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88|回复: 0

AI赋能武器系统革命:从“看清战场”到“主导战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加速将AI引入核心武器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8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前言:

在技术与战略深度融合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从实验室走向战场,全面改写武器系统的作战逻辑和战争规则。作为全球防务技术领先者,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AI引入核心武器系统,从舰载防空系统、远程精确导弹,到新一代反无人机平台,构建出一个更快、更准、更智能的未来作战体系。

本文解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AI赋能系统:宙斯盾作战系统(Aegis)、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JASSM) 和 AI驱动反无人机系统(C-UAS),展示技术如何在实际战场中转化为实打实的作战优势。

w1.jpg


一、宙斯盾作战系统:为导弹防御装上“大脑”




1、从“发现”到“反应”,AI压缩每一秒生死线

作为美国海军舰队的防空中枢,宙斯盾系统从冷战时期发展至今,其雷达网与火控系统早已形成全球闻名的“海上铁壁”。然而,在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蜂群和电磁干扰等新型威胁面前,传统宙斯盾系统也显露出瓶颈:面对海量、多源数据,系统处理与响应速度越来越难以匹配战场节奏。为应对挑战,洛克希德·马丁在2024年初为部署在红海的宙斯盾舰艇完成了一轮关键升级。通过引入AI Factory框架下的增强识别算法,宙斯盾系统得以突破“看得见但反应慢”的困局,实现战术意义上的“神经加速”。
2、实战检验:红海冲突中的火线表现

在2023年,面对胡塞武装频繁发射的低空慢速无人机与巡航导弹,AI升级后的宙斯盾系统展现出罕见的反应效率。舰载AI模块通过融合雷达、红外、电子支援系统数据,在不到10秒内完成识别、分类、威胁排序与拦截指令下达,有效保护了多艘盟军舰艇与关键航道安全。不仅如此,AI还使得宙斯盾系统具备了“多目标、多波次同时应对”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反导系统容易因“超载”而失效的技术短板。

w2.jpg

3、战略意义:从单舰智能走向舰队大脑

AI不仅提升了单舰作战反应,更为舰队级协同提供了技术基础。凭借开放式架构和模块化算法,宙斯盾未来将可作为“舰队中枢神经系统”运行,实现更大范围的空海一体化作战。

二、JASSM导弹:一枚能自主决策的智能杀器




1、精确打击,不再依赖人类指令

JASSM(AGM-158)本就以隐身性和远程打击能力著称,是美军“斩首战略”的关键武器。如今,AI的嵌入让这枚导弹不再只是“听命行事的工具”,而是能在空中“自主判断”的智能单元。导弹内部搭载的AI芯片能够实时分析战场数据,并结合多传感器输入(雷达、红外、光学),识别主目标、评估打击路径,甚至在主目标已被摧毁的情况下,自主寻找“次优目标”进行替代打击。
2、技术亮点:路径规划与任务重构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导弹在飞行中突遇干扰,原定目标被掩护或伪装,此时AI会迅速评估新目标、重新规划路径,并同步修正飞行参数。整个过程不依赖地面操控,几乎在弹体飞行轨迹内“边飞边想”。2024年的采购合同中,五角大楼显著扩大了JASSM的产能订单,显示出对其“战场智能性”高度认可。
3、实战优势:穿透重防区、提高存活率

AI加持下的JASSM导弹在演练中表现惊艳。在复杂电子干扰环境中,它的命中率仍高达90%以上。尤其是在对高价值目标(如防空阵地、指挥中心)进行精确打击时,JASSM的突防能力远胜常规巡航导弹,甚至不需要靠战机冒险逼近。从作战效费比来看,一枚智能JASSM相当于一次完整的战斗机编队打击,却几乎不带来飞行员风险。

w3.jpg


三、C-UAS系统:让AI守护每一寸天空




1、蜂群攻击来了,谁来拦?

近年来,小型无人机已经从侦察工具演化为攻击载体,低成本、高机动、数量众多,尤其“蜂群战术”正在成为新一轮非对称战争的利器。在此背景下,洛克希德·马丁开发了具备多层次感知、智能分类、快速打击能力的反无人机系统(C-UAS),真正实现了“AI守门员”角色。
2、模拟演示:五秒识别、十秒歼灭

2025年初,公司资助的战术演示中,一组由20架模拟敌机组成的无人机群袭向模拟基地。C-UAS系统利用深度学习和多智能体算法,在5秒内识别目标类型、优先级排序、触发干扰器和拦截弹道,整场拦截过程自动闭环,不依赖人工指令。AI还可以根据战场历史数据,预测敌方下一批无人机的可能轨迹,实现“预测式打击”,堪称智能防御的典范。
3、体系优势:模块化、多武器融合

C-UAS并不是单一武器,而是一整套系统,可根据需求搭载不同工具——电子干扰设备、定向能武器、高速拦截弹等。其架构支持快速迭代和灵活部署,适配从前线战壕到后方基地、从城市高楼到边境哨所的多种环境。未来,该系统还计划接入AI生成对抗数据集训练功能,使系统面对新型或从未见过的无人机形态也具备自适应识别能力。

4、技术对比与综合洞察

系统名称作战任务AI应用核心战场优势部署弹性
宙斯盾系统舰载防空/反导多源识别 + 决策优化快速响应、高并发防御舰队级集成灵活
JASSM导弹远程打击动态目标选择 + 自主轨迹调整穿透力强、应变快可空军/海军多平台挂载
C-UAS系统反无人机识别+干扰+拦截全闭环对蜂群高效、响应时间短地面部署灵活,可模块升级






