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7|回复: 0

[重庆] 小布丁·早安 | 地名里的重庆:在李家沱感受海岛般的小清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重庆发布

小布丁·早安 | 地名里的重庆:在李家沱感受海岛般的小清新-1.jpg



上一期有热心网友给小布丁留言

好奇“李家沱”的得名

是否真与“李姓人家”有关?

这不,小布丁就马不停蹄地来揭秘了

答案还真是这样!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和大家一起聊聊李家沱



长江从巴南蜿蜒而过

阻于崖岸,江水倒流

形成西流沱、李家沱等回水沱

水流在此放缓,江面开阔



清道光年间

据说有李姓兄弟在此设义渡

时间久了

当地百姓便称此义渡口为李家沱渡口

李家沱的行政区划名称

或许因李家沱渡口而来



从空中俯瞰

李家沱背靠铜锣山

长江和花溪河绕城而过

立体又灵动



守候江面的青岩子摩崖石刻

充满山城特色的滨江建筑

光影斑驳的老厂房

……

拼出了百年李家沱的原貌




小布丁·早安 | 地名里的重庆:在李家沱感受海岛般的小清新-2.jpg

青岩子摩崖石刻。图源:巴南区政府网



据民国《巴县志》记载

李家沱附近有多条驿道通达各方

向北,可沿川黔古驿正南路老路通往

苏家坝(铜元局)和黄葛渡

此外

还有通达黄桷垭、海棠溪渡口的驿路



向南,有两条驿道向外延伸

一条直通鱼洞水驿

另一条连通百节驿

再南下交接綦江

通达贵州和云南




小布丁·早安 | 地名里的重庆:在李家沱感受海岛般的小清新-3.jpg

2018年的李家沱码头。图源:看巴南



长江轮渡曾经是

李家沱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

寄托着无数人的回忆



在李家沱客渡码头

每天都能见到熙熙攘攘的人群

人们往来于长江两岸

随着李家沱长江大桥的通车

李家沱结束了渡轮历史



1941年

巴县政府迁到李家沱马王坪

部分工厂也迁移到李家沱

其中以轻纺、水轮工业最为集中

这一时间的李家沱

人口迅速增加,街市繁荣




小布丁·早安 | 地名里的重庆:在李家沱感受海岛般的小清新-4.jpg

李家沱码头日落时分。图源:视觉中国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

水电行业、毛纺行业、陶瓷行业

化工行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传统产业

成为当时的主营产业

李家沱毛纺织染厂、水轮机厂

六棉厂等迅速发展

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

成为整个重庆南部当仁不让的工业中心



如今的李家沱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消费潜力以及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长

辖区内各种文创商业业态涌现

区位优势更为突出



在李家沱开阔的江面边

耸立着一座红白相间的灯塔

名为“娄溪沟灯塔”

跳脱的色彩非常醒目

一股海岛小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

非常出片




小布丁·早安 | 地名里的重庆:在李家沱感受海岛般的小清新-5.jpg

娄溪沟灯塔。图源:巴南区政府网



辖区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三娘面塑、碟子小调等

“明三娘”是明朝兰的艺名

她从塑雕、绘画、素描中汲取营养

把人体比例、线条色彩

创造性地运用到面塑艺术创作中

创作作品栩栩如生,生活气息浓郁



碟子小曲又称内河小曲

是一种古老的曲艺

60年代初

李家沱群乐村开始

将碟子小曲逐渐发扬光大

形成了李家沱地区群众

喜闻乐见的独有艺术形式——碟子小调



今天的地名就介绍到这里啦

你还想知道哪些地名故事

快来告诉小布丁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23 09:28 , Processed in 0.085430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