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44|回复: 0

“伪原创”行不行?AI技术被滥用?发布AI作品要注意这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你知道吗,AI技术的进步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世界,但当海量携带算法基因的数据涌入我们的视野,我们似乎也陷入了信息合成时代的虚实迷局。当深度伪造内容真假难辨,“数字名人”泛滥成灾,如何能够练就“火眼金睛”,防止被AI欺骗?本期视频,我们一起来聊聊AI内容的“身份标签”。

w2.jpg

小王是某电商平台经营者,这两天,他发现了直播间流量暴涨的“秘密”。他利用AI技术将明星的面部表情嫁接到虚拟形象上,再通过语音合成技术模拟声音,就能让“明星”声情并茂地“表演”直播带货。一时间,直播间流量骤增,大量网友信以为真,纷纷受骗下单。

w3.jpg

小王的故事并非个例,近期,伪造专家、明星、网络名人进行“直播”的行为屡见不鲜,造假门槛大幅降低,虚假的产品宣传乃至虚假谣言污染着网络空间。应当明确的是,AI换脸拟声技术的不当滥用,既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声音权等合法权益,也涉嫌构成消费欺诈,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w4.jpg

为了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安全治理、引导技术向善,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在今年三月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办法规定了AI生成内容的“双轨标识”制度,用于明确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哪些是生成的”“谁生成的”以及“从哪里生成的”。

标识主要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两种形式,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w5.jpg

对于用户而言,发布AI生成合成作品时,应当主动声明并使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标识功能进行标识,禁止人工修改后伪装原创。

w6.jpg

新规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后,在全媒体平台发布AI作品请注意,生成服务提供者、传播平台、用户三方都将被纳入责任网络,利用AI技术传播虚假消息、冒充身份信息、恶意生成内容均要负法律责任。

w7.jpg

来源:北京海淀法院

w8.jpg

w9.jpg
法治博乐扫码关注携手同行法治路

w10.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5 23:48 , Processed in 0.12716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