四、重大项目与未来展望:AI驱动未来空天战场的三大路径




随着AI军事化应用从“作战系统模块化”迈入“体系级创新”,洛克希德·马丁正在以一系列重磅项目定义未来战争的技术底座。从支撑未来空战的AI代理人训练系统,到独立孵化的AI子公司,再到改变空战规则的协同战机平台,三大计划正在为全球防务生态注入新变量,也为盟友及相关产业带来深远的联动前景。

1. DARPA “AIR”计划:训练AI飞行员,重新定义空战自主性

◎ 项目背景:让AI思考“该打谁、何时打、怎么打”

在2024年,洛克希德·马丁斩获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一项标志性合同——AI Reinforcements(AIR)计划,目标是研发一套支持高动态空战任务的AI系统。其核心,是训练出可在复杂空域中自主决策、快速响应的“空战智能体(AI agents)”。换句话说,这不是“给战机加装AI模块”,而是赋予AI“成为飞行员”的能力。
◎ 技术亮点:仿真驱动+AI Factory平台联动

该项目依托洛克希德自研的AI Factory平台中的ARISE™框架(Autonomy, Resiliency, Integration, Simulation, Execution),通过高保真建模与仿真技术(Modeling & Simulation, M&S),构建出一个足以模拟“真实空战环境”的数据宇宙。AI代理人将在此环境中不断迭代学习,从初步飞行到超视距(BVR)作战策略制定,逐步掌握复杂战术协同与生存技巧。与传统“硬编码”式战术逻辑不同,AIR计划致力于构建具有适应性、泛化能力和抗扰能力的空中智能系统。
◎ 战略意义:未来战斗机的“电子副驾驶”?

AIR计划的终极目标,是让AI成为未来战机的“智能副驾驶”——在面对敌机、导弹威胁或多目标交战时,AI能独立决策与操作。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彻底改变第五代乃至第六代战斗机的座舱设计、指挥模式与交战流程。可以预见,AIR的成果将为**下一代“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提供最核心的智能中枢。

w4.jpg


2. Astris AI子公司:从实验室走向全球战场与产业前沿

◎ 项目背景:AI Factory 的“商业引擎”正式上线

2024年,洛克希德·马丁正式成立旗下AI子公司 Astris AI,旨在将其内部AI Factory平台技术进行商业化扩展,面向全球防务客户及受监管行业提供完整的AI工程与部署服务。Astris的成立不仅意味着洛马要做“军工AI供应商”,更意在构建一个能够服务于跨国政府、高科技制造与能源安全等关键行业的泛AI能力平台。
◎ 核心能力:全流程MLOps + 安全可控的开放架构

Astris AI在技术上继承了AI Factory平台的三大核心优势:

完整的MLOps管线:从模型训练、调优、部署到监控的全流程闭环;

生成式AI支持:将大模型(如LLM)能力应用于战术规划、文电分析、甚至跨语言任务指令解析;

高度安全与可集成架构:支持与国防现有信息系统(如C2、ISR平台)无缝融合,同时满足美国国防部对AI系统的最严格安全标准。
◎ 外溢效应:从“AI武器系统”到“AI国防产业生态”

未来,Astris不仅将为美国军方提供定制化AI应用,还将成为洛克希德·马丁推动AI全球战略的“先锋舰”。该子公司计划将AI模型部署至盟友国本土系统,助力其构建自主防务能力;同时,也为非军用市场(如应急响应、关键基础设施防护等)带来技术外溢效应。Astris的设立,标志着AI在防务产业链中的角色,正在从工具变为平台、从技术点变为生态起点

w5.jpg


3. 协同作战飞机(CCA)计划:空军未来战术的“低成本智能打手”

◎ 项目背景:F-35的无人僚机即将成真

作为美国空军“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NGAD)”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CCA)计划正在描绘一种全新的空战图景:由有人战机主导,多个AI驱动的无人僚机协同执行任务,组成“分布式智能空战编队”。洛克希德·马丁是该计划的核心承包商之一,全面参与其设计、系统集成与AI作战功能开发。
◎ 技术亮点:AI赋能的任务规划、自主识别与集群决策

CCA项目中的无人战机(俗称“忠诚僚机”)将配备由AI Factory平台支持的智能决策系统,具备以下能力:自主感知与目标识别:在复杂空域中独立识别敌方雷达、战机或导弹发射源;任务执行与路径优化:根据实时战场变化调整突防路径,规避威胁;集群通信与决策协同:与主控战机(如F-35)或其他CCA单位形成战术网络,实时共享信息、动态分工。

2025年,项目将进入关键的飞行测试阶段,并在2026财年启动首轮小批量生产决策。
◎ 战场意义:以低成本构建“AI战术倍增器”

CCA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极大地提升空军战斗力的“性价比”。每架CCA战机的造价预计远低于传统战斗机,但其在电子战干扰、火力覆盖、诱饵欺骗甚至“以机换命”等任务中具备不可替代性。这种“智能弹性节点”将重塑传统空军战斗群结构,使美军具备多轴突防、异构打击、分布感知的新战场优势。

w6.jpg




五、完:未来战争的胜负,也许就是算法的胜负




当AI从指挥室走向弹头、从信息终端走向火控系统,战争不再只是“人类意志的延伸”,更变成了机器间速度与精准的较量。宙斯盾更快地识别威胁,JASSM更聪明地调整路径,C-UAS更果断地锁定目标——这些系统的背后,是AI对“战争决策时间”的一次次压缩。未来,胜利者可能不是武器最多的一方,而是决策更快、算法更准、适应更强的一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9 18:18 , Processed in 0.11832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