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模型时代,芯原的IP和芯片平台已深度适配开源大模型,如DeepSeek和Qwen,支持端侧推理加速。例如,在RISC-V架构的AI处理器平台中,芯原整合了数据压缩技术,将压缩率提升至99%,适用于AIGC大数据处理和高端智驾领域。这种布局的技术竞争力在于“IP芯片化”(IP as a Chiplet)和“芯片平台化”(Chiplet as a Platform),通过Chiplet技术实现模块化复用,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良率。
展望未来,芯原科技的发展战略聚焦于AIGC、智驾和Chiplet三大领域,通过持续研发迭代现有IP,推进“平台生态化”(Platform as an Ecosystem),构建端云协同的AI计算框架。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计划在生成式AI大数据处理和高端智驾上实现技术领跑,预计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49.90%。作为投资家,我认为其独特见解在于提前布局RISC-V和Chiplet,这些将在2025年后真正落地,推动收入增长,但需警惕fabless减少带来的IP需求波动。行业趋势上,AI芯片市场正向边缘计算和低功耗倾斜,受“人工智能+”政策驱动,中国国产化率将从2024年的低位升至2025年的显著份额,芯原可借此提升市场占有,但需应对国际制裁和供应链中断风险。从数据驱动决策看,其P/S倍数15倍略高于同行,建议投资者关注其控股芯来智融的并购,这将补齐RISC-V IP短板,实现全栈能力。总体上,芯原的策略并非追求规模扩张,而是通过模块化创新降低门槛,助力中小fabless,这在经济波动中更具韧性。