲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220吉瓦,其中几乎全部由欧洲的先锋企业制造,例如维斯塔斯(Vestas)、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 Gamesa)、诺德克斯(Nordex)和恩康(Enercon)。这些风机安装时,中国的竞争对手尚未构成威胁。

“过去,欧洲风机在技术上优于中国风机,因此两者在市场上交集甚少。”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马修·多嫩(Matthew Donen)表示,“但如今,中国企业如明阳智能(Mingyang)已大幅提升其设备质量,完全可以与欧洲厂商竞争。”

破局:意大利与德国的“决堤”案例

欧洲市场的一些风电项目已经开始使用中国风机。突破口出现在几年前的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的首座海上风电场“Beleolico”,采用的正是中国制造的风机。这座风电场位于意大利南部“靴跟”地区,由10台明阳智能3兆瓦风机组成,为6万名居民提供电力,其风能完全由“中国制造”提供。

第二个“多米诺骨牌”在德国倒下。去年夏天,德国北海的“Waterkant”项目 选择了明阳智能的风机。该项目将在博尔库姆(Borkum)附近安装16台巨型风机,每台功率高达18.5兆瓦。

中国风机进入欧洲市场的步伐并未止步于此。明阳智能甚至计划在法国布列塔尼的风电项目中使用新型20兆瓦风机,这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风力涡轮机之一。

欧洲风电行业的“恐惧”: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

欧洲风能产业再次陷入恐慌。最令人担忧的是,整个行业可能会像当年的光伏产业一样逐渐被中国主导。早在2020年,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机制造国,而欧洲市场份额在过去几年已从42%下滑至35%。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原材料价格飙升,而欧洲风机制造商却因长期固定合同,无法将成本上涨转嫁给客户。  
“行业惯例是提前几年锁定价格。” 多嫩解释道,“这使得欧洲企业在面对成本变化时毫无招架之力。”

价格战:中欧企业的竞争格局

中国风机不仅在技术上迎头赶上,还凭借更有吸引力的金融方案赢得市场。  
- 中国制造的风机平均比欧洲或北美产品便宜20%。  
- 某些情况下,价格甚至便宜50%,即便考虑到昂贵的海运成本,这仍然是一个巨大优势。
- 中国企业提供更灵活的支付方式,例如多年分期付款,减少项目资金压力。

这种定价策略引发了欧洲行业组织的不满。“这不可能没有不公平的政府补贴。”  
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和德国风能协会(Bundesverband Windenergie)指出,中国风机行业正如光伏和电动汽车行业一样,依赖大规模政府补贴。

欧洲风能行业面临的威胁:十万工作岗位或受影响

尽管中国风机的低价有助于降低欧洲的电价,并加快能源转型,但这对欧洲本土产业和就业市场构成了严峻挑战。欧洲风能行业目前雇佣约30万人,主要由维斯塔斯和西门子歌美飒等企业提供岗位。未来五年,随着海上风电的扩张,这一数字有望增加至90万人。然而,如果中国厂商继续抢占市场,欧洲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

欧盟与各国政府已开始采取行动,试图对抗中国的竞争。  
- 德国经济部去年宣布,将对中国在Waterkant风电项目中的角色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公平竞争环境。  
- 欧盟委员会已启动针对中国风机供应商的反倾销调查。

对此,中国政府表示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警告称,“如果欧洲真的关心气候变化和通胀问题,就应停止这些调查。”

限制措施是否有效?中国企业或转向“本土化”策略

面对潜在的市场壁垒,中国企业已开始探索在欧洲本地生产的可能性。  
- 明阳智能正在意大利和苏格兰计划建立工厂,以满足欧盟对“本地制造”的要求,同时遵守欧洲的社会和环保标准。  
- 欧盟的《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计划要求,到2030年,欧洲市场上的风机85%需由欧洲制造,以减少对中国依赖。

然而,许多专家对这些政策的效果持怀疑态度。  
欧洲风能协会指出,“欧洲风能行业自身的问题同样严重,比如冗长的审批流程和不合理的竞标制度。”  
目前,大量风电项目因审批问题搁置,大约80吉瓦的风能项目受制于官僚程序,阻碍了行业发展。而欧洲部分国家仍采用“最高价竞标”模式,意味着谁出价高,谁就能获得风电项目,而制造商却必须承担价格锁定的风险,这对欧洲本土风机制造商极为不利。

结语:欧洲风电行业的十字路口

面对中国风机的冲击,欧洲风能产业正站在十字路口。如果不采取更有效的产业保护措施,欧洲企业或将像当年的光伏企业一样,被迫退出市场。但与此同时,完全拒绝中国产品,又可能让欧洲失去获得廉价绿色能源的机会。在这场全球风能竞赛中,欧洲该如何平衡本土产业保护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答案仍然悬而未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6 16:22 , Processed in 0.066025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