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3|回复: 0

[安徽] 安徽:高质量发展迸发强劲动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金台资讯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安徽省奋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新突破,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迸发新活力,践行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取得新进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江淮大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领先一步,产业领跑一路。

3月初,在芜湖清能德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新一代伺服驱动器正在接受测试。“这款产品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可满足髋、膝、肩等关节的高动态需求。”该公司副总经理叶其守表示,公司通过EtherCAT总线技术、单芯片多轴控制等技术突破,成功实现机器人用伺服驱动的进口替代。

智能机器人,是当前产业界、资本界的新“风口”,也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典型代表。

一台台工业机器人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一家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在创新中茁壮成长……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安徽产业创新阔步前行,制造业插上了“智能化的羽翼”和“数字化的翅膀”。

据介绍,安徽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80%以上的省科技攻坚项目由企业牵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达81.3%。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突破千万台,工业云平台应用率升至全国第3位,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上线试运行,新增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8943户。

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3.6%、提高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6.1%、提高2.1个百分点。

向“新”向“智”的制造业,动能更加强劲。以汽车产业为例,安徽2024年汽车产量继续保持40%以上增长、达3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4.5%、达168.4万辆,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成为安徽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近年来,安徽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性改革,一批改革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一批试点示范在全国推广,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立2年,即入围安徽首批新材料企业名单,合肥迈微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安徽“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的创新生态。

合肥迈微位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吴玉程教授领衔创办。合工大智能院为团队提供了初期需要的研发空间、资金和资源支持,助力合肥迈微完成知识成果的落地转化,并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为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合工大智能院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和平台建设专项等方式,引导高校拥有核心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的企业有效结合,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

据了解,安徽省将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作为“四链”深度融合的安徽实践,以“产研”融合互动为主轴,加快构建政府推动、产业主导、人才支撑、科技引领、金融赋能、服务提升、应用牵引的紧密型融合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等改革创新举措获国务院综合督查通报推广。

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这是改革与开放的内在统一关系。

2024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均升至全国第9位,“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3.6%。整车出口量跃居全国首位,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高水平开放迸发新活力。

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安徽省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深入开展创新探索和攻坚突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一批务实成果。

去年,长三角高铁“超级大环线”开通运营,人们的出行更便捷、更快速,这对于整个长三角来说都是好消息。

安徽省积极参与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沿江高铁全面开工建设,现在合肥到上海的高铁每天有94对、到南京有121对、到杭州有82对。

在结对合作帮扶方面,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持续深化,7个方面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沪皖以六(安)松(江)现代产业园为试点,率先探索跨省利益共享机制。

省际毗邻地区合作提质升级,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批复设立,共同探索“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合肥都市圈规划获批,宁合双城达成产业对接合作协议。

更多群众享受到一体化红利。安徽省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78项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办”,176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与沪苏浙合作共建6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开诊。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积极探索异地养老新模式。省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交流等领域深入合作。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2024年,安徽省投入567亿元办好民生实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据介绍,安徽省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开发政策性岗位21.1万个,“三公里”就业圈实现社区全覆盖;启动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全省新增博士点23个、硕士点90个。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开诊,新布局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7个,25所县级公立医院新晋三级医院;亳州、黄山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立家庭育儿补贴制度,新增托位4万个;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5万户。推行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2.4万套(间)。

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安徽省超过20%的幼儿园开设2岁至3岁托班,新增托位7.58万个;124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餐;资助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3.2万人次;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到99.5%、98.8%。

为人民谋利、为民生解忧,安徽人民正真真切切感受发展带来的红利。

(本记者 王弘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24 09:05 , Processed in 0.070851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